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小品
- 来源:文苑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生,胡萝卜,野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7-16 16:43
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文/史铁生]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的,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忙
[文/倪匡]
常听人说忙,许多人都在说,的确,香港游手好闲的人不多,人人都忙。所以,有许多事,都用忙作为借口推掉了。
忙,当然可以作为推掉许多事的大好借口,被推的人不必纠缠下去,因为必须知道,那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他对这种事根本没有兴趣。
人再忙,也必然会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再忙也挤得出时间。至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就算清闲,也不会去做。
有不少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听对方说忙,就千方百计,帮他安排时间,认为他一定可以腾得出时间,非弄得翻脸不可。真是不识趣之极。
碰到这种不识趣,而且又纠缠不清的人,若是在通电话,可以大喝一声,立刻收线。若是当面,也可以冷笑一声,转身走人。
绝大多数人不愿做自己没兴趣的事,缠人的人,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可恶之至。
正眼看人生
[文/罗兰]
不要希望人类是完美无缺的,不要希望每一个人都像圣人一样是完全舍己为人的,不要这样希望!我认为,我们这样承认,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唯有这样承认了,我们才可以对人间多存几分原谅,少受一点失望的打击。假如你为人间冷酷而难过,那么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由你自己发出光和热,使人间减少一分冷酷,增加一分温暖。假如人人都停止抱怨别人,而由自己发光生热,这人间就温暖得多了!
不要希望人们一点也不虚伪。你只能希望人们在虚伪之中仍不忘善意,并且希望人们能在该诚恳的时候诚恳,这就够了。
不要对人类失望!我们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可爱的地方,也有令人失望的地方。能承认这些,我们才可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人生。
醉书
[文/朱晓剑]
香港书话家许定铭淘书一辈子,逛遍港九新旧书店,专门搜集及研究新文学书刊。寻书觅书,见猎心喜,以及错失好书的苦恼,写成长长短短的文字,先后结集为《醉书随笔》、《醉书闲话》、《醉书室谈书论人》、《醉书札记》,读着真是愉悦。按照他说的书单一路寻觅,也得不少好书。这样的事,现在遇到的次数少了。
这倒让我想起闻一多的段子: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
据说他结婚那天,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当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却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只见他仍穿着旧袍,正在全神贯注地读书。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书生醉书,是在那个天地里怡然自得,忘却大千世界的种种烦恼。可这样也是一种性情。现在像这样的读书人真是越来越少了,虽然有爱签名本爱毛边本的,但离醉书的距离还真是远。
这固然不是读书的最好时代,但作为一个读书人,能在浮躁的世界里安顿下一张书桌,岂不也是一景。
醉一回书,那又何妨。
说胡萝卜
[文/张爱玲]
有一天,我们饭桌上有一样萝卜煨肉汤。我问姑姑:“洋花萝卜跟胡萝卜都是古时候从外国传进来的吧?”她说:“别问我这些事。我不知道。”她想了一想,接下去说道,“我第一次同胡萝卜接触,是小时候养‘叫油子’,就喂它胡萝卜。还记得那时候奶奶(指我的祖母)总是把胡萝卜一切两半,再对半一切,塞在笼子里,大约那样算切得小了。——要不然我们吃的菜里是向来没有胡萝卜这样东西的。——为什么给‘叫油子’吃这个,我也不懂。”
我把这一席话暗暗记下,一字不移地写下来,看看忍不住要笑,因为只消加上“说胡萝卜”的标题,就是一篇时髦的散文,虽说不上冲淡隽永,但至少放在报章杂志里也可以充充数。而且妙在短——才抬头,已经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
野菜
[文/阎连科]
为了躲避人们的皮鞋和车轮,有许多野菜躲到了林里、坡地和树林边的铁路下,只留那些固执、坚韧的野草和马齿苋在路边坚守和抵抗。但对那些可以找到它们并能慧眼识珠的人,它们总是报以开怀的嫩绿和鲜艳明丽各色各样的花。它们通过你的采摘和赠予的无票旅行,来到餐桌上,并不是一种宿命的轮回,而是一种生命更新的替代。关于这个生命轮回的哲学命题,野菜们的实践,要比我们空洞的思考和议论更为深刻和实在。所以,任何走进厨房和走上餐桌的野菜,即使赴汤蹈火,也没有对我们存有任何的恶意和仇嫉,反而会以更为旺盛的生命回报我们对它们的慧眼识珠和采摘。
它们比我们更明白,伟大的生命必然经历最有价值的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