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上升,利润下降:合资公司在两全间艰难平衡
- 来源:市场周刊•汽车公社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经销商,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7 14:38
临近年终,各大车企为了完成今年销量任务,已经开始疯狂地提高产量,并加大对终端的优惠,尤其是在购买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刺激下,这一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数据显示本月狭义乘用车生产批发销量均超过210万辆。
本月8号,乘联会公布了11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产销情况。在狭义乘用车产量方面,国内车企累计生产了213.3万辆,同比增长22%。终端零售方面,累计销量为195.1万辆,同比增长18.2%,其中轿车销量为106.8万辆,同比下降0.3%;MPV销量为20.9万辆,同比上升7.7%;SUV销量为67.4万辆,同比上升74.6%。而在批发销量方面,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11.7万辆,同比增长24.1%。
由于去年销量较好,各大车企在年末主动降低了批售量,但今年糟糕的形势逼得各家销售公司不得不把这一数字拉升,11月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因此,虽然市场供给量大幅增加,但终端市场销量并没有同步提升。
据乘联会崔东树老师透露,今年前期的厂家销量利润均不理想,尤其是合资企业1-10月利润1500亿下滑15%(去年增19%),绝大部分厂家选择牺牲利润实现销量突破,11月价格仍有小幅下降趋势,目的是进一步助推销量。
从11月份的市场结构来看,11月的轿车批发增速8%,但零售仍是负增长,MPV的批发零售均处于微增长,SUV的增速达到70%的超高速。SUV仍是国内车市增长的主力军。
此外,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效果也逐渐显现,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1.6L以下乘用车份额环比10月份微增0.5%到65.6%。其中轿车1.6L以下份额从2014年11月的76%上升到本月的79%,轿车1.6L以下销量同比增长13%,1.6L以上同比下滑5%。自主品牌努力增量,批发销量份额同比微增1.4%到39.1%,而零售份额同比增3.2%到39.9%。
但在终端市场,11月整体乘用车市场成交价在继续下滑。安路勤最新的价格指数显示,11月整体价格变化指数-1.77,环比下降0.9%,市场均价从14.02万元减少至13.89万元。在市场价格方面,A00级别、A级别、C级别、MPV级别、SUV级别均价环比下降;从市场份额的变化上来看,本月A0级、A级、C级、SUV级别份额上升,分别增加0.1%、0.7%、0.1%、0.3%。
从1-11月整体价格形势来看,4月份上海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等已经先一波打起“官降”的价格战,而随着市场进一步恶化,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等车企又进一步下调SUV车型的价格……多轮优惠措施刺激下,这些车企的销量有所上升,缓解了眼前压力,但利润却相对下滑。
随着年终临近,各大经销商库存压力持续增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15年11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1.8%,比上月上升了7.7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处于警戒线以上。
不断增加的库存迫使经销商继续下调成交价格,再加上广州车展期间大量新车上市,经销商提前降低老款价格,及时清理库存,进而使得整体市场整体均价持续走低。
好在国内车市有春节前销售旺期,只要不出意外,在优惠政策攻势下,经销商消化库存的风险并不大。但是,对于主机厂来说,今年的产销量情况已基本确定,销量比之去年会有所增长,但利润难以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文/张力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