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DTM外衣的增压较量
- 来源:汽车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6-27 17:29
C-ClassAMG与M3的针锋相对在90年代写下许多精彩绝伦的戏码,尽管M3与C63各自有其发展脉络,也都重新在DTM场上开启一片天,但实际上两者在产品定位与技术理念上却不尽相同,经历了W204C63AMG与E92M3两个排量颠峰的NA极致之作后,当今的C63与M3与DTM场上的赛车实际只有名号上的相似,骨子里几乎没有半点关系了。
效率高了,情怀淡了
如果你不太健忘,应该记得BMW在推出F82时喊着“直六回归”。这对M迷来说确实是了不得的大事,原始的M3虽是直4起家,但真正达到声势的颠峰是在直6的年代(不是赛事颠峰),但今天的直6跟20年前的直6已经不是一个世界,表面上看来直6从S54进化为S55,实际上除了那一字排开的6个汽缸与一以贯之的M3精神,你几乎找不到F82与E46之间有太多的关联之处。
C-ClassAMG在30年来同样经历了非常大的变革,当今C63AMG的始祖190E2.3-16(底盘代号W201)当时并不以C-Class命名,那个时候的AMG还是一家独立的改装品牌,由于AMG协助开发的赛车帮助奔驰在DTM拿下漂亮的成绩,因此在1991年被奔驰收购,也因而有了后来奔驰旗下挂着AMG的性能劲驹。
W201时代190E与M3是DTM场上的死对头,当年经典的2.3升与2.5升两副直4发动机到今天仍被奉为奔驰最经典的动力之一。W202之后的AMG开始进入排量为王的时代,从W202时代的C36、C43,W203时代的C32(机械增压)、C55,W024时代的C63,到今天W205时代C63的4.0升V8T双涡轮动力,没有鲜明的主轴,但代代与M3针锋相对。
1.0升与两缸之间的距离
从V8高转自然吸气进入到直6双涡轮是怎样的转变?有兴趣的可以翻阅《汽车杂志》2016年10月刊的NAvsTurbo,从S54到S65再到S55,M3的动力绝不仅仅是从NA直6到NAV8再到直6涡轮那么简单。E92时代将排量与红线转速推到颠峰,在那之前M3是一个味道,就是所有动力的精华都在红线时爆发,有点像法拉利,但比法拉利更多了些德国机械的阳刚味。
F82搭载的S55几乎把宝马当家的科技全部用上了,过去BMW不那么执着发展涡轮科技是因为不论在涡轮材质、供油系统或是发动机管理都有让人难以满意的地方。S55的新科技解决了大多数的问题,于是工程师用E36时代的排量,压榨出比E92V8还要大的430hp马力,然后,如果你不满足还可以考虑500hp的M4GTS。
压下发动机启动按钮,如果根据我多年熟悉各代M3直6的记忆,这明显不是我们熟悉的味道,你感觉得到发动机盖底下除了6只活塞正在蓄势待发外,众多冷却器、电子机构与各种循环系统正在默契地运作,车厢内显得有些安静,那感觉与E46从启动发动机开始就张牙舞爪的样子颇不相同,挂挡上路,油门一如我们预期的轻快灵敏,BMW确实很好地克服了多数涡轮发动机低速动力别扭的姿态,而且2000转涡轮持续吹送,扭力很快就提了上来,不刻意加深油门,变速箱不一会就进入高速挡位,这与过去自然吸气M3要过3000转才逐渐有饱满的推力有着天壤之别。
C63AMG呢?W204时代搭载的6.2升V8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当年AMG中国老大白天明心目中最能代表AMG的动力心脏,当然在新一代5.5升V8T跟4.0升V8T出来后他肯定不会这么说,但不可不说,短短几年内AMG动力数次换代,全新M177/178绝对是AMG最有代表性的动力心脏,而看着搭载加强版M178的AMGGTR在纽北的疯狂成绩,不难感受这新世代涡轮动力的强悍。
从M156到M177,同样是V8却有截然不同的调性,跟过去的MPower强调高转渐进的爆发力与激昂的高频声浪不同,大排量为王的AMG一直就偏重在扭力表现与低频声浪,即便是SLSAMG搭载的M159高转也只有7200转,M3或是法拉利那样超过8000转撕心裂肺的声音不是AMG追求的,到了眼前C63也是一样,工程师把两台涡轮塞到V型夹角内侧,优点当然是涡轮反应速度与油门的再加速好很多,缺点当然是空间有限无法使用大号涡轮,还有对散热以及管路的排列都是很大考验。
M3与C63谁快?
还记得前一Part上一代M3与C63的对决吗?
