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寒假玩和学习两不误

  过完寒假,初三学生4个月后就要面临中考了。那么,初三学生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这个寒假安排学习和生活,为自己应对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最近很多学生、家长咨询关于初三年级的复习应该如何进行。发现一个问题,初三很多学生寒假复习习惯还是停留在初一、初二上面。这就走进一个严重误区,初三寒假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单纯的把初一初二学的知识再简单的看一遍,那么是不会有任何效果和提高。

  初三上学期的结束,基本上很多学校已经把初中重要新知识学习结束,遗留一些“不重要”内容。

  初三的复习要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两个提升

  所谓广度,就是一定要注意不同知识点的联系。比如以图形运用为例,从初一到初三,我们学习了平面几何基础、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等一系列知识。而在三角形里面又分三角形边角关系、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等一系列知识,如果我们在寒假时只是单纯的把这些学过的知识再看一遍,效果就不好。

  首先按章节将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整理成一个清晰的结构图,再次进行理解和记忆,总结出教材对理论知识考察和运用的一般规律,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更高更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不仅能帮助你领会学习要求,积累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所谓深度,就是我们再次复习这些知识时,一定要加深认识,理解知识更本质的内涵。例如一次函数,初三复习不能只着眼于求解析式、比例系数等比较基础题目,更应多接触一次函数和其他知识结合的综合运用。寒假复习,一定要注意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综合。重视一些综合性题目的思考、总结,这些题目往往涉及了多个单元的多个知识点,题目本身如何将这些知识点通过相互渗透和维系来解决具体问题,应该是我们深入研究以获得丰富经验的好时机。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更好做综合题。

  寒假个人复习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都有一个错题本

  主要包括自己做过的作业、练习册、章节复习自测题、和考试卷。对这些资料按章节进行系统二次检查,找出错误率较高题目,那么我们复习就有重点、突破难点,并针对当时感觉学习困难或出过差错的薄弱知识点进行反思、品味和适当的再训练,从中吸取营养。

  二、都有一个好题本

  同样在学习材料中进行前后联系对照,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习题考查运用了哪些知识点,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的,将题型以知识点为主线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综合成一条清晰地脉络,此时学习者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三、先复习后做作业

  由于学生各人学习程度不一,选用的复习资料一定要适合自己,对重难点地把握是否准确,习题是否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否帮助自己强化薄弱知识点,答案中的分析提示自己能否看懂。选好复习资料后,在使用时要注意有选择有针对性的筛选训练内容,不要贪图大题量训练,要及时进行总结。

  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多选择一种复习资料,从中精选一些典型的综合性难题进行强化训练,体会、感悟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和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遇到困难,如果自身确实难以解决,应该向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请教。

  先复习,知自己,选资料,做练习。

  四、做作业要计时间

  永远记住中考时间是有限的,同样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很多学生平常做作业时间都喜欢拖拉,一道题画上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这样一个浪费学习时间,另一个耽误学习进度。

  挤时间,讲效率。制定较为详细的练习时间安排计划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早晨起床、学习、运动、休息等安排一下,这样做作业的时间里要专心。

  要遵照计划运行。长计划,短安排。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去实现。

  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初三生,准考生们,抓住最后一个长假,好好为自己冲一把!

  文/吴国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