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号为谪仙,那是仙人下凡,风流绝胜,害人家老实人杜甫,一辈子都追着他跑。然而李白也有人间偶像,就是“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鲁连者,鲁仲连,战国时的一个齐国人。做过两件事,两件都不太挨着。
长平之战,秦国坑了赵国四十万人,围了赵都邯郸。赵国四下请救兵,还引发了许多成语:毛遂自荐啦、窃符救赵啦,都出在这时。然而有人舍命抗秦,就有人扯后腿。
魏国这时,不太想跟秦国开战,就派了个将领新垣衍,去跟赵王说了:秦国之前和齐国互相戴高帽,号称东帝与西帝;如今他们一定是想称帝了,赵国只要奉秦昭王做帝,秦国一高兴,就撤了嘛!
鲁仲连他老人家,这时候恰好晃荡到赵国地界,于是通过平原君,去跟新垣衍扯皮。新垣衍都奇怪了:围在邯郸城里的人,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看你也不像个求人的,干吗在这里不逃命呢?
鲁仲连就说:秦国这国家,不讲礼义,靠权谋驱动老百姓。他们要称帝,我就只好跳东海死去了——就因为不想当秦国臣民,我才来说说。以前纣王是天子,就可以对周文王和其他诸侯施以暴虐,诸侯只好低声下气。现在看秦国赢了两场仗,回头秦国一生气,对各国发号施令,各国听不听啊?回头秦王高兴了,要把魏王砍成肉酱,魏王干不干啊?
新垣衍听傻了,从此再也不提奉秦国为帝的事。之后赵国保全了,平原君要送鲁仲连千金,鲁仲连说:天下之士,为人排忧解难,分文不取。我拿你的钱,就成了商贾了。不要不要。
——起身就走,一辈子都没再见平原君。
又一些年过去了。燕国有将领攻下聊城。然后,齐国人围了聊城,燕国又怀疑这个将领。燕将两边不讨好。鲁仲连又来了,一支箭射了封书信进城。又一番引经据典,一会儿举管仲的例子,一会儿举曹沫的例子。总之吧:您别感情用事啊,要理智。燕将看了书信,哭了三天。想想算了,自杀吧。齐国就得了聊城,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又逃走了:
“我与其因为富贵朝人低声下气,还不如贫贱着,可以随心所欲呢。”
魏国的魏安駦王问子顺,“天下高士有谁啊?”子顺说:“世上没这等人,非要找差不多的,那就鲁仲连吧。”
接下来,有段绝妙的对话——
魏安駦王说:“鲁仲连那么潇洒,都是强行造作装出来的,一点都不自然!”
子顺说:“每个人都会摆样子啊。如果你那模样总能摆着不垮,就是君子;一直摆着,就习惯成自然,那就不是装了嘛!”
——这段话可以这么解释:“哪怕是装潇洒,能装一辈子,就是真潇洒!”
但这里,还有个细节。
魏安駦王是谁呢?赵国被围时,派新垣衍去打算奉秦国为帝,就是这位魏王;让大将晋鄙带救兵看热闹,就是这位魏王;他的兄弟信陵君后来窃符救赵,抗击秦国后,十年不敢回魏国来,终于魏国危急,信陵君带五国联军回来救魏国时,当家的还是这位魏王;信陵君保全了魏国后,怀疑信陵君要自立为王,搞得信陵君醇酒妇人而死的,也是这位魏王。
整体而言,魏安駦王是魏国一代名王;但他老人家许多做派,多少有些见利忘义,是个利益至上的政治家。所以从他的视角,自然觉得鲁仲连这种潇洒的海上游侠,不计较功名利禄,“都是装出来的!”
越在乎利益的人,越觉得全世界不计功名者,都是装的。庄子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就是这意思。
(于明清荐自《看天下》)
责编:天翼
□佚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