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品牌

  • 来源:中国连锁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6-08-21 09:56

  太平鸟服饰拟A股IPO 去年销售突破50亿

  继江南布衣之后,同是在浙江的服饰集团宁波太平鸟时尚服饰也谋求上市。据证监会消息,太平鸟服饰已提交IPO申请,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不超过1.05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0%。

  太平鸟服饰称,此次募资成功后将投入15.3亿元用于逆势扩张其实体店以及O2O渠道建设,当中包括新增加238家直营门店。太平鸟服饰董事长张江平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IPO是一个催化剂,希望可以快点进入A股市场,用5年的时间开2000家门店。

  太平鸟服饰在其招股书中透露:直营模式的收入包括线上及线下占品牌服饰运营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52.34%,加盟收入占45.64%,代理销售收入占2.02%。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门店3794家,其中直营店943家,加盟店2651家,代理门店200家。

  在电商渠道中,2015年太平鸟服饰实现营业收入8.9亿,占公司品牌服饰收入的15.42%。目前在电商中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唯品会,线下以银泰商城为主。

  点评:继多品牌布局和涉足海外市场之后,太平鸟服饰又开始提前布局“网红”经济,以此来抵抗时尚零售低迷的风险。

  天天果园面临“关店潮” 生鲜电商调整战略

  7月22日,生鲜电商天天果园被曝此前布局生鲜O2O的线下门店已几乎全部关闭。天天果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确实有部分门店因选址等原因,做了优化调整,“目前北京门店已全部关闭,上海等其他地区此前布下的门店已几近关闭”。

  对于关闭门店的原因,天天果园解释为进行升级。“我们年初时进行了服务升级,将‘天天到家’升级为现在的‘闪电送’。”据天天果园上述负责人介绍,闪电送主要服务于CBD等人员密集的核心区域。

  不过,天天果园方面表示,并不是在生鲜O2O方面受到重创,而是在策略上相对谨慎一些。“我们正在通过用户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测试,获得好的经验后再做推广”,该负责人坦言,天天果园最初采用的是“门店+前置仓”模式,但门店货物频繁进出影响用户体验,因而改成目前的仓库模式。

  点评:除了天天果园,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一手打造的本来便利也宣布暂停运营,并谋求与本来生活合并。风口总会过去,改善用户体验也许才是生鲜O2O的生存出口。

  2016 CBME中国孕婴童展、童装展开幕

  第16届CBME中国孕婴童展、童装展(以下简称2016CBME中国)于2016年7月2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16CBME中国展览面积增至223,305平米,展商达到2,366家,包括贝亲、好孩子、强生婴儿、惠氏、雅培、Dorel、Britax、木玩世家、Hape、十月妈咪、巴布豆等3,673个来自全球的知名品牌携最新产品与理念集中亮相,其中32%来自海外。

  据了解,中国品牌授权市场规模为61.4亿美元,仅占全球授权市场规模的2.5%,尚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快速发展的孕婴童市场将为其带来巨大空间。主办方首次举办品牌授权商贸对接会,帮助授权品牌商预约了1,319场与潜在被授权商的一对一商贸配对会。帮助多元化的采购商快速寻找优质的产品和供应商,同时也帮助品牌商获取更多海内外订单。

  2016 CBME中国主办方表示:“2016年76%的孕婴童企业预期增长,产业持续实现快速增长。CBME中国将继续帮助产业各方把握消费新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健康发展。”

  点评:消费者购买渠道日趋多元化,中国孕婴童市场已进入全渠道竞争。

  2016中国购物中心与时尚零售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7月7-8日,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以“品质、品牌、品味——新消费时代的追求”为主题的“2016中国购物中心与时尚零售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购物中心、百货店、奥特莱斯、时尚专卖店等业态的200多家企业的高层代表参加了会议。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世邦魏理仕联合发布的《2015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最主要的17个大城市的购物中心,年接待超过了100亿人次的消费者。这一数字超过了超市和大卖场同口径可比的客流量。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会议中提到购物中心可持续运营的问题。和其他产业和行业一样,购物中心以及其中的很多品牌这些年的发展是市场驱动而非效率驱动,养成了重招商轻营运,重营销轻管理的倾向。当消费者日趋理性,竞争日趋严酷的时候,当前购物中心面临的巨大挑战就是过度的供应和过度的竞争。

  达芙妮盈利预警 上半年关店450家

  7月21日,达芙妮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的盈利预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达芙妮持续关店,并且反映企业成熟店铺销售情况的同店销售增长率这一重要指标也持续下滑。

  达芙妮公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该公司2016年上半年同店销售下跌11.7%,销售点数目净减少450家,包括减少400家直营店及50家加盟店。其中2016年二季度同店销售下跌15.9%,销售点数目净减少274家,包括减少261家直营店及13家加盟店。

  对于亏损的主要原因达芙妮表示主要是以下因素导致:销售额下跌,这是受大幅度净关闭店铺及同店销售的负增长所影响。回顾期内,消费需求疲弱,并且二季度内,中国内地出现频繁的暴雨及洪涝,此不利天气大大影响了店铺的客流量;由此导致过季产品的销售占比增加,从而导致毛利率显著下降。

