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蛮生长到有序发育——视频自媒体的成长之路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视频自媒体,高晓松,papi酱,网红经济
  • 发布时间:2016-08-01 16:39

  多年前,媒体开始了关于自己的升级换代,媒体的平台逐渐将网络变成自己的内容承载平台,传统的纸质媒体平台开始面对了自己的转型之路。在十余年前的那波媒体互联网化的运动中,互联网媒体所具备的高度灵活性和内容的多样化令纸质媒体平台羡慕不已。而在十余年后,当自媒体平台从单一的平面化转向视频化时,一切的都如同十余年前那样顺理成章,而到了现在,视频自媒体的成长已经迈入了有序发育的坦途,未来或许将更加耀眼。

  从平面到立体转变的必然

  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随着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媒体去中心化的趋势已经异常明显。而随着社交网络的进化,一些具备媒体属性的社交帐号开始活跃了起来,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V”,也就是当前活跃的自媒体的前身。这些社交帐号通常是明星、名人,甚至还有可能是段子手,因为在过去,谁有没有运营此类帐号的经验。在自媒体“野蛮生长”的初期,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乱想,从网上吵架到线下约架,从深喉扒皮到人身攻击,乱想频生。但细心观察,我们不能难发现,早期的自媒体事实上依然秉承着传统媒体的一些运作原则。

  所谓的运作原则,其实就是将平面的内容网络化,简短的文字配合图片就是内容报道,但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简单粗暴的电子化、网络化移植事实上是无法获得更多关注的。在当前这个时代,随着时间的碎片化、内容的娱乐化和网络的普及化,用户对内容有了全新的需求,单一的图片以及文字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大家虽然嘴里叫着“有图有真相”,但更多的还是想获得一种类似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在这样的需求,更加立体的视频也就成为了转型的必然方向,而同步进行的网络提速和4G普及,也为这一转型提供了巨大的推动。

  媒体视频化的转变由“正规军”开始

  对用户来说,视频是一种更加直接的内容呈现手段,与杂志、网站文章相比,视频节目的受众面更广,覆盖目标人群也更大。不过相对的,视频节目要求的门槛更高,需要编导、摄像、后期等众多的专业人员协助,因此在视频浪潮兴起的初期,更多的工作是由于“正规军”来引领的。

  在这里,所谓的“正规军”并不是指传统的电视台,而是在线视频服务供应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人也是正规的专业人员,但其处理内容方式的手段更加灵活,制作出的节目也不会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只需安排网络入口即可完成。于是这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浪潮。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等视频网站,先后都推出了自制的视频节目,内容覆盖了综艺、时评、脱口秀等多个方面,也捧红了众多的新老明星,王大锤、大鹏、高晓松等人,不仅娱乐了大众,也从优质的内容上获得了回报,让自己的事业有了新的开端。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由“正规军”制作的内容虽然有着浓郁的个人风格,但却并非是自媒体,身上的官方气息显得更加浓厚一些,内容也相对单调一些。但仅是这样,已经为后来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于是就有了之后各种网络红人的爆发。

  从《晓说》到《晓松奇谈》

  音乐人高晓松应该是最早影响互联网视频自媒体的人之一,他最初在优酷土豆上发布的个人脱口秀节目《晓说》曾经引发了关注的热潮。如今,高晓松已经成为了阿里音乐的董事长,成功转型为企业高管。不过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其主持的《晓说》和《晓松奇谈》让人有着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脱口秀这种节目形式,在欧美国家盛行,在国内虽然也有类似的内容,但却远不如欧美火爆,这其中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电视节目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之前视频内容更倾向于严肃化,而《晓说》这样的节目出现,从社会热点出发,通过与观众的良性互动,始终让用户有着新鲜感,因为其内容覆盖了旅游、时政、地理、轶闻等,形式更加轻松,能够充分满足当下主流用户群体的好奇心。

