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享受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享受
  • 发布时间:2016-10-01 09:57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在老子看来,一般的人,对人生都“有余”“有以”,都是有目的,都是在追求、占有,或为金钱、为地位,或为知识、为名利,等等这些,可以理解为“享受”,即享“有余”、受“有以”。

  在他看来,有为之人,因有所为,所以有所受;而无为之人,因无所求,故而无所有,也就无所享。但老子马上又说,有为的人是享受了,但这种享受太短暂,且欢乐过后痛苦随之而来;而无为之人虽无法享受,却没有痛苦,这才是大享受。

  老子的说法是否有些偏颇?大享受不也是一种享受吗?无为之人享受有为之人之为,不也算是种痛苦吗?人无为,何物享受?所以,他接着又说“而我独若遗”“而我独顽似鄙”。在我看来,“独若遗”应是种境界,而不是种行为;“顽似鄙”应是对“以”的高层次理解,不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

  享受,是一种人的天性。自然之中,草木不也享受阳光雨露吗?问题在于享受什么,怎样享受?人的享受,不在于作为与否、得到多少,而在于对生活的理解;不是在追求享受这个结果,而是去享受这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过程。

  应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