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化 錢江源上的明珠
- 来源:中国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開化,錢塘江,旅遊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2-01 11:08
開化是浙江母親河--錢塘江的源頭。
開化是國家生態縣,擁有大片原始森林,空氣、水質居全國前10位。
開化是根雕藝術之鄉,根宮佛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根雕文化為主題的公園。
開化是中國蟬聯奧運會舉重冠軍第一人占旭剛的家鄉。
開化是美食之鄉,鮮嫩美味的青螄上了中央電視台《舌尖上的中國》節目。
開化北有安徽黃山,西有江西三清山,南有福建武夷山,東有杭州千島湖,旅遊環境得天獨厚。
開化位於浙江西部山區,是錢塘江的源頭。
說來慚愧,我從小喝錢塘江水長大,上初中時參加過錢塘江競渡,居然沒有去過開化。飲水思源,前不久我從杭州搭乘長途大巴,經杭景衢高速公路,三個多小時抵達開化客運站。出車站,天下小雨,我招手上了一輛計程車,司機是開化城關鎮人,二十多歲,看上去像一名大學生,性格開朗,喜歡聊天。他問我,以前來過開化?我說,沒有。唔,唔,他帶着滿意的口吻一邊開車一邊說:開化是浙江西部偏遠山區,沒有大企業,經濟不發達,外來人口少,民風純樸,森林覆蓋率80%以上,空氣、水質居全國前10位,屬於國家生態縣,山青水秀空氣好,非常適合度假養老……遇上十字路口的紅燈,他扭過頭來瞥我一眼問,你是來旅遊的吧?我點點頭。他饒有興趣地向我介紹:開化旅遊歸納起來七個字「有根有源有滋味」,根是根宮佛國,源是錢江源,滋味是指開化的美食。你沒吃午飯吧?等一會兒去飯店,點一盤「青螄」嚐嚐。外殼墨綠細長的青螄只有開化才有呢!青螄吸附溪流鵝卵石,晝伏夜出,捕食流水中的微生物,牠對水質要求很高,這也是開化生態好的反映。因為青螄生長水體高度潔淨,所以品質極高,燒時放一把紫蘇去腥提鮮,吃的時候像螺螄一樣,輕輕一吮,肉質細嫩,腸子都是綠色的,口感鮮嫩滑潤,鮮味中微含苦味,吃了清火,這道菜上了中央電視台《舌尖上的中國》節目,青螄出名價格貴了……我下車時,他特意探出頭來關照我:開化人喜歡吃辣,點菜時你要告訴廚師少放辣椒哦!
開化出過兩屆奧運會舉重冠軍--占旭剛,我住的江濱南路一家酒店附近,有一座「占旭剛體育館」,這是開化的驕傲,也是家鄉人對奧運冠軍的熱愛。在奧運會競技中,舉重運動員,通常都是個子矮墩墩--意志堅強性格內向樣子敦厚,不知道為甚麼我總覺得他們與憨厚純樸吃苦耐勞的山裡人非常像。
酒店窗外是碧綠的芹江,芹江對岸是一條商業街,街背後是綿延不絕的青山,山頂雲霧籠罩,挺神秘。我手機上網檢索開化特色餐館,很快鎖定芹江二橋對岸一家餐館,直奔而去。因為瀏覽了那家餐館的菜譜和顧客點評,進餐館坐下來像熟客似的不看菜單點菜,青螄是必點的--提醒服務員少放辣椒,不知道是服務員忘了?還是廚師忘了?總之,一盤青螄端上來,紅辣椒仍舊不少,我稍稍皺眉,年輕的服務員有所察覺,以為遇到刁難的食客,小心翼翼地走近來問:怎麼了?我說:這麼多辣椒?你不會吃辣?她稍有詫異。辣我倒是會吃的,少放辣椒--只是不想讓青螄的鮮被辣椒奪去。她聽了連連點頭,哦,哦,恍然大悟之後說,那給你再燒一盆?但我們開化菜的做法就是辣的,低聲的解釋略帶委屈。我仔細一想,不放辣椒就不是開化菜了,廚師未必燒得好,於是打消了換菜的念頭。
根雕藝術源遠流長
