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沟还是陈家沟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07-17 10:12

  散打和太极,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功夫。塔沟和陈家沟,也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从郑州的登封到焦作的温县,只有70多公里,自驾仅需个把小时。但是,这两个县城,仍然“不相往来”,还没有开通县城之间的公共交通。

  这是两个普通的北方县城,按现在的城市分类,它们也许连四线城市都算不上。但是它们又是两个特别的城市,分别拥有少林寺和陈家沟这两个武术圣地,一个是少林拳,一个是太极拳。武侠小说里写了很多门派,似乎只有这两个门派,在现实中和小说中一样兴盛。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不少青年在一夜之间迷上了武术。有些少年远离家乡,到嵩山少林寺拜师学艺,他们发现,少林寺根本不招学生。在少林寺的隔壁,是一个叫塔沟的村庄,有个叫刘宝山的拳师,此时已经开办了一个武术学校,于是,很多人就到刘宝山的武校学习。

  刘宝山和少林寺的渊源是,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少林寺做事,并研习武功。1978年,有3个当地青年缠着刘宝山,要求拜师学艺。此时,刘宝山嗅到了新时代的气息。他招了很多徒弟,成立了少林塔沟武校。如今,刘宝山的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教育集团,全日制学生超过2万人。

  陈家沟的故事,是另一种风格。1978年11月1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友人时,挥毫题词“太极拳好”。1980年,温县成为全国首批甲级开放县。

  从1981年4月到1982年下半年,陈家沟接待了27批外国代表团。温县从此开始打造陈家沟这个旅游名片,太极拳也开始火了起来。

  如今的塔沟,拥有上百家武校。从登封县城到少林寺公路的两边,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武校,很多都打着“少林”的招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到这里追寻梦想,他们希望能成为功夫明星,再降低一点要求,学武之后当保安,也是一条出路。少林寺对这些民办武校没有一点办法,只能共处在一个生态。

  尽管有上百家武校,可以容纳5万学员,但是“少林拳”仍然不能与太极相比。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陈家沟的“四大金刚”开始走红,他们都是太极大师陈照丕的弟子。四大金刚的徒子徒孙们,也开始在全国各地开武馆招学生。在大城市,练习太极拳的越来越多,据说在全球有超过3亿人练习太极拳。或许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陈家沟。

  塔沟武校林立,为了求得一个共同的标准,最终大家只有通过比武来排定座次,所以,几乎每个武校都在练习散打,每个武校都把曾经夺得全国散打冠军作为自己故事的华章。来塔沟学武的孩子,大多是贫苦家庭,这让塔沟始终存在于底层文化之中。

  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最终成为城市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太极拳脱离了陈家沟的掌握,成为独立的存在。当记者到陈家沟采访,当地人不得不申明,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太极。但是,当他们要定义太极的时候,却发现这相当困难。到底什么是太极,谁又能说得清呢。

  散打和太极,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功夫;塔沟和陈家沟,也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塔沟虽然混乱,却始终是一个中心,而陈家沟虽然没能把控太极的传播,但是太极得到普及之后,陈家沟照样可以从中获利。

  哪一种更成功?这取决于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支点杂志2017年7月刊)

  张丰(媒体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