一、喝带盖热饮有害健康?
流言:对于很多人来说,寒冷的天气喝一杯热咖啡、奶茶,既方便,又时尚。不过,最近有媒体报道称,这些热饮料杯盖的材料是聚苯乙烯,受热后会释放出苯乙烯单体,而苯乙烯单体可能会造成免疫力的下降,增加得癌症的风险。我们还能买热饮喝吗?
真相:
我们平时去饮料店、快餐店,会发现不少咖啡、红茶等热饮,都是使用带盖的包装。杯盖上都有一个三角形符号,写着材料的数字编号。1号塑料耐热温度是70℃,6号是90℃,2号是100℃,5号是130℃。
热饮最常用的6号塑料材料是聚苯乙烯,当它遇到高温,或者盛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时,会分解出苯乙烯,但苯乙烯致癌的结论尚未得到确认。对一个60千克重的人来说,苯乙烯的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是2400微克,大概相当于饮用107杯热饮,这几乎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做到的。
事实上,人体暴露于苯乙烯单体的最大来源是空气。因为,作为一种用途很广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苯乙烯早已经存在于空气中了,若要减少其危害,治理空气污染是关键。另外,苯乙烯在一些食物中也天然存在,比如草莓、牛肉与辣椒等。在葡萄酒、啤酒和奶酪的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苯乙烯。抽烟也会有苯乙烯,抽一根烟通常有20~48微克苯乙烯。虽然这种致癌性的危害几率不能这样简单相比,但一个杯盖可能溶出的苯乙烯单体的量要低于喝一瓶啤酒、抽一根烟时摄入的苯乙烯,这样说,会不会缓解你的恐慌情绪呢?
二、牙刷真的需要三个月一换吗?
流言:牙刷是清洁牙齿的必备用具,我们经常会在牙刷的外包装上看到“建议您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的建议,据说使用时间越长,牙刷所含细菌数量也就越多,这到底是商家的营销策略还是的确如此呢?
真相: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将使用时间分别为1~10个月的10支牙刷标记好后,单独密封保存。通过隔夜培养后,实验结果显示,每个牙刷上都检测出了细菌,少的1个,多的甚至能达到上千个。这些包括球菌、杆菌、真菌甚至霉菌在内的细菌达到一定数量后,有可能会造成牙周及黏膜的感染。
这些细菌是从哪儿来的呢?很多人都认为把牙刷放置在空气中自然晾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人在刷牙的过程中,口腔自身的一些细菌会存留在牙刷上;把牙刷放在一定的空间,空气中或者周围环境中的细菌,也会落在牙刷上。
那么是不是使用时间越长,牙刷所含细菌越多?其实,在牙刷上发现的这些细菌的数量和牙刷使用的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细菌量主要和刷牙者个人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关。比如放在相对通风干燥的环境下,这细菌就不容易粘附在牙刷上。
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就不用更换牙刷呢?在用显微镜观察牙刷时,会发现刷毛中间和刷毛根部残留有许多食物残渣,在牙刷底壁上还有残留的牙膏垢,包括各种杂质、无定形物质等。不仅如此,通过观察发现牙刷毛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发生严重变形,跟使用时间长短成正比。
综上所述,虽然牙刷上的细菌会因为个人卫生习惯有所变化,但因为牙刷使用时间越长越容易变形,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饭后水果不可取?
流言:很多人都喜欢在饭后食用水果,认为吃水果爽口,有清洁口腔、清理胃肠的作用,不仅对肠胃好,对皮肤也会很有帮助。那么饭后水果是不是真的可取呢?
真相:
饭后吃水果是一种饮食误区,这种习惯实际上对健康不利。人吃饱饭后食物进入胃内需要经过1~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慢地从胃中排出,饭后如果立即吃进很多水果,即会被食物阻滞在胃内。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糖分,这无疑会增加肠胃的消化吸收负担和胰腺的负担,尤其是不太熟的水果,其中淀粉的含量很高,不易消化。与此同时,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成分,它们均有较强的吸水性,吸水后膨胀,能增加饭后饱胀感,使人觉得不舒服。另外,纤维素量较大时,它们在肠道中能捕捉和吸着电解质、微量元素和有机酸,延缓和减少对某些营养素、维生素的吸收。
营养专家指出,吃水果的正确时间是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其中,饭前1小时吃水果最为有益,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进熟食,体内就不会产生白细胞增高等反应,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从而增强防病抗癌能力。
四、硅油洗发水伤头发?
流言:最近,关于“硅油洗发水引起脱发”的传言愈演愈烈,很多洗发水厂商纷纷拿“不含硅油”作为营销噱头,认为含硅油的洗发水可能导致头皮的毛孔堵塞,从而引起脱发,那么事实到底是否如此呢?
真相:
很多人都会认为硅是一种有毒的物质,有意无意的都要和致癌挂钩。事实上硅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化学元素,也是我们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不与免疫系统反应,也不会被细胞吞噬,更不会滋生细菌或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是安全性非常高的材料,受各国卫生机关许可使用。
洗发水中含的硅并不是硅单质,而是一种名为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物质,俗称硅油或者二甲硅油。硅油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它是一类“惰性”的物质,也就是说它的化学性质很稳定。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硅油便常驻于洗发香波与护发用品之中,走进超市你很难在货架上找到一款不含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洗发水。硅油可以抚平毛鳞片,减少头发的摩擦损伤,所带来的即时或长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那硅油会不会堆积在毛孔上阻塞毛囊?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硅油能在皮肤上形成疏水膜,但同时是透气的,而且哪有人几个月不洗头?
消费者们不应轻信厂家的过度营销手段,给硅油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