  到了2014年,当爱奇艺推出工作室战略时,高晓松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转向爱奇艺,《晓说》也变成了《晓松奇谈》。更令人惊奇的,《晓松奇谈》也迎来了赞助商和冠名商,大名鼎鼎的汽车厂商英菲尼迪和快递厂商DHL不仅给出了贴片广告,还赢得了冠名权。于是,互联网视频节目也开始了如同电视节目的商业运作模式,为更具个人风格的后来者铺平了道路。

  草根阶层的《暴走大事件》

  说到《暴走大事件》,很多人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著名网红王尼玛和暴走漫画,没错,《暴走大事件》就是由暴走漫画出品的网络脱口秀视频节目,这档节目有着鲜明的网络特征,以吐槽、没节操而文闻名。当然,对很多用户来说,《暴走大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了众多热门的网络流行语,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到“每逢佳节胖三斤”,再到“精神病人思路广,脑残患者欢乐多”,《暴走大事件》用一个又一个段子让用户笑到喷饭。

  与《晓松奇谈》不同,《暴走大事件》的金牌主持人王尼玛并不是什么明星名人,只是出身于互联网的草根阶层,慈宁宫某种程度上来,这一出身决定了其与当下的年轻用户群体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而且在内容方面,《暴走大事件》的犀利吐槽和隐藏在幽默语言后的辛辣讽刺也是年轻用户群体最为喜爱的东西。

  如今,出身草根的《暴走大事件》也开始了自己的商业运营,与时下一些希望覆盖年轻用户群体的厂商开始了合作,网红王尼玛也开始作为嘉宾出现在一些厂商的发布会上。此外,偶来来票更犀利的吐槽也算是《暴走大事件》的特点之一,本来可以制作得更精美的视频内容,改头换面后,故意以一种更粗陋的方式出现,既成全了网红张全蛋,成全了全新的网络视频形式,类似“伪记录片”风格的视频也成为了年轻用户的新宠。

  无限风光的papi酱

  2016年是网红经济的爆发点,这里最引人瞩目的的网红就是papi酱了,原因就是papi酱是首个获得融资的视频自媒体,也举办了首次广告拍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papi酱的成功将在很长的时间里深度刺激哪些有志于从事自媒体工作的用户,因为这不仅仅是前景无限,“钱”景也相当不错。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papi酱到底发布了些什么视频内容,拜现在社交网络的发达,各种视频的承载和传播平台异常多,papi酱通过一系列简单的视频制作工具推出了系列的视频,内容结合时事热点,覆盖从生活到娱乐到两性关系的的部分生活范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papi酱一改之前女性网红主打颜值的传统概念,靠才华而非靠美貌来取悦用户,这也是时下年轻用户群体一直想看,也乐于看的。之后,papi酱又通过组建团队来继续深挖视频内容的价值,通过影响自己的粉丝来达到最终的目的,在微博上,她的粉丝数量更是超过了760万人,甚至比一些明星更具人气,可以说,papi酱诠释了一个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的价值,也因此而受到了潜在广告商的青睐。

  在2016年3月,papi酱迎来了自己个人IP化之后的最大转变,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共同向其团队注资1200万人民币,获得12%的股份,也就是说商业资本为papi酱的个人估值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到了4月,其第一次广告(贴片广告)拍卖获利也达到了2200万人民币。虽然在这中间,papi酱还经历了被要求整改视频内容的挫折,但依然没有改变广告商普遍看好的前景。也正是由于papi酱的成功,一众网红们也开始了自己深度挖掘之旅。

  催生直播的的兴起

  对厂商来说,直播是个新鲜的玩意儿,一众俊男美女对着镜头表演着才艺,内容从单纯的唱歌跳舞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谈天说地、时政文化、旅行心得等,只要能想到的内容,我们都可以从视频直播平台上找到。不过对于资历较深的互联网用户来说,直播却并不是一个什么新鲜事物,从本质上来说,其更像是互联网早期发展时出现的视频聊天室的升级版,借助便捷的4G网络和已经足够满足要求的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如今的直播主播们也开始了自己的掘金之旅。

