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元的气垫悬浮漂移车,你买吗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磁悬浮,气垫悬浮漂移车
  • 发布时间:2016-03-14 16:54

  夜色里,一位长发飘飘的女子悬在半空中,面带微笑地飘了过来。

  这不是电视剧的画面,也不是发生在梦里的事件,而是发生在“光谷·青桐汇”活动现场的画面。

  1月16日晚上,由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创业家》传媒承办,《支点》杂志社协办的2016年第一场“光谷·青桐汇”,以年会的形式,在武汉体育学院体育馆举行。

  在活动现场,一款能带人飞离地面的气垫悬浮漂移车,引发观众和投资人争相体验。

  项目名称 气垫悬浮漂移车

  讲述人 湖北正宸悬浮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波

  项目概况

  磁悬浮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目前主要应用于交通、工业和尖端军用市场,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就是应用场景之一。我们把气垫悬浮技术用于民用娱乐休闲领域,通过气垫悬浮漂移车满足人们飞离地面的梦想。

  公司之前在喷气式气膜垫悬浮输送装置上有多年实践经验,现在研发的喷气式气垫悬浮漂移车,原理是通过喷气机喷出空气,在车体和地面之间形成气流垫层,从而使悬浮高度达到10-30厘米,时速在20公里左右,承载重量170公斤,悬浮时间长达60分钟,让人们在玩的过程中,体验漂移、速度和科技的乐趣。

  市场情况

  气垫悬浮漂移车在国内属于首创,2012年5月获得发明专利。国外也有一些类似产品,如马丁公司的产品已经上市,售价15万美元。这些产品售价均较高,且技术操作复杂。

  气垫悬浮漂移模型车已经出来,操作简单方便。预计5月份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样机,10月份定型产品机,12月份产品正式投入市场,市场售价8万元人民币。

  产品除针对个人消费者售卖以外,还将在娱乐休闲场所投放。目前游乐设施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每年还以10%的速度增长。仅以大型商业综合体为例,针对大众按10元/分钟收费(自己运营或合作运营),每个城市平均有20个大型商业综合体,若每处投放5台,全国按100个城市计算,需要产品10000台。

  融资需求

  天使1期,400万元人民币,出让15%股权。

  投资人点评

  设计要更炫酷和人性化

  宣洁 光谷创业咖啡执行总经理

  气垫悬浮漂移车项目,源于人类永远有一颗离地飞行的心。正如这个项目所说,目前国际上有磁悬浮滑板、喷气式悬浮、风扇阵列悬浮、螺旋桨式悬浮,这些产品技术复杂,且价格昂贵。相对来说,气垫悬浮漂移车实用性更强一些。

  但是,从外形上看,有人调侃这款气垫悬浮漂移车像一个“锅盖”,所以外观设计还需进一步加强,要设计得更炫酷和人性化。除了让一个人能站立在上面,最好也能设计出双人产品。这样就更有利于在各类游乐场、娱乐综合体等场所推广运营。除大型游乐场所之外,还可以开拓一些年轻人集聚的运营场所,吸引用户体验。

  无应用场景的产品没有前途

  骆晓鸣 武汉福创投资创始合伙人

  气垫悬浮漂移车是种概念产品,我并不看好这类“白象”创业项目。

  至少现在看来,这款气垫悬浮漂移车的定位有问题。首先它不能作为正式的道路交通工具,有一系列法规问题,如车辆法规、道路法规、驾驶员资格等。另外,8万元的价格,完全可以买一辆经济型轿车,为什么要买气垫漂移车?再就是,作为娱乐工具也会面临成本问题,网上随便搜一搜,也能找到作为游乐设施的气垫漂移车相关信息,售价才几千元到一万元之间,8万元的价格不可能与这些同类产品竞争。

  还有人把气垫悬浮漂移车和体感平衡车相比,后者确实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它们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首先,从产品上来讲,体感平衡车是机器人产品,技术上更复杂和智能,因此也能给用户带来更炫酷的体验;还有,体感平衡车有明确的应用场景,能帮助用户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也是气垫悬浮漂移车最大的问题,它没有合理的应用场景,就无法做针对性开发,产品也就没有灵魂。

  创业者尤其是技术背景的创业者常见的错误之一,是只想到我能做什么,这叫以技术为中心,这远远不够。好的创业者,需要理解用户究竟需要什么,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把产品做到用户的心坎里去。

  潜在消费者不能只是极客

  张奕 唯通资本投资总监

  这款气垫悬浮漂移车挺神奇,是很有创意的产品。

  不过,这款产品如果要真正做起来,还有几个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一是操作的安全性和简便性。气垫悬浮漂移车虽然离地面不高,但它毕竟是靠外力和机械推动,而且还离开地面。那么,在速度和平衡性上就一定要达到安全操作标准。另外,操作上不能有太多辅助物,比如磁悬浮需要轨道才能使用,如果需要很多辅助物才能使用,推广起来难度就很大。

  二是产品还需改进。现在售价是8万元/台,价格偏高。8万元的产品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玩具,还要带有更多工具和科技属性。如果可以的话,应该考虑把售价调低一些,量起来了成本本身就可以下降。在量不大的情况下,就需要在材料、控制系统和零部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我比较认同除针对个人消费者售卖外,还针对大型综合体的运营方式。现在,商场也需要一些新奇产品吸引人气,这能成为创业团队探索盈利的一个主要方式,因为该产品如果针对个人消费者,其潜在消费者是那些极客群体。类似的产品在国外兴起也不久,能消费的还是那些敢于尝试新事物的极客。更多的人,可能只是想尝尝新鲜,不会花8万元买这个产品。

  另一方面,在推广运营上还要想些不一样的方法,将这款车的新奇充分展示出来。比如,可以在这款产品的爱好者之间,组织一些比赛和俱乐部交流,把忠实粉丝聚合在一起做推广,形成影响力,以向更多的人群推广。

  《支点》记者 林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