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对金融羡慕嫉妒恨”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机,任洪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2-06 13:59
何时走出低谷
《英才》:国机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2016年有5家的三季报利润都在下降,什么原因?
任洪斌:制造业很多企业都是在四季度催款,年底是催款集中时期,因此通常会对年底业绩有影响。
但更多的是跟行业有关系,例如蓝科高新(601798.SH)主要是做石化装备,石油行业的形势不好,就导致上游产业配套的需求量少了。国机这两年也受到整个行业的影响。比如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新上的厂子少了,我们相关企业的形势也不是很好。
我们本来就是给工业企业提供装备,旗下公司包括蓝科高新,二重集团等,给石油、化工、钢铁做配套业务。钢铁不好,石油不好,化工也不好,所以会有明显的合同不足的情况。我们正在通过调整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来抵消、平衡因相关行业不景气所造成的业绩冲击。
《英才》:你认为中国机械行业什么时候会走出低谷?
任洪斌:最近刚刚开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中有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中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目前困难很大。
所以这次专门提出来,要振兴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个重大利好。我认为应该对特定的行业实行“区别减税”,比如说传统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企业。
二重能否持续盈利
《英才》:二重集团当时为何坚持主动退市?
任洪斌:二重集团刚刚进入国机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两种办法来做。一种办法,可以不退市。当时有人提过一套“保壳”的方案,大家意见也不一致。当时有人说国机退市的做法“太实在”了。
但我认为这就像一个人手上长了一个疖子,是涂点儿药给它包上,反正看不见,先放着;还是先把它划开,把脓挤出来,再上药包扎?后来我们决定做手术,把脓挤出来。二重集团问题的解决,是“内科手术”和“外科手术”的结合。
《英才》:未来二重集团能否持续盈利?
任洪斌:参与二重重整工作的同事们经常说,“这个事太有意义了,我的一生当中能处理这样一个棘手的事儿,今后无论遇到怎么困难的企业,我们都不怕了。”
产品质量不行,所有的重组都很难成功,所以我们首先就抓产品质量。我当时提出来,二重集团的产品质量,要作为它的第一张名片在市场上亮相。
供给侧改革就是这样,最根本的是满足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的好产品往往供给有限。国机已经给二重投了10个亿,不仅要让他发展新产品,也要着重提高产品质量。供给产品质量好了,就有机会,供给质量不好,就没机会。二重集团最近和几个核工业企业、高铁产业链企业都有洽谈合作。
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培育高铁与核电配套,我认为中国核电市场,未来10年的发展机遇还比较大,我们要大力培养它。核电类产品以前也能做,但它以前不能做成套,下一步需要把这方面的能力培育出来。
另外,二重集团要长期的好下去,光有这些还不够,我们下一步希望能把它的研发和系统集成这两部分的短板补齐补强。
不能脱实就虚
《英才》:国机属于是重资产企业,是否会加大金融板块的布局?
任洪斌:这个话题很多人都关心,但是我和我的同事有一个共识,金融再赚钱,我们也不会去对别人羡慕嫉妒恨。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做金融。我从小上的就是工厂幼儿园,成天听着敲敲打打的声音长大,这让我感到踏实。
坚守实体经济,坚守实业,只要我在这儿一天,我就不会让它变,而且我会努力让这种文化固化下来,因为这才是国家需要国机做的。最近都在说“野蛮人”的话题,我期望多关注实体经济的问题。
《英才》:国机资本会在集团发挥怎样的作用?
任洪斌:我们不会把国机变成一家金融公司,我们的本还是工业,至于金融,它是给机械行业服务的。
我们有财务公司,但财务公司从来不对外,只在企业内部运行,支持企业发展。现在搞国机资本,它成立的出发点,也是要支持机械产业的发展。但由于这家企业需要给投资人带来回报,因此我不排斥去投外边的企业,比如前一段时间刚投了一个美国的机器人公司,也是跟我们业务高度相关的。对于国机来说,一定不能忘记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公司,要保持定力。你是一个实体企业,就不要脱实就虚。
《英才》:国有企业国际并购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国机在这方面有什么标准?
任洪斌:我们在国际并购方面,一定是购买与自己主营产业相关的技术,我永远不会去购买什么足球队、酒店、酒庄,赚多少钱也不会去做,还是去坚守跟我们相关的产业。
过去总体来讲,国机对于海外并购趋于保守,这种保守实际上是对风险的把控趋严。2016年我们在德国并购了两个优质企业,几年前在法国并购了McCormick公司,一下子将我们拖拉机的动力换挡技术向前推进了10年,动力换挡拖拉机成为了我们市场表现最好的产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