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王:用IT战略抢滩智能制造

  当今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促进生产技术不断升级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工业生产对各种阀门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这给阀门行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作为重大技术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电力、石化、冶金、城市供排水系统中,阀门更是起着关键作用,而且用量非常大。铁王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王”)便是早期的阀门生产企业代表,1973年在台湾高雄创立,后来到中山等地设立分公司扩大发展规模,是一家拥有几十年生产经验的专业制造各种阀门、管件的世界级知名公司,在广东省中山市和福建省古田县分别设有工厂,每年的铸件总产能达7100吨。

  信息化布局

  铁王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的总公司最早是以机械设备销售为主业,自1991年到中山投资设厂后才进入制造业。董事长李炉堂在20多年的机器设备销售过程中,看过不少制造业的沉浮,从中感受到企业的兴衰主要取决于领导层的战略格局是否足够高远,管理体系是否完善,以及企业文化是否先进。

  自此,铁王以日本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为目标,注重打造企业的管理基础。铁王副总经理温耀信说:“早在1993年,铁王董事长便带领全体员工启动ISO9000认证项目,并于1994年10月通过ISO9000认证;1996年,公司引进日本的管理技术,开始做日本的工业标准认证为目标;1999年以后,铁王跟国外知名企业接触比较多,比如向国际名牌OTIS(奥的斯)电梯、日本的阀门制造业公司学习管理经验。接触过后,发现管理也要标准化,必须透过ERP上线来加以实现。”

  而且,当时的铁王从1998年开始连续十年每年取得近30%的增长,原先的管理手段已不再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管理层提出引进ERP系统进行管理。事实上,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铁王便正式开启了ERP管理之路。但由于起初对ERP认识不足,加上当时的软件供应商在调研与服务方面都十分有限,因此项目最后失败了。直到2003年,管理层再次强调必须通过使用ERP管理系统来促进企业数据的准确性,并将之上升到公司战略管理层面,因此再次启动ERP选型。

  综合考察过后,铁王最终选择携手鼎捷易飞管理软件。回顾刚到大陆发展之际,温耀信表示铁王在企业经营上也历经诸多调整,起初以不锈钢精密铸造为主业,随后增加了数控加工,将铸件加工为成品进行销售,并于1996年开始投入球阀等阀门的研发与生产,后来又引进技术人才研发调节阀、执行器、蝶阀等,不断扩大阀门的品种。由此铁王的发展也迎来了一个井喷期,其间信息化管理为种种调整与变化提供了巨大的保障与支撑。对于铁王而言,一系列的调整与变化都是严峻的考验。而透过鼎捷易飞管理软件的全面支持,铁王不仅显著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也在企业规模上得以顺利扩张。直至目前,铁王已经在中山、福建、苏州都设有分公司。其中中山铁王以生产阀门和气动执行机构等流体控制设备为主,球阀产品更是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喜爱。

  让系统管理无处不在

  如今的铁王,无论是在精密铸造还是在阀门领域都是鼎鼎有名。温耀信表示:“铁王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是取代进口,我们已经获得德资企业、美资企业认可,在精细化行业我们确实做得很不错。”如此这般成绩斐然,不仅得益于企业战略布局高瞻远瞩,更在于信息化管理的扎实推进。铁王从多个维度展开全面的管理优化,由此开启了IT战略实现的新篇章。

  ■优化成本管控

  由于阀门行业的工艺较为复杂,包含铸造段、加工以及装配的生产,特别是铸造生产的特殊性使得投料后没有办法直接计算出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成为成本管控的一大难题。基于鼎捷易飞管理系统顾问团队,根据月末盘点原物料的损耗以及产品的标准重量,对铸造段采用倒扣料方式进行计算,解决了铸造段实际成本的计算问题,提高了成本运算的准确性。

  ■降低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

  透过易飞ERP的实施应用,库存重量由500多吨降至不到200吨,大大提高了库存产品周转率,降低库存成本,减少呆滞库存。

  ■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OA系统进行表单流程的签核管理,让业务流转过程变得自动而高效,且规范化,同时也方便高层出差在外能够进行移动办公。

  ■标准化作业,实现管理数据共享

  从2011年开始,铁王就提出“执行按流程,作业按标准”,透由易飞管理软件以及OA系统,避免不规范的操作,使得生产管理过程更加透明。与此同时,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有管理操作都有数据记录,庞大的管理数据使得集团总部能够及时了解具体的经营情况。未来,系统数据还将进一步与重要客户群体实现共享。

  ■结合条码管理系统,带来管理便捷,提高生产效益

  从采购到供货再到出货,条码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它涵盖了批次、数量等各种信息,随着条形码在多个系统与多个部门之间来回传递从而实现了订单信息共享。如今,只要一扫条形码,就能知道整个工单的工艺。从自动报产、电子排产,再扩建到员工的计件工资与质量管控,条码系统的引进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益。

  随着铁王公司总经理陈奕年的参与和带领下,经过双方努力,目前易飞的进销存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已在铁王内部得以深化应用。借助系统管控,导出的各项管理数据可以实时反馈企业的经营状况,可以说日常生产管理已经离不开易飞系统的支持了。

  智能制造促进基业长青

  因应工业4.0与互联网+的工业大环境,中国制造如今正面临着一场产业大变革,阀门行业上下也都在开展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自主创新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全新优势产品,以此适应市场的变化,寻求突破,希望走出一条成功发展之路。

  置身于新一轮的产业变革,铁王选择跟上工业4.0的变革步伐,迈向智能制造,透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重产品服务。温耀信对此也很有感触:“从5月份到现在,我已经参与了三次工业4.0交流会,工业4.0与智能制造就是我们接下来更高层次的一个信息化追求。”具体而言,在改革方式上,基于“小量多样”的生产特点,铁王更倾向于智能制造的生产方式。透过所有机床的联网,测算工具的使用和磨损情况,并就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全面收集以及深度分析,细化生产过程的各项管控。

  而智能制造还需要系统层面的支持,因此针对易飞管理系统的深度优化依旧值得探讨与关注。温耀信指出:“目前系统已经进入长期稳定的应用阶段,依托系统管控的生产正在持续运作,报表也在不断输出。然而,光输出而不分析对企业而言并没有太大帮助。在如今竞争压力愈来愈大的环境下,企业更加注重成本管控,对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进行数据分析必不可少。对于易飞系统提供的各项数据,只有合理调用系统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才能进一步促进铁王的基业长青。”

  时代不断进步,信息化和自动化、智能化是制造业的必由之路,只有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企业才能在质量上、效率上获得先机。对应地,铁王也根据自身管控需求在信息化层面上做了新尝试:比如与易飞管理软件进行对接的质量管理系统、炉号管理系统和铸造工艺管理系统。

  本报记者 陈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