  点评:同店销售是反映企业成熟店铺的销售增长情况,而这一指标的下滑未来会影响到企业零售店的整体盈利能力。

  华润战略投资美团-大众点评,建立全面合作

  7月18日,美团-大众点评宣布,获得华润旗下华润创业联和基金战略投资,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据了解,华润旗下的华润万家、苏果超市、Tesco、OLE、Vango便利店以及太平洋咖啡、华润堂等上万家线下零售门店都将集体“搬入”美团外卖。届时,用户通过美团、美团外卖与大众点评的APP入口,均可享受到半小时生活圈带来的零售新体验。

  作为典型的互联网+平台,美团-大众点评一直致力于用互联网技术提升传统餐饮和零售行业的效率和体验。公开数据显示,美团-大众点评目前拥有近6亿用户,合作各类商户达432万,几乎覆盖了中国所有级别的城市,截止2016年6月30日,美团-大众点评全平台积累的各类POI(兴趣点)信息已经达到2000万,6月日订单峰值已突破1150万单。

  华润创业联和基金作为华润发起设立的专注大消费领域的产业基金,依托华润长期积累的产业资源,投资于消费领域中快速增长的朝阳产业和具有资源、品牌优势的优秀企业。美团-大众点评以其领先的行业地位和深厚的客户资源,与华润创业联和基金的投资策略不谋而合。

  点评:面对超市从线下到线上迁移的趋势,作为中国连锁超市第一名的华润也毫不例外地开始自救。沃尔玛不也刚刚和京东来了个亲密接触吗?

  百胜发布二季度财报肯德基中国业绩“超预期”

  肯德基、必胜客的母公司百胜集团在近日公布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集团全球总营收同比上涨3%,其中主要贡献力来自肯德基全球业务,该部门的销售额同比增长6%,中国业务的销售额增幅为3%,在百胜集团的四个事业部中位列第二。

  百胜目前在中国的核心业务为肯德基和必胜客。最近一个财季,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同比增长3%至5039家,同店销售额同比上涨3%,被百胜集团 CEO Greg Creed视为“超出预期”——尽管这一数字在2016年一季度达到6%,但百胜称“二季度历来是业绩低谷”,暗指达到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另一方面,虽然必胜客中国的二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大跌11%,但Creed仍抱有积极态度。“最近几周,必胜客中国的同店销售额已经由负转正。”他在财报中批注。

  点评:中国市场似乎的确为百胜带去了信心。百胜中国事业部目前依然是该集团最赚钱的部门,营业利润位于所有事业部之首。

  迪信通与京东“化敌为友”?

  据国内最大的手机连锁店迪信通透露,它们的线下门店正在准备与老对头京东合作。

  互联网销售手机最火爆的时候,京东把迪信通这样的线下销售渠道逼得很难受;从去年开始,手机销售重视线下的趋势又让京东压力倍增。于是双方联手,似乎也并非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迪信通集团副董事长齐峰向记者介绍,京东想去做线下市场,但开店的成本很高;迪信通也一直想做线上,可是并不擅长,而合作就可以解决各自的短板。双方的合作方式,就是在迪信通的线下店面卖京东的一部分产品,然后收入双方分成。目前迪信通拿出了八家门店进行试点。

  齐峰认为,迪信通和京东看似是竞争对手,但其实业务重合度并不高,京东销售的手机top5和迪信通的并不相同,京东销售的1500元以下的手机占比很大,而迪信通则是1500元以上卖得多,双方的合作是可以形成互补的。齐峰表示,今后迪信通和京东除了在资本市场不会合作之外,在业务上会有大量的合作。

  点评:取长补短,互相“利用”,死对头也有联手的一天。

  2016CKF上海开展:新生代消费者眼中的时尚童装

  7月20日,2016 Cool Kids Fashion上海时尚童装展(简称Cool Kids Fashion 上海)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

  本届Cool Kids Fashion上海有来自OVERKIDS(意大利)、RIA(西班牙)、MIM-PI(荷兰)、COCOLICO(法国)、SHADEZ(瑞士)、Metro Kids Company(葡萄牙)、B.DUCK(香港)等18个国家(地区)的70+个童装品牌集体亮相,让代理分销商、百货和商业地产、个体零售商、加盟商、时尚买手等众多商贸精英人士找到符合新生代消费者需求的时尚童装。

  随着新生代父母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更推崇童装的设计感、时尚性、个性化,《2015 CBME 中国孕婴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指出:款式设计是消费者在购买童装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商品中心总监卢静认为:“随着消费升级和会员升级,结构差异、区域差异、品牌差异、市场差异、个性差异日趋明显,童装市场价格上的优势逐渐削弱,满足个性化的差异的竞争将取代价格竞争。”

  点评:洋品牌加紧童装业务布局,国内童装市场基本形成了线上淘品牌、传统品牌与国外洋品牌三分天下的市场格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