  如今,比较主流的视频直播平台和应用包括斗鱼、映客、花椒、熊猫等,主攻的方向从才艺到游戏各不相同,但不能否认是,各个平台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从各种优惠政策到互挖墙角,再到打擦边球博出位,一切的乱象其实都是庞大的市场和可观的收入。面对着直播主播们背后庞大的用户群体,潜在的金主们自然不可能不动心,于是一系列相关的动作也就出炉了。在最近几个月的厂商发布会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直播主播的身影,那些有着标准网红面孔的身影,带着自拍杆,戴着耳机,对着手机屏幕喋喋不休的唠叨……没错,这就是主播们的标准工作模式。

  在这场直播视频内容的狂欢中,主播们的收入足以让一众上班族两眼发红,这些收入包括签字费、直播固定底薪、奖励、道具分成等,顶级主播的月收入过十万元并非是天方夜谭,一般主播的月收入过万元也并不是妄想。在大家都高喊着就业难的前提下,如此丰厚的收入怎么可能没有吸引力,更何况还有更大的蛋糕—金主们的广告投入,动辄数十万的“包养”费用,财帛怎能不动人心?

  “钱”景看好的自媒体视频IP市场

  今年,在新媒体社交平台和网络的快速传播效应下催生了自媒体创业潮。社交平台的爆发使得内容的创作及沉淀越来越多媒体化,互动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所以内容本身的优质性反而更加重要,而如何将内容变现也是自媒体IP生态链里最核心的问题。在今年,微博视频的播放量同比增长超增10倍,而在去年各领域作者在微博上获得的收入超过2.5亿。相比之下,正在兴起的自媒体视频IP市场自然是无可限量。

  对时下自媒体来说,广告仍然是核心盈利点,而广告形式的多样性则有待发掘。不过,自媒体相对传统媒体,内容和渠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其内容始才是核心竞争力,如果配合更精准细分的渠道选择,保持内容的水准和持续性,必然能够拥有良好的流量变现能力。对于当前的这一形势转变,各个在线视频服务商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扶植计划啊,将视频自媒体视为未来重要的补充。

  如今,以优酷土豆为代表的一众在线视频服务商已经开始了向综合视频平台的转型,不可否认,内容对于视频媒体平台而言,是决定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诱人的美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要打造自己的视频工作平台,一套趁手的数码装备必不可少。不过针对用户不同的应用需求,设备的选择搭配当然也有所不同。这里,我们就给大家推荐几种常见的产品搭配形式。

  当然,我们不必要求人人都能拍出《舌尖上的中国》那样人人叫较好的片子,但至少要赏心悦目,最好能让人食指大动,如果能导致观者口水横流则是绝佳了!那么我们需要用什么装备才能拍出这样的画面呢?

  美食都注重色香味,好卖相自然不可少。利用合适的光线条件(建议清晨的柔和阳光,《舌尖上的中国》在很多场景中均如此考虑)、精美的构图(最好有漂亮或者颇具特色的就餐环境),拍摄出色泽漂亮、热气氤氲的画面并没有太大问题。与照片不同,美食视频不仅要求画面的漂亮,同时也很注重同期声的拾取和画面的剪辑、声音的配合。试想一下,听着滋滋的煎油声和咕噜咕噜的炖鸡汤声,感觉如何?恐怕已经准备食指大动了吧—有了声音,美食就能发挥比照片更具魅力的真正的全方位立体侵袭攻势。

  拍摄装备:

  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都可以选择,全画幅、APS-C画幅不限。考虑到配套镜头的成熟度和视频支持的完整性,推荐单反相机。如果大家打算转接,那就选择索尼无反相机吧。

