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O
- 来源:读者新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教育,CEO,CCO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6-28 15:10
你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意无意间说起自己的大学,旁人无一例外纷纷投来艳羡目光。你工作光鲜,不是四大就是4A,不是垄断国企就是全球500强。在一个都是中国人的公司里互相叫对方英文名。你衣食无忧,随便一个月工资买一LV包;明明啥事没干还要装出一副很忙的样子;你格调不俗,业余时间不是昆曲就是话剧,每天吃饱饭就刷刷微博拯救中国。
你还有一个一呼百应响名,就是CEO、CCO、COO、CJO……这几个洋文字母!印名片上不仅高大上还能让别人瞬间能识出你是什么级别人物。
没错,这就是我们喜欢加的官衔,似乎你不加这个就表现不出个人能力一样。所以只要是稍微有头有脸的某人任一职位就加一个CEO,还是CTuO等之类的。
相反,在国外人家并不会如此,比如现在和一家外国公司有业务往来,要写电子邮件,对象是对方公司CEO,或者业务总监之类的。人家开头一般写:Dear某某,外国人无所谓称呼的,直呼其名就可以。
但在咱们中国,你不称呼姓名可以,职位一定不能没有。各位朋友不要嫌我说话不好听,就算你加个什么多么阔气的官衔,请问除了你身边的人,谁会关心或在乎你是什么吗?
如果你是什么CRO或CSO什么的,给普通人一张名片,人家还得上度娘去查半天才知道你是什么来头,啧!啧!想想都是尴尬场面。
很遗憾,我不是什么O,所以我没有CEO等之类的眼界和战略高度,只是从我个人层面展开话题讨论一下我所谓的洋称呼,你也可以说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人。
说到底,为了避免精英流失,很多创业公司通常会挽留员工而给出更高的薪酬。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你已经在那个员面前失去了兴趣。为了识别和防止员工离职仅仅是拼图当中的一环,最佳的人才保留策略还要避免引起员工的反感。所以你必须提前主动营造幸福美好的氛围。此外,建议在公司不要随意摆你是什么O的架了,不然你会更惨。
文/王丽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