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研讨会聚焦影视剧创作的六种关系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唐荣耀,研讨会,影视剧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5-26 15:43
欢瑞世纪开启传统文化新编战略
2月25日,由综艺报主办的“历史剧新编·传统正青春”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与《大唐荣耀》主创团队,以该剧为典型案例,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一带一路’文化的交融”、“多屏互动带给制播双方的传播价值和商业价值”、“针对年轻受众的影视剧创作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主持了会议。
会上,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综艺报》社社长王卫平就“影视剧创作应该处理好的六种关系”阐述了观点。
影视剧创作,应该处理好六种关系
一、年轻化与老少皆宜之间的关系。这两年电视剧创作转向青春化、年轻化题材,这与新媒体的崛起并拥有更多年轻观众密不可分。但年轻化不等于低幼化,或边缘化,影视创作照顾到年轻受众的同时,也有文化传承的需要,同时不要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长的特定阶段,尤其是男孩子心理容易滋生的成人化倾向。
二、历史剧与当代话语表达之间的关系。在古装剧、历史剧、年代剧里,经常会听到当下的词语,甚至网络语言,或者把当代人的认识强加给前人,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破坏了历史质感。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如何处理,分寸如何拿捏,如何进行合理的转化,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整体品质。
三、电影与电视剧创作转换的关系。当前,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呈现合流的趋势,我们必须承认这中间有很多规律与手法是一致的;但在诸如情节结构、影像呈现、整体节奏、人物塑造、演员表演等很多方面还是有区别的,二者可以也应该互相借鉴,但在转换、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异同与特点,才不至于似是而非。
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所有媒体人必须面对的大势。影视剧创作要达到新老平台共同播出的标准,制作方不但要了解播出平台与市场的商业要素,还特别需要掌握相关法规与政策要求。
五、作品即时走红与拥有长久生命力的关系。这一点是创作主体在打造品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在当前文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整个行业从业人员大幅变化的背景下,各种变数都在凸显,一家公司、一部作品能走多远,与制作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品牌定位有密切关系。各领风骚三五年是常有的事,但谁都不希望三五年后就真的“完事”了。
六、商业元素与文化情怀的关系。文化产品并不排斥市场和商业,但既然是文化,就该有文化情怀与文化底线,如何处理好文化与商业的关系,目前显得特别重要!同时,考察和研究市场,特别不能忽略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心理。其实我们很多剧作的成功都是应时而生的,大众之所以喜欢,是彼时彼刻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起了决定性作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近两年,电视荧幕上不乏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历史剧,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欢瑞世纪出品的《大唐荣耀》在这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会议资料显示,2017年欢瑞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新编”战略,更加注重剧本研发,力求在每个环节上都能体现匠人精神。《大唐荣耀》是这个战略下的首部作品,未来还将持续开发《大唐荣耀2》《封神》《白蛇传说》《天下长安》等作品。
