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FTA满“周岁”,优势产品出口现更大商机

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一年多来,自贸协定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诸多优惠。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后,双方各有占出口贸易额85.4%的产品立即实现零关税。

中澳自贸协定在内容上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十几个领域,实现了“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标,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迄今已商签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一年多来,产业界和消费者广泛受益,在推动双边经贸发展方面的成果已经逐步显现。

自贸协定成效初显

在谈到中澳自贸协定的成效时,沈丹阳认为,首先,双边货物贸易结构得到优化。中国的优势产品,特别是中国的机电产品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在2016年实现逆势增长。例如,前三季度,发动机及动力装置增长143%,翻了一番多 ;起重机、移动式调运架增长76% ;普通玩具、智力玩具以娱乐用的模型增长接近30%。

同时,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也有部分产品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是优质农产品、保健品等消费类产品。例如,保健品增长超过9倍,新鲜水果增长将近1倍,葡萄酒增长33%,中国首次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最大出口市场。

据初步测算,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在签署实施后,将使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产品总共获得约16.6亿美元的关税减免。协定生效3年内,将实现约16亿美元即96.45%的关税减免。中国享受较高关税减免的产品主要包括服装和皮革、电子和机械、其他制成品、钢铁及金属制品,以及化工产品等,减免额约为15.25亿美元,占减免税金总额的91.88%。

对澳大利亚而言,其向中国出口的产品将获得约10.01亿美元的关税减免,其中约3亿美元在协定生效日即可获得减免,剩余约7亿美元的减免将在关税减让的过渡期内逐步实现。澳大利亚将获得较高关税减免的产品集中在能源、钢铁及金属制品、以及农产品中的牛肉、羊毛、其他农产品、乳制品等。

中澳双边贸易中,农产品比重虽然不高,但从具体产品看,除粮食、棉花、植物油和糖等产品未列入自由化进程外,与中国国民日常消费相关的牛肉、乳制品、羊毛、葡萄酒、水产品等,澳大利亚都是中国的重要进口来源。

根据中澳自贸协定降税安排,自今年1月1日起,中澳自贸协定已进行第三次降税,降税后中国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介绍,在出口方面,第三次降税后澳大利亚零关税税目比例将达98.5%,纺织品和服装、汽车零部件、部分钢材及钢铁制品、家电产品等中国出口优势产品将享受更加优惠的关税,中国相关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商机。在进口方面,牛羊肉、海鲜、乳制品、坚果、水果、葡萄酒等部分自澳进口产品的关税将进一步降低,消费者将进一步收益。

沿海省市受益颇丰

近日,天津检验检疫局发布消息称,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一周年来,天津检验检疫局为天津出口企业签发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共计1.81万份,货值达到10.31亿美元,获得进口方海关关税减免5100万美元。

协定实施一年来,天津企业出口澳大利亚的钢化安全玻璃、液晶电视、自行车、健身器械等获得了澳大利亚海关5%的关税减免。

天津检验检疫局局长王智永表示,自贸协定关税优惠政策惠及300多家天津生产企业及进出口贸易公司,使更多企业享受到了自贸区政策的红利。

广州海关近日也发布消息称,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一周年来,广州海关关区内共有407家企业的39.47亿元货物享受到了协定税款减让待遇,合计减让税款约1.18亿元。作为中国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国际航空枢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迎来了大量的海鲜和酒类产品。

广州海关关长谢松介绍,经机场口岸进口的澳大利亚商品当中,进口量较大的既有龙虾、车厘子、生蚝、三文鱼、奶粉等农副产品、海产品,也有医疗设备、科学仪器等“高精尖”商品。

据青岛海关统计,截至2017年2月,山东省内企业共有62.8亿元自澳进口货物享受中澳自贸协定税款减让待遇,合计减让税款3.2亿元,380多家进口企业从中受益。

数据显示,山东企业自中澳自贸协定项下进口商品种类相对集中,主要以矿产品和农产品为主。一年来,山东企业共进口澳大利亚123项商品,占协定降税商品清单的1.5%,主要为烟煤、炼焦煤、牛皮,三者合计达到28.5亿元,获得减免税款1.2亿元。

出口方面,随着中澳自贸协定实施的不断深入,山东家用电子类商品、农水产品出口增长明显。其中,干燥机、干大蒜等商品澳方降低进口关税率后,山东企业出口分别增长206%和168%。

青岛海关副关长柳伟表示,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一年来,山东省自澳大利亚进口货物中可使用协定进口64.2亿元,实际使用协定进口45.2亿元,协定进口利用率为70.4%,已达到较高利用水平,与已实施多年的中国—东盟、中国—巴基斯坦等协定利用水平相当。(刘馨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