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时痴迷的漫画,在导演功成名就又不差钱的老年时代,终于把这部连载了40年的幼稚漫画,烂俗套路又天马行空地拍成了最顶尖的特效电影。
吕克·贝松从10岁开始被法国国民级科幻漫画《韦勒瑞恩和洛瑞琳》成功圈粉,今年58岁的他向自己的“初恋”致以了敬意——前后耗时7年,历经多次重写剧本,花费了2.1亿美元的总投资,搞出了129分钟时长的大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电影得以还原童年的漫画世界,同时还正好赶上了漫画原著诞生50周年。它轻松成为法国影史上投资最高的电影,该纪录之前由2008年的《高卢英雄大战凯撒王子》(1.13亿美元)保持。20年前吕克·贝松拍摄《第五元素》也是当年全法最贵电影,拍摄成本为1亿美元。
《星际特工》于7月21日登陆北美3553家院线,10天后仅收入3019万美元,表现相当惨淡。并且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是可怜的51%,IMDB的评分也只有6.7分。还好该片8月25日在国内上映了,吕克·贝松在首映式上拉拢中国观众说,“美国是个新兴的国家,美国人缺乏好奇心。”他在中国总算是影迷颇多且懂他,上映以来,尽管有很多质疑他花钱太多、技术太炫,以至僭越了故事情节的表达,但乐于享用他特效大餐的大有人在,在各个评分网站口碑一直不低,上映第一周就获得了3亿元的高票房收入。
影片讲述的是28世纪,经验丰富但却是高中生模样的特工搭档韦勒瑞恩和洛瑞琳,奉命来到阿尔法千星之城,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维度穿梭,帮助落难的外星族群重建家园,并完成一系列冒险任务的故事。故事发生地“千星之城”类似宇宙联邦,也是一座恢弘的太空城,吕克·贝松对这座超级城市展开了童真般无拘无束的幻想。3236个外星种族、2000万太空居民在这里和睦相处,通用语言高达5000种,智能生物和外星人分管各自的金融、IT开发、种植、畜牧、医疗卫生等工作,维持太空城的运行。如此庞大美妙的宇宙观,之前也只有《星球大战》、《星际穿越》和《银河护卫队》能与之匹敌。
吕克·贝松在筹备时写了整整600页的小传,填充不同外星种族的背景故事,然后要求所有演员阅读这份千星之城“百科全书”。扮演外星生物的演员必须严格遵守物种设定和与其他角色的互动特征。
影片开场就是“星际大市场”,游客们戴上VR眼镜后欣赏着琳琅满目的虚拟商品。男主人公韦勒瑞恩穿越了四层空间维度,其中应用到了700多年后的“基因代码实名认证”“跨空间武器”技术设计。剧情有主线有支线,但每条线都尬点颇多,还经常讲着讲着故事就忘了填前面的坑。很多观众特别理解吕克·贝松将所有精力都用在展示高科技上了,并直接在评论里为导演辩白,“该电影侧重是特效,而不是剧情”——一部电影因为达到电影史上的特效巅峰,而让人自动忽略中二剧情,算是技术的完胜吧。
吕克·贝松为《星际特工》召集了一支2000多人的幕后团队,其中概念画师就有15位,分别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设计艺术概念图的时候,导演不让画师们接触漫画原著,而是抛出一些简单的概念让他们尽情去想象,结果“有些人的创意太疯狂了,拍出来会是限制级”。
但最让业界震惊的还是《星际特工》的特效,即使是配角的小过场戏也不例外,如乐坛流行天后蕾哈娜的惊艳大秀。导演说这场戏“用了6天才拍摄完成,总共动用4位舞蹈演员,特效做了整整两年”。全片一共动用了近950名特效专家,呈现了2734个特效镜头,是《第五元素》的11倍,《超体》的2.7倍,比《阿凡达》还多出700多个。片中不含特效的镜头只有约100个。
《星际特工》空前集齐了视效业内的三巨头——维塔数码、工业光魔和Rodeo FX,其用于后期特效的费用是1.8亿美元,占到其总投资的89%。影迷们直呼这是“召唤神龙”的节奏。
三位巨头各有分工、默契配合,在吕克·贝松的指挥下组成史无前例的特效天团。维塔数码的尖端技术在于动作捕捉,不论时空轮转、风云诡谲,只要你演得出,它就能捕捉得到,其代表作是《阿凡达》、《猩球崛起》、《指环王》等。《星际特工》里千奇百怪的生物,大都出自维塔之手。比如高贵睿智的珍珠人,化妆是达不到如此仿真效果的,而是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面部识别技术,即使是瞳孔的变化、眼眶湿润等细节,都能识别出来,然后直接套在CG模型上。
Rodeo FX的代表作是《权力的游戏》、《速度与激情8》、《神奇动物在哪里》等,在《星际特工》里它带来的是一座直径12.4英里的千星之城,并直接负责全片超过50艘飞船,以及它们的惊艳追逐——不禁想起了同样出自其手的《超体》里黑寡妇的玩命飙车。
工业光魔的代表作是《星球大战》、《复仇者联盟》、《奇异博士》等,此次在《星际特工》中工业光魔只做了一件事情。据说导演跟他们解释了三四个小时,他们还是一脸懵懂。于是导演找来120名学生,花费3周时间将自己的想法做了个小样出来,这才让工业光魔的人恍然大悟,于是就有了影片中最疯狂的场景——大市场,把增强现实的技术玩出了空前的新高度。短短15分钟,用掉了600个特效镜头,不同空间来回穿梭。工业光魔将CG技术发挥到了巅峰,建立了500层的庞大市场,每家商铺、每个角落都被挤得满满当当。片中有一段大市场里飞驰的镜头,若是暂停了一帧一帧看,都会感到目不暇接,信息量大到简直要超越人类。
最终,维塔数码创始人、《指环王》缔造者彼得·杰克逊都禁不住狂赞:“这是我近年来看过最迷人、最有魔力的电影!”
如果只是利用尖端的技术去实现童年的梦想,那还是一位平庸的老人。吕克·贝松之所以迷人,在于他突破了特效之于视觉的可能性。《星际特工》有赖于技术,又超越了技术,彰显着特效的价值,也代表了电影发展的新境界。
文/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