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首次联合全美100多位大学教授实名发布声明《Turning the Tide: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号召要重新考核学校在录取过程中的评审方式,并在报告中指出:“当今我们整个社会都在强调个人的成功,似乎套上了这个光环才可以成为让人艳羡的理想主义者。然而这一系列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大学的录取流程造成的,因为从我们的录取条件、招生信息、升学指导老师还有家长方面的指引,都是在要求学生们必须突出自己的成绩。”按照报告中所指出的趋势,未来美国大学将会降低标准化考试和竞赛类活动在录取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提出鼓励学生要更多地关注自身的背景文化和在家庭与周围社区中所扮演的角色。
由此看来,这些美国大学似乎并不会在意一个国际学生到美国参加过什么有特色的活动,他们所期望的是国际学生的到来可以为他们的学校带来全新的东西。与国内市场上各色各样的项目相比,由学生自己主动发起并参与实践的课外活动往往更能打动他们。“贯通中西|教育新边界,青年论坛2016”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应运而生的。
项目介绍
“贯通中西|教育新边界,青年论坛2016”旨在将西方博雅教育(Liberal Arts)的学术精神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场景教育当中,帮助学生建立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与其他营地项目的性质不同,“贯通中西|教育新边界,青年论坛2016”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于自身文化的认知和传承,通过西方学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式,提供一片科研的土壤给学生,使其能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产生思想碰撞。学生可以在刚刚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保护优秀奖的仓东碉楼村落里,运用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科深入分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美建交、华侨历史等问题,透过西方的思维视角反观自己在当下中国的生活方式、文化及历史。
导师阵容:
Nancy Xie(谢易男,论坛发起者之一)-哈佛大学·国际关系
Andrea Schiralli(论坛发起者之一)-哈佛大学·教育学
Hilary Towle-哈佛大学·国际教育
Rachel Leng(凌惠颖)-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新加坡小姐2013年冠军)
Mila Hadzhiracheva-剑桥大学·语言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