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都市,虽然遍地是高楼,挖掘建造随处可见,但从没有太大的感觉,因为再大的工程———不过是一幢楼、一片广场,能如何?
当走入了大西北,整整一天的行进可能都瞧不见几个人烟,漫漫公路蔓延环绕山体,层层叠叠,或是穿越一个又一个山洞,或是为了抵御风沙,不得不在铁轨旁垒砌防风墙……才会真切的感受到什么是4 万亿的投资,什么是基础建设,什么是西部大开发。
所以,在茫茫沙漠、戈壁、山脉之间看到中铁建、中国中铁、三一重工等等这样的名字时,也才会对这些公司产生真实的沉甸甸的感受。
国庆节前便出行,对市场也没太多心思关注,就如同当时平淡无奇的行情。虽然看到中信证券已跌至11 元之下,是买入的好价钱了,也未着急,想着节后看看方向再说,结果便失去大好机会。
后悔已是无用,市场上每天都有无数赚钱的机会,同时溜走无数个,抓不住是能力问题,而不是运气不好。
就像上个月在香港逛金饰店,回来后香港的朋友问我,买了没?我说没有,时间来不及了,对方叹道,太可惜了。的确是可惜,短短一个月,金价已经飙涨。
节后的走势———不管是商品或是股市,可说出人意料,但又情理之中。量化宽松的预期已不是一天两天,只不过说得人多了,累积到临界点,便好像在一夜之间爆发。美元疲弱,通胀预期下,商品随之上涨。黄金因为有货币属性,不遑多让。工业金属因为一句“新兴市场需求”鸡犬升天。农产品更是一提到“中印的人口”,便好似蝗虫到来,多少也不够吃了,加上不知道是不是2012 的缘故,近期天灾不断,不断有国家降低预期产品,封锁出口,上涨自然不可避免。
今天和一做贸易的朋友开玩笑,可以去屯点铁矿石了,结果她抱怨道,已经屯不到货了,她一天都在和人交涉索赔。
不可否认,商品的上涨有其基本面的支撑。只是近期流动性推动的力量不可小觑。问题在于,这样的推动可以持续多久?
市场对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已有充分预期,如果11月中期选举尘埃落定之后,政策不出,市场难免又会嘀咕;即使出,市场也充分预期,已没有什么推动力。再接下来,是G20 峰会,也是同样。怎么看起来,11 月份都要小心些。或许调整会来得更早些,不管怎样,调整都不是坏事。正如现在的A 股,是低估值股票补涨的大好时光,而之前的医药消费则光环褪去,但最好的就是趁此时机,撇去泡沫,赶紧抓住之前心仪很久却因价高而忘之却步的好股票。未来的三年、五年、十年,依然是消费的天下。
内需、医药、新能源、节能减排……这些十二五规划之中的重点,不管之前曾经有多少泡沫,不管市盈率有多高,都是大势所趋。如果有机会乘调整以合理的价格买到,就是捡到宝。
至于金融、地产这两大中流砥柱,地产因为依然有不确定因素存在,短期内没有兴趣去理会,但确实再持续下探空间不大,若是有耐心的话,找到龙头股票好好持有,相信也会回报不错———房地产调控的最大获利者就将是那些龙头企业。
而金融行业也是如此,不贪心的话,也是一个稳定的好选择。只是未来十年,银行可能已不再是舞台上最闪耀的主角。
所以,虽然没有在节前买黄金,也错过了中信证券的低点,也没什么可多懊悔的。因为市场上随时都有机会,只是有时候需要一点耐心和坚持。
相比之下,比较让人不安的是,经历过2008 年金融海啸,市场情绪甚至是投资方式是否已发生改变?市场一旦上涨,获利了结的情绪就更加强烈,因为心有余悸的缘故。那也就意味着波动加剧。而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更需要考量,是否按波段操作更有实际意义?或者也可以说,看股价是否“便宜”还有意义吗?既然是做波段,只要找相对的波动区间就好,PE、PB 的作用是否更加淡去?
其实,下跌不可怕,上涨才可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