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里总有人会用新的方法去搭建新的生意结构(新的商业模式),去重做原已存在的生意,并因此变成新的赢家。基于此,我们面对各种新创企业,观察他们如何应用新的技术、新的思潮,或新创产品及服务,把生意重做一次,让消费者效用更高,让企业自身效率更高——我们研究案例,就是希望解构一个新创企业的商业逻辑,找到其成功与失败的本质。
用现代的方法,把生意重做一次时代的进步,多半是通过一组新技术或新思维的应用,造成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继而产生了新的生意方式与新商机。
音悦台针对年轻群体原本就存在的爱听流行音乐的特征,应用互联网技术、粉丝经济,以及社群与内容商业等新思潮,找到了新的方法:
把过去买光盘看视频MV,变为在互联网平台看视频MV。
把过去碎片化小众群体互相流通MV内容,变为发动大众在平台上共享内容。
把过去歌手、唱片公司以电视台作为首发的宣传方式,变为在互联网平台首发。
把过去粉丝用信件、电话为偶像投票打榜的方式,变为在互联网平台打榜。
把过去存在的偶像周边商品多渠道购买,变为在互联网平台入口、电商平台消费。
把过去艺人作坊式经纪业务,变为集团化、现代化、规模化的运作模式。
猛一看,音悦台的各种创新似乎只是单纯以互联网为工具,把传统的生意重做了一次。然而,这背后其实是经历了很多残酷现实,经过深刻思考,才不断迭代出的商业设计。
商业的本质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对我说过,生意(商业)具有以下4个本质:
1.生意起始于营销。
2.生意的本质是创造价值的逻辑与路径。
3.生意的进步多半由竞争驱动。
4.生意进入了更加注重消费者洞察的时代。
将音悦台的实践一一对应以上4点,可以发现:
生意起始于营销“营销”是指针对特定的细分消费人群,为其创造产品或服务价值,以获得价值回报。音悦台的生意在早期并不顺利:搭建MV平台、推出平台打榜等服务时,音悦台在“互联网免费经济思潮”下获利极微。一直到几年后,通过平台入口效应,进行偶像周边商品的电商销售,音悦台才获得价值回报,变现赢利。也就是在互联网平台搭建起来之后,音悦台的生意才开始。
生意的本质是创造价值的逻辑与路径创始人张斗将音悦台的生意比作一艘船。事实上,这艘船的组建,是在为客户逐渐创造越来越多价值的过程中逐步累积的。MV播放平台、新歌首发平台、榜单平台、周边商城、艺人经纪、粉丝社区,这些逐步累积的价值板块彼此互补,从而造就了一个多元的、互生与共生的生态系统。也就是说,音悦台发展历程中的诸多偶然因素,汇聚成了其生态建设中的必然组成部分,也由此形成了各板块间合力的次方关系。这也意味着,音悦台这个生意的生态是演进过来的,而不是一开始由创始人臆测再倒逼出来的生态设计。
生意的进步多半由竞争驱动当传统商业对其模式产生固化和依赖时,在新的生活方式中深挖客户痛点(如碎片服务的低效),或深究行业秘密(如艺人工作室多半个体户,效率低),从而找出创新突破点。在这点上,音悦台无疑是先行者。
生意进入了更加注重消费者洞察的时代音悦台对粉丝画像的洞察也是此案例值得推荐之处。音悦台经过调研后发现,中国目前人均GDP超过1万美金的城市只有70个,粉丝消费人群并没有很强的购买力与购买习惯,由此音悦台认为需要耐心等待市场消费力的成熟。此时,音悦台要稳定生存,就必须深刻洞察现阶段粉丝的特征。描绘消费者画像的几个关键要素是:
我是谁——粉丝的归属感心理,希望自己的身份得到确认。
我的生活方式——关注偶像,把追星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我的价值观——为偶像付出的快乐。
我如何使用金钱——愿意付出情感溢价。
什么东西使我独特——隐性需求显性化,把购买手灯等周边商品变成粉丝的消费习惯。
最后,对于音悦台这个案例,我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这些也值得其他经营者深入思考。
第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与粉丝产生更高的社交交互价值,通过实时UGC(用户贡献内容)产生正向反馈,进而增强粉丝黏性?
第二,音悦台的目标客户是年轻群体,在往后的每5年里,如何保持音悦台年轻的品牌形像?音悦台的品牌建设框架如何变得更为清晰?
第三,目前虽然是多元赢利点,音悦台的赢利模式仍然有发展空间,值得探讨,尤其是通过强内容勾搭的强群体,通过对他们所处场景的理解,产生连结与商业变现。(周宏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