  我们并不希望观众只是一个旁观者(尽管确实如此),那就需要应用35mm这种有着不错现场感和代入感的焦距,配合制作美食过程中美妙的现场同期声,观看画面就会变成一种享受了。如果场地狭窄,可以考虑24mm以上焦距的镜头,足够涵盖各种美食场景了。不建议焦距太短的超广角镜头,画面边缘的变形太大,也会囊括进太多不必要的场景元素进入画面,影响观看效果。如果嫌更换镜头比较麻烦,干脆就24-70mm镜皇直接搞定。

  相对其他拍摄题材来说,美食拍摄相对比较独特,制作的时候一般不宜靠得太近,因此70-200mm这样的中长焦镜头必备,方便推近镜头拍摄特写。此时录音话筒的指向性要好,如有必要,请单独采用外置录音器。另外,美食很多时候都需要拍摄细节,原材料和成品可能都需要,准备一支微距镜头有备无患。

  至于品牌,还请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选择。资金充足就原厂,不足就副厂。

  做有文化的美食视频

  可以考虑添加具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字幕,如篆体、草书、行书等,放置在画面中适当的地方,会让你的美食短片更让人回味悠长并追捧。

  数码单反:

  佳能EOS 5D Mark Ⅲ、尼康D750或者佳能7D Mark Ⅱ、尼康D7200

  镜头:

  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约11700元)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约13000元)

  尼康AF-S70-200mm f/2.8G ED VR II(约12200元)

  尼康AF-S24-70mm f/2.8G ED(约9000元)

  录音笔:

  奥林巴斯LS 100 4G(约2700元)

  三脚架:

  曼富图350SHMVB+MVH502AH液压云台(约4000元)

  Tips:远离油烟!

  注意保护你的拍摄器材。考虑到大家拍摄的厨房几乎都不是央视《中国美食》那样的开放性比赛场地,无孔不入的致命油烟将是你器材的大敌—特别是在狭窄拥挤、通风不畅的小厨房中。如果方便的话,最好给你的器材套层保护衣。

  有剧情的短片

  现在视频传播已经越来越重要,它能带给观者较照片更直观的印象,现在的很多新技术展示基本上都更多地采用了视频的方式。事实上,很多拍摄机构,为了树立自身高大上的品牌效应,也都会专门拍摄短片来证明其拍摄团队的强大实力—我们不仅有人有装备,还很能干。当然,作为一个有理想的视频人,肯定要拍摄真正属于自己的短片—前提是你一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高效的团队是保证完整优秀短片的基础。

  相比一般的视频记录来说,短片拍摄显得考虑的东西更多,一个好的剧本、高效的拍摄团队、要求完备的器材、详细的拍摄计划和后期制作安排等都需要可能神箭导演、制片人、摄像师的你来做出周到的安排。我们在此讨论的虽然是器材部分,但同样也需要充分准备。

  拍摄装备:

  拍摄器材建议选择索尼A7SⅡ或A7RⅡ无反相机,原因在于它们提供了其他相机几乎都还没有支持的S-LOG2和S-LOG3伽玛,令拍摄的素材拥有巨大的宽容度,方便后期输出明暗细节俱佳的成像画面,这也是我们最看重的一点。另外它们还具备五轴光学防抖、伽玛辅助显示屏、增强斑马纹显示等高效的专业功能。

  不过,索尼原厂高品质镜头真的不便宜,建议大家通过转接环驳接其他镜头吧,大家手中或许还有些单反相机镜头,说不定能够充分利用。如果需要购买,适马、腾龙、图丽、三阳等副厂镜头都可以考虑,也可以选择尼康、佳能的原厂镜头。如果你手上还有保存较好的古董级镜头,建议拿出来拍摄短片,其不惜工本的做工和顺滑的变焦环说不定能让你在拍摄中获取更多灵感。三阳有些镜头加入了无极光圈(可摇身变成电影镜头),虽然没有自动对焦马达,只能手动对焦,但很适合短片拍摄。不过,真正的三阳电影镜头的价格较单反相机镜头要贵一些(非电影镜头则与适马相当),逼格相当高。当然,在色彩和空间感表现上,三阳镜头较蔡司等业界尖峰品质镜头的差距还是不小的,毕竟一分钱一分货。