“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用现代化的手法和当代年轻人的审美眼光,赋于其新的能量和价值,让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到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上,影响更多当代年轻人,去吸取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欢瑞世纪副总裁姜磊表示。
会上,《大唐荣耀》编剧刘芳、李惠敏介绍,最初的定位是青春传奇历史剧,希望在古装偶像剧与正剧之间寻找到平衡。“故事设置在安史之乱的基础上,大事件遵循历史,在具体的小事上去做艺术创作和填充,用李俶和沈珍珠的爱情故事打底,也体现了一些朝堂上的暗流涌动,这给安史之乱爆发后个人命运、爱情、家国情怀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可以吸引年轻人的眼光。”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电视剧研究所所长刘晔原认为,之前关于唐代的作品大多集中在盛唐时期,事实上,安史之乱在历史中也有重大记载,怎样由盛唐转为中唐?怎样衰落?对于这段历史的演绎,除了唐诗中的微微一说,《大唐荣耀》还是第一部,它的价值是开创性的。在台词上,《大唐荣耀》也达到了一个既有古风,又不拗口,能让观众听上去不像今天说的大白话,但又不咬文嚼字的状态。“做这部剧的时候,首先希望创作的人物能够真实地活在这个时代中,同时把人物和整个历史过程紧紧勾连起来,最后将故事推向家国天下的大格局。”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戴清认为,《大唐荣耀》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氛围上,一定程度都是有史可证的,比如对李俶这个人历史上的功绩,他的情深义重,把握得都很好;同时,也有家国情怀,有非常强的诉求和探索精神,要肯定这些成绩;也要把细节做得更扎实细腻一些,让它更有说服力、可信性,观众会对人物命运感到揪心、牵肠挂肚。
精制作、强营销,创建多赢格局
研讨会上,高晓虹教授介绍了主创团队,“《大唐荣耀》集结了行业中经验丰富的创作者,制片人钟聪海曾担任过《麻雀》等多部热门剧集的制片人;导演刘国楠参与创作了《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孔雀》等多部知名电影;艺术总监潘恒生不仅担任奥斯卡评委,还指导过《功夫》、《大话西游》等众多经典电影作品;美术指导霍廷霄指导过电影《英雄》等多部经典电影,被称为张艺谋御用美术师;造型指导侯云怡曾创作多部影视作品《汉武大帝》《武媚娘传奇》等都在业内享有超高评价。”《大唐荣耀》的幕后主创班底可谓个个都是行业翘楚。
新浪微博电视合作总监郭宏表示,“欢瑞世纪出品的《大唐荣耀》,让我们看到欢瑞世纪真正实现了从强营销到强营销+精制作的转变,达到了双赢局面。”
“《大唐荣耀》通过精良的制作、优秀的演技以及紧凑的剧情
‘立’起来了。”郭宏介绍,《大唐荣耀》在开播阶段,只有一些年轻观众愿意追,到研讨会当日,基本上已成为跨年龄层的大剧,全家人都在收看,很有可能成为上半年春节档的国民剧。而在微博的口碑层面,《大唐荣耀》也一路高升,如果说前面还要靠颜值来带的话,后面基本靠制作和演技支撑。”
这样的佳绩,或许在刘国楠导演一口气读完40集剧本时,已经开始谋划,“最初深深为爱情线吸引,但在和出品方沟通后,觉得只是着重描写情感线,作为历史剧来说还是缺少一大块,于是把政治线提上来,与整部剧情感线穿插表达。”
正是二度创作中的提炼与大胆创作,让《大唐荣耀》展示了历史剧新编的力量。“《大唐荣耀》展现了唐朝的金碧辉煌,还原大唐盛世。我们通过美术方面的努力,给观众看到这种盛世。”但艺术总监潘恒生更想表达的是,“唐代、汉代的气质一直在我们的血液里,这是中国人的特质,观众在这个盛世里边,感受到历史的演变,同时这种历史的演变也会与当下受众的内心产生呼应。”
据主创在会议中介绍,拍摄过程中该剧基本上是两个文戏组,一个武戏组,阶段性是三个组,长期是两个大组,基本上是三机。在全剧组最紧张的时候是四个组,14台机器,全部是电影的设备,照明全部是电影的灯,并且在制作、美术、场景、道具、服装方面也是电影质感。
“我认为主流剧、主流影片与意识形态的主旋律没有矛盾,好莱坞商业大片都是正义一定压倒邪恶,全世界都是如此。我们试图用商业手法,表达创作者内心的价值方向,让观众从吸引眼球的欢乐、紧张中看到价值所在。”刘国楠说。云合数据CEO李雪琳表示《大唐荣耀》1月29日正月初二在北京卫视、安徽卫视开播,并在腾讯视频独播上线,同档期上线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乡村爱情9》《大秦帝国》等劲敌前后夹击,使得春节档的剧集竞争尤为激烈。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大唐荣耀》却以单周6.5亿的前台点击量拿到了3.6%市场份额,虽然只在腾讯视频单一平台播出但也取得了电视剧网播量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也是专业的数据分析机器自动把非正常的量去掉以后的有效播放数据,热度不容小觑。
