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三峽,神女峰,青石村
  • 发布时间:2016-10-12 11:44

  看三峽神女峰的最佳位置,是在對岸的青石村。

  有些攝影家,不辭辛勞攀爬到神女峰跟前,拍了太具體太清楚,反倒沒了想像,失去了詩意。說到底,藝術的魅力在於想像,神女峰畢竟巨石一柱,險峰一座。站在青石村眺望神女峰,群山之間,彷彿渺小的生靈在連峰間側身而立,佔據一角,風姿綽約,不失女性之美;雨過初晴,青山翠綠,煙雲繚繞,神女峰半遮半顯,縹緲神秘如仙境,那就是你的「艷遇」。

  去青石惟有坐船,每天兩趟巫山往返陪石的短途客船在此停靠,坐船的大多是本地村民。我從巫山搭船到青石碼頭,上岸寥無一人,回頭客船遠去,莫名孤獨淒涼。灌木叢林中放羊的侯久波,突然出現在我面前。

  就你一人啊!蠻辛苦的。他說着殷勤地過來幫我提行李。

  旅遊嘛,不就是花錢買辛苦!我自我調侃。

  今晚住嗎?

  看了風景再說。

  嗯,他點點頭說:看神女峰最好是夏天陣雨過後,青山碧綠,煙雲繚繞。

  青石十幾戶人家,卻開了五戶家庭旅館,侯久波便是其中一家。站在侯久波家門口,抬頭就是神女峰。青石村原先在江灘邊,因為三峽工程整個村子往上搬了一百多米,這樣一來,看神女峰不必太仰頭,視覺效果更好。或許看慣了以前黃濁急流浩蕩的三峽,眼前碧綠的江水,像是PS出來的,過去狂野的個性如同被閹割了,馴服的沒有一點脾氣。青石村很安靜,年輕人南下廣東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與小孩。偶兒從長江上開來的遊輪,由於聲音往上傳的緣故,加上河谷的原因,依稀聽見導遊在船頂平台上介紹:北岸峰頂,立一人形石柱,亭亭玉立,便是神女峰,相傳神女乃西王母的女兒,名叫瑤姫,曾幫助大禹治水,博得後人尊祀……聲音隨船,由遠而近,再慢慢遠去,又是一片死寂。

  侯久波有七十多隻山羊,晚上為看護羊群,養了四條狗,白天安靜極了,連狗都躺在地上酣暢入睡。我問:三峽甚麼季節最美?他說:秋天滿山的川桔、臍橙、柿子、紅辣椒、紅葉競相鬥艷,最漂亮。我又問:青石旅遊怎樣?他搖搖頭說:三峽工程之後,一落千丈,除了十一月的三峽紅葉節,平時沒啥遊客。紅葉節,大多是攝影家,有不少常客,年年來,一住三五天,有時為了等好天氣,住上一星期十天也挺正常。那時青石很熱鬧,人人揹相機,像是攝影藝術節,房間爆滿需要預定。他掏出一張卡片遞過來,上面寫着:拍三峽紅葉請打電話,下面是他家的電話號碼。

  每年紅葉節,青石的家庭旅館少的賺八九千元,多的賺萬元以上。不過,侯久波還是非常懷念上世紀末的好時光。他說:那時客人走一批,來一批,天天不斷,很多人像朝聖一样揹着大包從陪石沿江棧道徒步上來,極少坐船,尤其夏天,外面搭滿各種顏色的帳蓬,我們一天到晚不停地煮水燒飯炒菜忙得像個大食堂似的。三峽蓄水,陪石通往青石的棧道淹了,斷了財路。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上世紀末,人們有一種複雜的惜別情節,需要有個出口,恰好遇上「告別三峽遊」,加上媒體大勢宣傳報道,火爆的市場背後不僅造成了嚴重的透支,而且還給三峽旅遊的長遠發展埋下了陰影。「告別」這個詞用在三峽旅遊上,的確有點打悲情牌的味道,後來對它產生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

  過去遊長江三峽,小三峽是必遊之地,大壩蓄水,小三峽的急流險灘被抹平,當地在小三峽的支流上開闢出小小三峽,景色不錯,但問題是告別三峽已嵌入人心,再說原始的三峽都看了,那麼蓄水後還有甚麼好看的呢?

  如今,三峽遊客最多的時候,只相當於那時的淡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