  考虑到短片拍摄有时候需要较大的场景,建议配备较长的滑轨,最好能够扩展长度,保证更大场景的稳定平滑拍摄;小摇臂也建议配备,毕竟现在可以选择的国产碳纤维产品已经不少,能让镜头画面表现更加丰富,在大场景的拍摄上也更加自如。至于作为用于跟焦拍摄稳定画面好工具的稳定器,其大小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及拍摄器材来定。如果是索尼A7系列相机,稳定器不用太大都可以搞定;如果是摄影机配合电影镜头,那么斯坦尼康式的稳定器则不可少。话筒则建议选择外置式录音系统(前提是你对短片的要求高),利于更清晰地拾音和后期多声道同期声合成。

  无反相机:

  索尼A7SⅡ或A7RⅡ(约18000~19000元)

  镜头:

  三阳24mm T/1.5、50mm T/1.5和85mm T/1.5(单支约13000元)

  录音笔:

  ZOOM H5(4轨录音机,可换录音头,约1550元)

  三脚架:

  曼富图515MVB(约1352元)+504HD液压云台(约3300元)

  小摇臂:

  印迹碳纤维小摇臂M1 III(2980元)

  滑轨:

  印迹鲨鱼S1碳纤维滑轨(3780元)

  灯光:

  红头灯800w(3套,约580元)

  Tips:为未来考虑

  虽然现在全高清短片很流行,但还是建议大家考虑4K拍摄装备,毕竟无论是网络传播(如果能进电影院或者卖给乐视、优酷这些在线视频网站就更棒了)还是作为资料保存,4K都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过时)。

  不要错过孩子成长

  人生很短暂,总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尤其是从懵懂无知、牙牙学语到好奇探索、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从身高体重到思想情绪、表达方式,每隔不久就会发生新的变化,不断带给我们惊喜和烦恼,孩子的一颦一笑、可爱、调皮、认真、思索、跳跃……都让人忍不住想把它们都拍下来—这些可是孩子成长最值得纪念的经历哦。那么作为父母的你可是做好了准备,为孩子拍一部真正的成长纪录片?

  拍摄装备:

  通常情况下,孩子出外旅行、在游乐场中玩耍都是拍摄的时候。相对而言,这样的场景比较好记录。用佳能80D套机或者索尼A6300套机皆可,两款产品视频拍摄时自动对焦速度都很快(因为孩子经常跑动,手动对焦并不适合),且可锁定跟踪对焦,成像画质也相当不错—我们不建议什么拍摄都选择全画幅产品,APS-C画幅相机真的够用了,同时考虑到室内场景很多时候光线较弱,需要较大的感光元件以保证较高感光度下依然有不错的画质,因此不推荐1英寸画幅相机。不过,最好搭载较大变焦倍数的镜头拍摄游乐场,方便突出孩子。如果旅行中拍摄,建议配置小型的手持式电子稳定器,配合A6300+定焦镜头,轻便小巧,既能保证行进中画面的平稳,还能保证跟焦的准确。

  不过,个人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独特的变化更值得拍摄,比如学会了为父母开门,开始无事生非地打人,喜欢倒立着撑在地上,一高兴就乱丢东西,学会自己描述喜欢的东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表现并不相同。居家的时候,因为大都陪着孩子,要想同步完成拍摄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如果有其他家人陪同孩子玩耍,自己能够专心记录则最佳。同时考虑到孩子对摄像机的敏感,为不影响拍摄,可多应用固定机位的拍摄,GoPro、索尼佩戴式运动摄像机(事实上联想看家宝、小蚁智能摄像机之类的智能拍摄装备也相当不错,而且可以感应式自动开启录像,只要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即可)或者轻便的无反相机皆可,前提是支持遥控器操控,方便拍摄。机位尽量固定在光线较明亮的地方(毕竟较小的感光元件的高感光度下噪点控制性能较差),侧光或者顺光皆可(逆光往往导致拍摄出主体一片黑的画面),注意场景切换过渡的自然。