从郭宏提供的微博数据来看,微博讨论《大唐荣耀》主话题阅读量22.8亿,相关话题数量将近200万,从开播到现在35次登上热搜榜,热搜热度达到4.2亿。有2万多条在微博上原发的短视频,总体播放量8.9亿,完全超过了大综艺的播放数据。剧中的新人演员也在微博上彻底火了。任嘉伦、秦俊杰、舒畅、景甜的微博粉丝增长量总共已超过300多万,尤其是任嘉伦,基本从半新人的状态,到现在微博粉丝将近150万。
在微博互动上,《大唐荣耀》也展示了创造力。“首先,用了最新最热的营销手段和营销趋势——短视频和直播。把剧的精彩亮点在微博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做了进一步巩固,把没看过这部剧的人吸引来;很多好玩的互动类短视频也带动了话题性,《大唐荣耀》被戏称为“大唐农药”“大唐公安局”,这样的标志性口号也很火;在热搜方面,《大唐荣耀》开创了剧情式热搜营销的方式和思路。”郭宏表示,正是在互动和营销方面的网状合力营销,不同类型的短视频、幕后纪录片、明星花式互动、大V短视频等在微博上的频繁互动,让《大唐荣耀》能在多元化、细分的时代,持续发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分析指出,“如今我们经常说年轻化,其实年轻化不是说演员变年轻了,而是在视角上、在价值观上,跟我们今天的观众能有更好的结合,年轻一代人的价值观更强调个体,希望在一个更加幸福、自由的状态下生活。比如,该剧在沈珍珠和李俶这对人物关系当中,表达了权很重要,地位很重要,但是情更重要。同时,该剧灯光、舞美、造型,都高度美化,包括里面选的场景、空间,都很漂亮、很美,经常有山有水。在屏幕变高清的当代,把戏做‘亮’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符合今天观众需要轻松一点,需要明亮一点,把自己心理压力释放的状态,也形成了新的美学风格。”
做年轻人爱看的好剧
当下,年轻观众占据审美优势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多样性需求也在增加,迫使影视作品更多的去考虑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品位,要求制作团队在创作中具有探索精神。
《大唐荣耀》为什么能得到市场和粉丝的强烈呼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认为其中的诀窍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是主流价值和主流观众的结合。很多主流电视剧只考虑主流价值的张扬而忽略了主流观众,即年轻受众的感受,认为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我认为这是一个误读。《大唐荣耀》逐渐霸屏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国情怀和主流价值,也和年轻观众的口味结合得非常好。其次做到了高思想与高品质的结合。两位年轻编剧将厚重的历史题材驾驭得很不错,导演在八天读剧本的过程中提炼出其中的大爱——“不计较、放下”,思想非常深刻。再加上四组、12台机器的拍摄,以及服装、化妆、道具的打磨,让这部剧做到了高品质与高思想的结合;再次,这部剧也做到了创作契口和商业契口的结合。所谓的契口,就是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欲罢不能的感觉,同时,团队也在恰当的时机将创作契口与营销紧密结合,抓住了商业契口。”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认为,《大唐荣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历史感。有情感戏、战争戏、政治戏等,也有对英雄形象的塑造,李俶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他的性格、情感也符合今天的价值表达,剧中人物关系也非常清楚。“比如,这部剧有人物命运感。剧中每个个体的命运走向都是紧跟时代大背景,层次感比较丰富,有顺利、有平坦、有崎岖,而人物命运也恰恰是观众感兴趣的。同时在男女情感的处理上,也添加了符合当代人思维的创新内容,例如对家庭、婚姻、伴侣的忠诚等。”
王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