同是NAV8但排量差距2.2升,C63有着强悍的低扭与随时给油都能让后轮烧胎的魄力,C63测试0~100km/h不需要什么技巧,一脚地板油,每次成绩都差不多。M3显然需要的技巧高多了,但不可否认,在6000转过后M3才进入高潮,而C63已经面红耳赤了,中高速过后,M3一路朝红线挺进的加速快感确实不是C63能比拟的。
进入涡轮时代后,M3同样极力在挖掘高转速的魅力,尽管声浪不像E92那么可人(其实M3有音频制造器),但你明显感受到转速很积极往红线冲刺,只是触碰了红线感受没那么明显,快吗?很快!如果在长直路上一路挺进时速200km/h我觉得M3比较快,只是高转的表现与3000转不论在推力或是声浪震动上差异都没那么明显。这样说并不是C63不快,(当然还有更快的C63S),只是C63没那么干脆,在降挡拉转的一瞬间C63是很恐怖的,尽管踩下油门瞬间发动机有点迟疑才发力,加上变速箱明显有缓冲保护机制,但大排量涡轮在扭力涌现的瞬间还是让人晕眩,但只是那一瞬间而已。M3没有那瞬间的快感,但持久力好一些。
简单激情vs从容暴力
在过去,我们对于AMG性能的评价往往是高过操控,并不是说C63AMG操控不好,就像我一直认为宝马5系操控很好,但你未必觉得它乐趣无穷,原因是不够直接,就像一直以来我心目中的C63AMG一样。
关于这点,我还是不得不多说两句M3在我心目中的地位,E30M3有轻与简单直接的优势,这点190E很像,某些方面190E还更突出些。在E36之后的每代M3,尽管总体尺寸、重量不断上升,但始终不变的是50:50的前后配重比,这并不是MPower独有的,是每一辆BMW都遵循的,在此前提下不论安装何种发动机,工程师必须尽可能让发动机往后靠拢,必须把电瓶等部件挪到行李箱,这是M3与C63本质上在设计之初最大的差异。
所以,你现在知道AMG必须为AMGGT在相同基础上重新设计M178的原因了吧?同样的4.0T,AMGGT与C63在发动机室布局、进排气布局、摆放高度与变速箱布局完全不同,同时设计的强度与搭配变速箱也截然不同。回到F82M4,虽然热血度比起E92或E46还是稍嫌平淡了(主要是没有了高转的转速表啊!),我几乎不用任何适应便熟悉了一切,我并不在乎系统选单里有多少种驾驶模式、悬挂与转向辅助有几段调整,我只知道MDM(MDynamicMode)模式可以满足我的一切。
就像我说的,S55除了声线不怎么样以外,其他都很棒!扭力涌现不突兀,出力绵密而深长,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两句话,当今有99%的涡轮动力都做不到,包括今天的另一位主角C63......。小小冲刺了几段,这是一副收放自如的涡轮动力,在MDM模式下油门与转向的表现非常积极。
然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刹车和后轴的动态。你没有看错,动力很棒但并非没有短板,但M4的刹车跟MDM模式下的后轴表现真的让我非常惊艳!50:50的配重在连续弯中本就行云流水,这在历代M3中都值得一书。在急刹入弯与出弯的过程中,制动表现之犀利与渐进,丢进弯道时转向反应与后轴跟进的积极性,都一扫我对E92之前车尾不安的疑虑,我清楚知道新一代MDifferential又更聪明了,松油、刹车、入弯时LSD处于大比例释放的状态,稍加油门锁定时又巧妙分配内外轮的锁定比例,电脑甚至从我的动作判断我想要漂移烧一下轮胎,于是在反打补油过程又增加了一点锁定比例,然后我就这么微调着油门摆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出弯。
C63AMG做不到M4的华丽吗?
这副4.0T拥有476hp/70Nm的强大输出,S版本甚至达到510hp,这同样是一副很出色的现代涡轮心脏,某些方面我甚至认为Speedshift变速箱比M-DCT还优秀(主要在可靠度与耐用度),但关键在于调校,即便是C63S也没有像M4GTS那样激进(别忘了还有BlackSeries),为了凸显S版的运动地位,于是一般版本C63在我感觉中比较像大马力的C-Class,不论是输出、变速箱逻辑或是整个底盘调校,工程师都太过小心翼翼了。
C63的快是无庸置疑的,随时油门一探都能感到一阵晕眩,在Sport+与ESPSport的最强状态下,我们同样感受到工程师调校的硬朗,这在一般道路或是山道驾驶都让人非常从容,加速力呼之即来,悬挂在滤震之余还保持非常线性的抓地表现,而且ESP与诸多电子辅助默契十足,你甚至不会察觉ESP不经意闪了几下,电脑已经悄悄帮你修正了细微动态。
实际上,就算把所有稳定系统全数关闭,C63也是一派从容,这点在W204我们就深有体会,但一派从容不意味着你可以用很暴力的方式进出弯道,尽管没有选装陶瓷刹车的制动表现还是很犀利,尽管电子差速器也很聪明精准,可惜无论如何你都甩不掉1.8吨的重量,还有那比M4早零点几秒出现的转向不足。
赛场如神坛,街道才是主战场
真要分个高下,其实字里行间不难解读,但关键还在于你想要得到什么?
今天的DTM与M3、190E刚刚诞生的DTM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当年M3与190E是为了满足参赛的最低量产要求而打造,工程师是真的把赛车套上道路与安全法规让它们上路,那是不折不扣从赛道走向街道的经典性能车。
今天的DTM只是M3与C63的表演舞台,两家大厂为一辆类似规格的赛车罩上了M4与C63的外壳,骨子里除了造型与车名外,已然没有太多关系。然而因为DTM的话题,我们才能看到一幕又一幕从30年前上演至今的精彩戏码。(陈政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