  虽说录音很重要,但对于孩子成长的记录,一般相机或者运动摄像机的内置麦克风就可搞定,没必要考虑太专业的拾音器。

  无反相机或单反:

  佳能EOS 80D套机

  索尼A6300+FE 28mm F2(可附加转接镜头)

  联想看家宝(208元)

  小蚁智能摄像机(149元)

  小型电子稳定器:

  星云4000Lite(4000元)

  Tips:多种资源轻松整合

  为了不影响与孩子的交流和拍摄两不误,我们建议爸爸妈妈采用智能拍摄装备集合相机来进行拍摄,尽管固定机位失去了部分取景构图和拍摄的灵活性,但能清晰记录下孩子的众多精彩瞬间。后期可以通过剪辑,选择少许精华来合成片子,毕竟精彩都是由点滴构成。当然,这些智能拍摄装备需要放置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其他如晚上宝宝睡觉之类的画面还是尽量用APS-C画幅或者全画幅相机拍摄吧,如果你愿意花钱,索尼A7SⅡ无疑是最佳选择,很弱的夜晚光线都有用武之地。

  唯美的婚礼

  随着数码单反等各种拍摄装备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专业拍摄行业中来,婚礼视频拍摄行业也随之大洗牌,早已不再是以往拿着个摄像机就能充当摄像师的年代了。如今的婚礼摄像师,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单反+各种镜头+稳定器+小滑轨+三脚架液压云台+外置式录音话筒,如果要求更高些,还会有小摇臂,飞行器航拍之类的。如果你没有这一身专业行头,拍摄最好别出来混。

  作为单兵装备,看上去似乎有些太多了。既然很多东西都不可或缺,那就需要更多的考虑附件产品的小型化,以保证行动的便利性和拍摄的合理性。那该怎么选择呢?

  拍摄装备:

  一般来说,婚礼进程中,1m~1.2m的小滑轨就足够了,但这样的长度再加上三脚架,携带起来很不方便。但现在有了伸缩摄像滑轨,也叫增距摄像滑轨,它通过上下皮带拉动滑轨整体在三脚架上移动,从而延长了滑动的距离,滑轨因此要短小不少。实际拍摄中长焦应用的几率较小,除了远距离拍摄舞台,大都是应用定焦镜头+单反或者无反相机拍摄,最好携带轻量型云台,承重约4公斤并保证合适的阻尼即可。

  在镜头方面,考虑到经常会在室内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建议配置较大光圈的定焦镜头,而且还能有效保证高画质,携带也非常方便。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全手动的三阳镜头和适马、腾龙这样的传统副厂镜头非常值得考虑,尤其是后两者近年来开发的新镜头在画质和光电子技术都得到大幅度提升,较原厂镜头更具吸引力。另外,105mm、100mm或者90mm微距镜头,在拍摄戒指等小物件时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有条件,请配备两台同系统的相机吧。为何同系统?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画面色调一致,方便后期调色。当然,共享镜头系统的优势也是必不可少的,方便婚礼进行中随时根据场景需要切换不用的焦距应用时,直接更换相机,不必担心更换镜头错过精彩的瞬间了。

  单反相机:

  尼康D750或佳能5D Mark Ⅲ

  镜头:

  适马20mm F1.4DG HSM ART(5980元)

  适马35mm F1.4DG HSM ART(4490元)

  佳能EF 100mm f/2.8L IS USM(5899元)

  尼康AF-S VR 105mm f/2.8G IF-ED(5199元)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约13000元)

