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朋友圈被一则“丢10000本书到北上广”的消息刷爆。这个活动由“新世相”发起,他们将10000本书丢向北上广的地铁、顺风车和航班,通过“丢书、阅读”“让拥挤的地铁和乏味的城市变得不一样”。活动规则很简单,如果你捡到了标有“丢书大作战”黄色标签的书就算参与其中,扫一下扉页上每本书专属的二维码,还可以显示这本书的“漂流”轨迹。
“丢书大作战”邀请了诸多名人参与,在新世相的推送里,我们可以看到黄晓明选择了《麦田的守望者》,徐静蕾选了《星际穿越》,张天爱选了《无声告白》,张静初选了《我的名字叫做红》,董子健选了《少年巴比伦》,这些名人还在书中写了字条。
看上去,这次丢书大作战借鉴了11月初英国演员艾玛·沃特森在伦敦地铁藏书的想法。艾玛与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合作在地铁里藏了一百多本女性主义书籍《Mom & Me & Mom》,并附上阅读小纸条,等待人们发现。“丢书大作战”的明星参与者黄晓明也自认是向艾玛·沃特森学习,“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与艾玛·沃特森地铁藏书的民间自发性质不同,此番北上广“丢书行动”的合作对象是读客、果麦、文景、博集天卷、中信、白马时光、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等机构。艾玛·沃特森所藏之书《Mom & Me & Mom》是Goodreads女性主义书籍阅读俱乐部“我们的共享书架”上的最新一本,而新世相丢在北上广的书以畅销书居多,比如《岛上书店》《小王子》《你今天真好看》都在各大电商销售榜上鼎鼎有名,书单不成系统,我们很难说,这究竟是一场畅销书狂欢+山寨营销,还是蕴含有什么特殊意义的、欲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的读书行动。当然,如果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高质量”丢书,很可能会使得此种分享更加丰富有趣。反之,只怕被“丢”出来分享的书越来越差,最后,这些公共空间即便有那么几本书,也可能如同小时候班级里的图书角那般,落了尘土,无人留意。
这场”丢书大作战”的目的,是为了“北上广更好的生活”,还是仅为一种营销方式而已?在这一消息刷爆社交媒体之后,各类公众号也纷纷借势营销,既有严肃认真的广告《我准备了100张房卡,也丢在了北上广深地铁,结果……》,也有荒诞不经的调侃《我准备了10000个包子,丢在北上广地铁和你路过的地方》。
种种营销之迅速机灵,更让人不禁联想到之前新世相发起的“逃离北上广”活动——出门去机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是煽动人们说走就走果断逃离大城市的压抑生活,一个是让人们克服无聊乏味、更好地读读书待在这里,它们同样指向无聊乏味的一线城市生活,同样针对百无聊赖刷着朋友圈的上班族。做一个鼓励人们“跟平常不一样”的营销,无论是靠出行,还是靠读书。

此外,“丢书大作战”也使部分网友担心可能扰乱公共秩序。昨天早晨,黄晓明在地铁14号线丢完书后发微博表达感想,正好碰上地铁停运,于是网友发出质疑:“你知道就在你这条微博发出的时候,你所在的地铁是全线停运的吗,有多少人因为你要迟到扣工资吗?”后京港地铁出面澄清,停运是因列车技术故障。也有网友抱怨:“书的确是一种代表高尚的东西,但是在公共场所丢书却一点都不高尚。人这么多,地铁里这么拥挤,在公共场所里丢书,很难说不会扰乱了公共秩序。”而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三章“运营服务”的第三十一条“在轨道交通设施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规定:禁止乱扔杂物、禁止堆放杂物、禁止散发宣传品、禁止收捡废旧物品等。地铁丢书或涉嫌违背交通管理条例。
在这次丢书作战之前,新世相曾在今年7月开启了“新世相图书馆”项目,口号是“治好50000人不读书的绝症”,模式颇有“情怀”:读者支付129元之后,会随机收到20本精选书目中的一本,读完这本书并寄回,世相会再寄出第二本书,每读完并寄回一本,都会收到下一本书,直到这个月结束,来回邮寄全部包邮。”几个月运营下来,新世相公众微信表示,图书馆已经有了5万注册会员,平均每个人每个月读3本书。完全随机、共享阅读,新世相图书馆看起来如同这番“丢书大作战”的“远程、长期、收费版本”。
无论是炒作、效仿还是鼓励阅读,此次热闹的“丢书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问题:图书真的可以像优步、摩拜一样分布在身边,随地随取,那么谁来为阅读付费呢?这场“丢书大作战”真的可以如新世相预期的那样,改造我们拥挤的地铁和乏味的城市吗?还只是一场利用了人们改善城市生活希望的营销?非得要有人地铁丢书,人们才会阅读吗?主动阅读与被动阅读之间差了多少畅销书?到今天,书的属性依然是知识介质,还是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和身份象征?(本文摘自界面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