唐武德四年,浙西通往安徽的古驛道開通,開化便成了浙、贛、皖三省經濟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南宋建都杭州,當地的木材沿錢塘江源頭馬金溪運往杭州,皖南徽商也經此來杭州經商,開化成了木材經銷和水路運輸的大商埠,歷經宋、元、明、清,在徽派建築和家具的影響下,開化根雕從木雕中汲取滋養,成為單獨藝術門類傳承至今。根宮佛國是根雕大師徐穀青創建,徐穀青,藝名醉根,開化白石尖腳梅嶺村人,曾祖父徐元祥,師從宋國光,學雕花,做木匠,琢根雕。清光緒《開化縣誌》記載:宋國光,字爾衍,清乾隆邑癢生,授例就營千總,善繪畫,善雕琢,得盤根錯節之樹樁,隨手刻劃為人物花鳥,見者嘆以為真。從地理上講,開化北有安徽黃山,西有江西三清山,南有福建武夷山,名山環繞,峰巒疊翠,森林茂密,既受大自然美的薰陶,也為根藝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庫。
穿過「福門祥光」根雕拱門,來到了根宮佛國,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根雕文化為主題的公園,環顧四周,幽林密佈,地勢忽而平坦,忽而逼仄通幽,呈現出山地園林的格局。抬頭望去,一座座褐色木牆,青黛瓦,大出簷的唐式建築,散落林間,簡潔樸素,彷彿是藏於深山的千年古剎。
開化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平地稀缺,景區設計,因地制宜,依據陡峭的山勢,將原來狹小的山地通過劈山、墊方和築駁坑等方式,達到與周圍山景的融合。這種巧妙利用不規則的山地造園理念,在我看來,與根雕藝術一脈相成承,如同根雕大師在毫不起眼的樹根上創作出妙趣橫生的作品。根雕佛國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佛家思想,按照寺院大殿的建築風格建造。曲徑幽幽,一路走去,未來佛殿、大雄寶殿、羅漢堂,分別陳列着釋迦牟尼佛,未來佛,文珠、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護法四大天王和五百羅漢千餘尊根雕,最大的是佛祖釋迦牟尼,重達40多噸,經醉根大師徐穀青妙手「點化」,巍然成佛!其實,陳列兩字用在這裡不太貼切,因為不少人跨進大殿,抬頭一看,就被巨大的根雕佛像鎮住,那麼大的樹根,沒有數百年上千年豈能長成,千年古樹也成精了吧!再細看一尊尊大佛和菩薩,巧奪天工,非常傳神,剛才還在外面高聲談論的遊客,一進來,肅然起敬,滿臉虔誠,不時有人「卟嗵」叩頭跪拜,藝術欣賞轉化成宗教信仰,那麼陳列也就變成了供養。長廊中的五百羅漢,一字排開,680多米,造型千姿百態,面容蒼老野拙,表情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站在高處看,亭、榭、廊、碑、樓、塔、閣、壁、台、殿,恰似分佈在一條橫臥拱起的脊樑上,根雕作品就是這一脊骨之間的連結點。
根宮佛國景區,除了根雕之外,還有盆景。盆景是長了葉子的根雕,是會呼吸的根藝,應該說兩者都是樹的藝術。根雕將死去的朽木變成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品,而盆景呢,它是活着的老根老木,模擬大自然的風姿神態,濃縮於一盆,有的半人多高,有的一人多高,以千年梅花老樁、山水盆景為主。盆景園,分醉景園與青梅園,青梅園有枯梅老樁300多盆,樹齡蒼老,青藤附木,苔蘚封枝,疏影橫斜,造型奇秀。醉景園則是以松柏類盆景為主,有小橋流水田舍人家的水旱盆景,也有濃縮華山天險的附石盆景,回歸自然,意境高遠,恰似一幅幅恬靜優雅天人合一的美麗畫卷。
明年,根宮佛國的景點將增加二十多個,如華夏文化典藏館,陳列巨型根藝二千餘件。位於園區西北側,三棟唐式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陳列儒、道人物系列,民間神話傳奇系列,歷史風雲人物系列,歷代帝王將相系列及開化歷史名人等,還有歷史長廊,依河而建,或跨河而過,一尊尊根雕講述中國歷史和典故……
--以根載道,我們一起去開化穿越歷史。
謝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