  尼康AF-S 70-200mm f/2.8G ED VR II(约12200元)

  话筒:RODE VIDEOMIC GO(435元)

  三脚架:曼富图MVK500AM套装(约3299元)

  小滑轨:增距摄像滑轨(约700元)

  Tips:注意机位配合和焦距切换

  现在很多婚礼都要求双机位了,因此摄像师也不应再单打独斗了,最好能够组合成一个小团队,不仅利于接业务,也能更好地进行多机位拍摄。这就涉及到配合的问题了,主要是双机位的应用最多。双机位要求摄像师占据不同的机位,而不是各自为阵拍摄,比如新人进场时一个摄像师跟拍,一个拍摄新人行进中的侧面,移动到位后侧面机位后撤以长焦拍摄全景和特写,跟焦机位继续拍摄并适时切换至观众场景。如此兼顾特写和全景、观众席和新人,会让画面充满变化,生动而感人,不致错过各方表现。

  留下你的足迹

  “世界很美,我想去看看”。这句近年来的经典话语成为了很多人出门旅行的巨大动力。是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世界的精彩只有亲自去领略了,才会有深刻的印象和美妙的回忆。如果你同时又完成了旅行视频拍摄,那你就是真正的旅行达人了。看看旅游卫视播放的“行者”节目,谷岳、刘畅凭借独立旅行并完成拍摄的片子成名。当然,我们不必要求自己能够成为这样的行者,但拍摄属于自己的旅行片依然是值得尝试的。

  拍摄装备:

  如果你是想要拍出专业的画面感受,现在的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基本上都能很好地满足,大画幅感光元件能够轻松应对各具地方特色的民居中的弱光环境,景深控制也十分自如。建议选择索尼A7SⅡ或A7RⅡ无反相机,除了前面所说的优势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它们搭载了很多专业摄影机所搭载的S-Log2、S-Log3伽玛功能,夏天旅行中强烈的阳光会带来巨大的明暗反差,多达14档的巨大的动态范围正好可以弥补普通相机在这方面的劣势,方便再现明暗细节。而且无反相机相对更加轻便,拍摄更加自如。对于旅行途中的拍摄,带吸盘底座的运动摄像机GoPro HERO4 Black、索尼X1000V这类产品的用处更大,可以固定在身上以及行进的汽车、轮船、自行车上,方便拍摄沿途的风土人情,充满现场感。

  当然,更重要的附件支持。不建议携带三脚架,因为注重旅行,轻便是最重要的,虽然它很有用,保证画面稳定及自拍都不错,但还是有些累赘了,除非你不是为了拍摄旅行过程,而只是为了拍摄地方特色—这就要求你携带小滑轨、稳定器之类的。不过,画面的稳定是视频拍摄的首要前提,即便是手持拍摄,也不能让画面晃动太大,否则会极大地影响观片感。当然,现在已经不是谷岳、刘畅拍《一路向南》的时期了,如果能够携带一部飞行器就更棒了,空中视角往往能带来震撼的画面—如果是国外,注意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因为主要是拍摄风景、自己及与当地人的交流,因此广角镜头请配备。20mm广角镜头、35mm这样的人文焦段都是必须要携带的。其他的中焦镜头可以适当带一支,可考虑用百微代替。

  至于中长焦镜头就不要携带了把,重不别说,用户也不大,如果你喜欢远距离拍摄,那就带上吧。如果你是打算拍出高品质的专业旅行短片,就请尽量考虑定焦镜头。

  无反相机:

  索尼A7SⅡ或A7RⅡ(约18000~19000元)

  GoPro HERO4 Black(3998元)

  索尼X1000V(2980元)

  镜头:

  适马20mm F1.4 DG HSM ART(5980元)

  适马35mm F1.4 DG HSM ART(4490元)

  飞行器:

  大疆精灵3Professional(4K)(6499元)

