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艺青年的分享梦

  • 来源:摄影之友
  • 关键字:文艺青年,视觉志,沙小皮
  • 发布时间:2016-09-21 10:49

  “视觉志”始于一位文艺青年的分享梦,却逐渐壮大成为400多万人共同的视觉慰藉,它崛起于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历经蜕变、不断进化成为“读图时代”自媒体中的佼佼者。现在,“视觉志”CEO沙小皮为读者带来了他对“自媒体进化论”的独到看法。

  为了实现分享的乐趣,就职于山东一家国企的沙小皮(本名刘义宝),创建了一个自媒体账号——“视觉志”。那时微信刚刚开通公众平台,内容创业方兴未艾,未曾料想几年后,“视觉志”逐渐成长成为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如今他们依然坚定地走在原创的道路上。

  对话创始人:沙小皮(原烟台国企职工)

  从白手起家到四百多万粉丝的大号,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可以和读者分享?

  “ 视觉志” 最早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和纯粹的分享目的而建立的,成立之初,内容创业正处于黄金时期,凭借优质的品质和几轮互推涨粉,到2013年年底,“视觉志”达到了几十万粉丝。于是,我和妻子从国企双双辞职,成立了“青岛视觉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现在,“ 视觉志” 已经拥有超过400万粉丝。目前公司旗下还有女性品牌公众号“她刊”,漫画品牌“蛙哥漫画”,读书品牌“一读”,它们的用户也都达到了百万级以上。

  作为一个专注原创的平台,“视觉志”主打什么内容,你们的定位又是什么?

  “视觉志”是一个传播生活创意的时尚视觉类公众号,我并非艺术专业人士,因此审美比较贴近大众传播的理念。但我们能拥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坚持和运气,也经过了一系列的调整。

  早期的“视觉志”定位是有格调的图片媒体,主打相对小众的美图摄影和插画,受众较窄,阅读量也较低。后来我们在2014年的时候及时做出了调整,由艺术类转向生活类,从图片转向图文,很快赢得了读者的青睐。

  除了大众化的图文内容,你们有没有什么读者钟爱的特色栏目?

  由于定位是生活类平台,“视觉志”的形象并没有个性鲜明的人格倾向。但我们有一个“七言”栏目,是从成立之初保留至今的品牌,每天发七至八条最能“触及人心底柔软”的图文,每次都会收到超过一百条的感想和评论。

  “视觉志”的平均阅读量很高,你们是怎样把握准读者脉络的?

  我们能够成功运营至今,主要以内容取胜。现在的头条阅读量在70万左右,次条20万左右。把握读者脉络,触动他们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秘诀主要有三个:首先,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文案,需要配好的标题;其次就是有创意、有角度地和热点结合;最后就是不断进化,分析用户的心理和传播的规律。要改变固有的运作模式很难,但在竞争激烈的自媒体时代,如果不改变,就会被淘汰。

  作为一个更新量很大的公众号,“视觉志”如何保持原创性?

  因为期间经历过封号七天的惨痛教训,我们会尽力处理好版权,同时避免选题的同质化问题。现在“视觉志”推出自己的漫画品牌,也是出于这些原因。

  现在的视觉类公众号层出不穷,内容同质化也比较普遍,一般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选材方面窄,第二是非原创。对于我们来说,“视觉志”更像是一个生活类的账号,我们的选题素材非常宽泛,世界这么大,每天都会有无数有意思的事情发生。第二,我们的内容以原创为主,用户每天都会保持着新鲜感。目前我们的图片是向版权公司购买,文字原创,漫画原创,非原创文章,全部确保得到作者本人的授权。

  在经营生涯中,你们都面临过什么重大抉择?

  “视觉志”经历了无数次的调整,不断在格调和阅读量之间拿捏、转型。去年3月,因为版权问题,我们被封号七天,也就是从这时起,我们开始加重原创的力度,打造更多自己的品牌栏目,增加原创漫画和插画类内容。凭借之前的影响力,这次封号的结果不但没有掉粉,还让一些人开始关注“视觉志”。

  封号之后,在团队构建上我们也从之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多线作战,扩展出现在的“她刊”、“娱乐圈画报”、“视觉系”、“蛙哥漫画”等系列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视觉志

  创办人:沙小皮

  运营时间:4年

  粉丝量:400万+

  沙小皮推荐

  新榜(微信号:newrankcn)

  涨粉、变现、运营、观察,新榜给你不一样的新思路。

  小道消息(微信号:WebNotes)

  在这里,我想为你呈现一幅中国互联网的清明上河图。

  编辑、采访/杨梦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