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圣人、贤人之一;《阳明语录》或是当下阳明学体悟分享最伟大发现。
更简单版本的《阳明语录》众筹了全体周刊、硅谷人的思想,他们是一群愿意干点与吃饭无关的事,致力于重塑社会的商业文明,成为全球正能量中心的人。自研习阳明心学,他们就一发不可收拾,成为诸多外界人眼中的“另类”。
《阳明语录》的逻辑是有说服力的: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后又过了近十年,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带来精神层面的浮躁与迷茫,是时候返朴归真,找寻朴素的自我价值;二是中华民族正处在为世界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未来要成为文化引领世界的大国、强国,就必须重拾古代智慧经典;三是更简单的版本易于所有人研习,提高认知,帮助大众认清自我、走向光明,进而帮助世界走出更光明的未来。《阳明语录》就是这样的一件法宝。
《阳明语录》中有很多体悟在指导人生、具体实践中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
实践出真知。“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动、动亦定’”、“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一切困苦,皆是修炼,把世间当作修行的道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全心入世,厚德载物。
存浩然之气。“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 以良知为要求,通过做事修身,日积月累,心中光明,养成自己的浩然之气,解决一切事情的根本条件就具备了。
无私心是道。“心即理”。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人应该永葆初心,光明磊落,坦承纯粹,不自私、存大爱。欲修身,先养心。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大道至简。“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较少一分私欲,就是恢复一分天理。这本来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单易行。与其困惑迷茫,不如尝试一颗简单的心,追求简单的存在。
至诚胜于至巧。“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人性,天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是快乐之本。“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常快活便是功夫,始终怀揣快乐之心,一切落回自心修养,这便是良知功夫的内涵。
艺大于术。“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后世儒者许多讲来讲去,只是讲得个伯术。” 远古的教育,教的是人性。后世背诵词章的风气兴起,泛滥,远古先辈圣贤那样的教化就消亡了。吾辈学习,教儿育女,认清至高的意义才是最终的关键。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阳明语录》教会我们的还有许多。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愿与诸生携手,展现中华民族的智慧、情怀、格局。在光明中大踏步行走,有趣的灵魂在高处!
文/铅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