  稳定器:印迹山猫二代碳纤维迷你手持稳定器(2980元)

  摄像独脚架:曼富图MVM500V(2159元)

  Tips:制作完美的旅行纪录片

  世界很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饮食和风景,拍摄这样的旅行纪录片,自然需要保留这些特色,那么后期合成时请选择带有地方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容易感染观众。同时保证画面干净清爽,具体的表现根据你的拍摄内容来确定,但合适的光线、漂亮的构图、诙谐的现场解说以及颇具特色的当地人交流都是你拍摄片子的成功秘诀。记得拍4K,有助于你的片子在未来也有观众。

  极限运动

  夏天来了,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户外运动,潜水、冲浪、越野、骑行、滑板、攀岩……这些极限运动总在上演着速度与激情,也彰显运动的美与技巧,场面惊险刺激,怎么能够不把它拍下来?关于这类画面,在线视频网站已有相当多可供观看,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些拍摄技巧。

  拍摄装备:

  一提到极限运动拍摄,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佩戴式运动摄像机。的确,这是很多人最常用的拍摄工具,在《奔跑吧,兄弟》及《荒野求生》等热门电视栏目中经常能够看到运动摄像机的身影。我们可以将它们固定在偷窥、滑板、车窗、车把等物体之上,配合大广角或者超广角定焦镜头,就能拍下运动者的表情、运动姿态或者快速行进的场景变化,很容易就能够让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这类产品非常多,常见的主要是GoPro、索尼等知名品牌,另外还有松下、柯达、奥林巴斯、尼康等,杂牌更有一大堆。考虑到户外运动的风险性,即便没有在沙漠中越野或海中潜水,最好都配备防水外壳,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因为户外运动几乎都是在光线明亮的户外进行,因此搭载小型感光元件的运动摄像机并没有多少劣势,至少我们不用太担心会有高感光度导致噪点控制不佳(水下拍摄例外),也能有效解决拍摄不太方便的问题。为了固定运动摄像机,带吸盘的连接运动摄像机固定套件和八爪鱼这样的附件就有了用武之地。

  不过,专业的运动视频制作,还需要旁观式的拍摄机位,建议另外采用单反相机(尼康D750能充分利用广角,显示屏可外翻,方便取景)或者无反相机,毕竟现在的手持式电子稳定器已十分小巧轻便,带有陀螺仪,可双手或者单手提着,摄像师跟着极限运动者一起快速移动,甚至翻越障碍物,一样能够拍摄出稳定的画面。考虑到拍摄需要话费不少的体力,我们需尽可能保证拍摄装备的轻便,多用广角定焦镜头,可以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汽车、摩托车越野的旁观视角相对好拍摄,因为场景大,另外驾着一辆拍摄车跟着拍摄或者直接利用飞行器遥控拍摄即可。山地骑行拍摄则有些麻烦,因为地势和道路限制太多,飞行器是不错选择。冲浪、潜水的拍摄则需要全套深度防水装备,水下需要摄像灯,建议采用24mm~35mm这样的广角镜头,毕竟光线太暗,灯光照明的范围不大,而且画面变形也不严重。另外,中长焦镜头可以在不跟随拍摄的时候应用。

  相对而言,户外运动对声音记录要求不太高,只要相机、运动摄像机自带的话筒录制的声音就可以满足需求,三脚架几乎不用考虑了。

  单反相机:

  尼康D750(9680元)

  GoPro HERO4 Black(3998元)

  索尼X1000V(2980元)

  镜头:

  适马20mm F1.4 DG HSM ART(5980元)

  适马35mm F1.4 DG HSM ART(4490元)

  稳定器:

  大疆DJIRONIN-M如影(8499元)

  Tips:安全第一

  极限运动是比较危险的,跟随拍摄也如此。这就要求导演一定要要事先设定好行进路线和拍摄角度,尽可能再现极限运动的魅力,同时有效保护摄像师和拍摄装备。拒绝意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