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来了,接着就会迎来1月6日的“小寒”时节,对于体质状况欠佳的老年人来说,皮肤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有哪些与寒冷气候有关的皮肤病容易缠上老年人呢?针对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去预防?让小编给您详细讲解。
一.冬季皮肤瘙痒
发病原因是冬季寒冷,老人身体的防御功能下降,使得本来就已经萎缩的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汗液减少,皮肤含水降低,导致皮肤会出现细小的裂纹,神经末梢脆弱,若受到冷空气、衣服纤维、灰尘、微生物等的刺激就会发生瘙痒。瘙痒往往发生晚间,脱衣时或要入睡时,多发生在四肢,但以下肢为多而重。虽然搔抓可以止痒,但老人皮肤薄弱,其结果是痒暂时止住,但造成的皮肤损伤,就需要几天才能恢复。反复搔抓皮肤会发生继发性改变,使搔痒加重,给治疗也增加困难。
预防措施:1.老人洗澡不宜过勤,水温不要过高,洗浴时尽量不用或少肥皂或浴液,以免皮脂丢失。洗完后可擦一些复方甘油止痒剂、维生素E乳、硅霜、凡士林等润肤油膏、保湿霜,保护皮肤。2.老人不宜穿过紧的衣服,应选稍宽松、光滑柔软的纯棉、真丝衣裤,以减少刺激皮肤。不能穿化纤内衣,以免产生静电引起瘙痒。3.老人晚上不能喝咖啡、浓茶和吃辣味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兴奋神经,加重瘙痒。
二.手足皲裂
这是老人冬季最常见的一种病,其实是皮肤角质层呈微细线状裂开的一种创伤病。它虽然小,但也不能忽视,因为老人皮肤弹性差,常会兼并某些皮肤病如鱼鳞病、手足癣、湿疹皮炎、冻疮等,均会并发皲裂,如果放着不管,皲裂可能由表皮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引起出血、触痛或灼痛。
预防措施:老人手足部患有皮炎、湿疹、癣菌病、鱼鳞病、掌跖角化病等皮肤病要积极控制和治疗。冬季注意手足部皮肤的保湿、保暖,按摩手足部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摄取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及钙、硒、锌等养分的绿色蔬菜、瓜果、蛋类、奶类、海产品、杏仁、胡萝卜等。治疗以局部外用药为主,原则是去除过度增厚的角质,促进上皮增生,修复裂口。所以用药之前,先用热水浸泡患处,促使角质软化,如有角化过厚,则用刀削去过厚的角质,然后局部再涂以蛤蜊油、紫草油等。若裂口较深,可在涂药后局部加密封包扎或白天活动时贴胶布,晚上休息再涂治裂膏。
三.冻疮
老人易受寒气侵袭,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使局部组织缺氧,遇热后自觉痒、灼热感及疼痛,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皮肤水疱,会溃烂,有些糖尿病老患者会因为冻疮恶化溃疡导致截肢,因此不可轻视。
预防措施:每天坚持锻炼,加强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力。往年有冻疮的老人要早做防寒准备,重点预防曾患冻疮的部位,戴手套、戴帽子,鞋袜宜宽松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坚持用40℃水温浸浴患处,每日20到30分钟。有皮肤破损感染者,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皮肤没有破损的,可选10%樟脑醑、10%樟脑软膏、松节油、冻疮软膏、红花油等外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