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公开课撷英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0-10 15:58

  隋唐礼仪

  讲课老师: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

  课程:《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由小见大的历史》

  隋唐时代高度重视礼仪,比如说隋代在仁寿二年的时候,就由大臣杨素主持修定五礼。贞观初年又由宰相房玄龄来领衔制定了《贞观礼》,到了高宗显庆年间,又由长孙无忌领衔制定了《显庆礼》。后来又出现了一部集大成之作,就是开元年间修订的《大唐开元礼》。

  简单地说,在隋唐除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五类重大礼仪之外,还有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节。这些礼节包括皇帝与大臣之间、大臣与大臣之间、官与民之间以及民与民之间的礼节。比方说蹈舞礼、趋步礼、叉手礼、顿首礼、稽首礼和避席之礼等等。

  蹈舞礼、趋步礼、肩舆上殿和步迎赐座

  蹈舞礼是唐代非常尊贵的一种礼仪,只限于臣民对皇帝,臣民见了皇帝要跳舞,这个风俗很有可能来自北魏鲜卑民族。朝会大殿上、接受诏书、获得天子嘉奖、拜谒皇帝和赦免死罪等场所,均要行蹈舞礼。如果官员跳得不好看还要受罚,而有的大臣在外边当官当久了,还真不会跳,所以事先都得练。比方说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大臣就因为忘记了蹈舞礼而受到了惩罚。还有的大臣年纪大了,皇帝允许可以不蹈舞,可是话又说回来,皇帝要是看某位大臣不顺眼的话,无论多大年龄也得跳。

  趋步礼就是小跑,指见了皇帝或者是部下见了上级,不能四平八稳一步一摇地走,要赶紧一路小跑过来拜见。上朝的时候大臣见皇帝要驱步;大臣受到御史的弹劾,也必须从队伍之中趋步走出,立于朝堂;部下见上级要趋步;儿子见父亲要趋步;卑者见尊者要趋步。皇帝有时候为了表达对某个大臣的优待,也特地免去他的趋步礼。魏王李泰特别胖,体重在二百斤以上,所以唐太宗命令他可以免除趋步礼,见皇帝的时候可以坐小舆,小舆就是人抬着的类似于小轿子的东西。还有唐后期的皇帝唐宣宗,这个人据说特别善解人意,对大臣很好,每次有官员来上朝奏事,一路小跑跑到皇帝面前,皇帝都会让他停下来,把气喘匀再开始说。

  皇帝经常有一些优待臣下的优礼,如肩舆上殿,类似于明清时期紫禁城骑马,肩舆就类似于后世的轿子,年老的重臣可以做肩舆、步辇或腰舆上殿。再一个,步迎赐座,皇帝为了表示某位大臣的尊敬,走到大殿外去迎接,迎上来后还赐座。还有临轩迎送,指的是皇帝一直把臣子送到大殿的屋檐下,这是非常隆重的礼节。唐玄宗时期曾特别优待安禄山,当然唐玄宗对他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比如说安禄山每次来朝的时候,皇上让他坐于大殿的西侧,并且给他后面弄一个帐子叫金鸡帐,金鸡在古代有辟邪的功能。有人不服说:“从来没有大臣在正殿就坐的,皇帝对这个安禄山宠得太厉害了。”结果皇上跟太子说:“安禄山长得异相。”什么叫异相呢?据说安禄山有龙颜,就是看起来有龙的外貌,不过这个龙不是什么好龙,是猪龙,所以让他坐在金鸡帐下用金鸡压住他。可见,唐玄宗对安禄山是既防备又宠爱。

  官员之间也有礼仪,《通典》里,几品官拜几品官、部属之间、部属拜官长、县里的官员拜县令和州里的官员拜刺史都有规定。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上,官员有时有亲戚关系,这里面就存在礼法上的矛盾。亲戚见了面是按官场的礼仪见面?还是按照家族的礼仪见面?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辈可能官高,长辈可能官低,这种情况怎么办?《通典》特地告诉你,各随私礼,就说这时候采用私礼,也就是说用家族里边的礼仪。

  官员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低官见高官、民见官都必须回避,否则就要受罚。比方说《唐六典》中规定,诸官人子在路相遇者,四品已下遇正一品,东宫官四品已下遇三师,诸司郎中遇丞相,皆下马。行路之间原则是:贱避贵,身份低贱的要避身份高贵的;少避老、轻避重,拿包袱轻的要避包袱重的人;还有去避来,这是一些行路上的礼仪。个别的豪贵家奴也有仗势不回避的。天宝十载(751),杨国忠家奴夜游长安,在西市门口跟广平公主夫妇相遇,为了争路,竟然用鞭子打到了公主的衣服上,驸马前去扶公主的时候,又被杨家的家奴用鞭子抽。胆子如此之大,一个家奴用鞭子抽驸马。结果公主向唐玄宗告状,换来的结果是唐玄宗来了个各打五十大板。毫无道理,按照当时的礼法规定来说这是下犯上,责任全部在家奴身上。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杨家的势力在当时已经大到何等的地步了。

  叉手礼、避席礼、拱手礼、鞠躬礼和罗拜礼叉手礼指臣下对皇帝、晚辈对长辈以及老百姓对官员要行此礼。这是站立时候的礼节,就是说站着的时候手往哪儿放,这也有讲究。《事林广记》记载叉手礼左手要把紧右手的拇指,左手小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要直,左手大拇指要朝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但是还不能离胸口太近,还要有点距离。远看有点像拱手,但是它有它的讲究,不是完全的拱手。这是一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站在旁边很恭敬的这么一种仪态。这种礼仪有可能源于佛教。除此之外,还有顿首礼、稽首礼等等。顿首礼是惹了事之后请罪,双膝跪下,拱手于地,头向下拜。稽首礼行起来和顿首礼实际上很像,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稽首礼头顿在地上,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主要用在臣民见君主的时候用。

  避席之礼就是从座位上站起来,站在席子旁边,这是一种在很庄重的场合来表示尊敬对方才行此礼。前面讲衣食住行的时候,唐朝人坐的主要的方式是什么方式?坐在凳子上,椅子上还是席地而坐呢?对,以席地而坐为主,所以坐席对唐人来说是常用的一个物件,由此诞生了一种礼叫避席之礼。《艺文类聚》卷七十七曾经有这么一句话,这段话最后面两句——大仙下降,避席为恭。意思就是说迎接神仙避席,要从席子上站起来,站到一边去,表示对对方的一种尊敬,而且是很庄重的一种恭敬。

  日常生活还经常用到的有拱手礼、鞠躬礼、和罗拜礼。拱手礼在电影电视剧中经常能够见到,民国时期还有这样的礼节。隋唐的人是经常鞠躬的,现在日本人和韩国人还在鞠躬。罗拜礼是多人对一人行礼,大家围成半个圆圈冲某个人行礼。《旧唐书·突厥传》记载说,太宗曾经在渭水岸边与突厥的颉利可汗举行会晤,当时颉利可汗率军入侵内地,形势很危急。太宗带了少部分几个人去谈判,勇气可嘉。据说太宗振振有词,突厥的将帅们纷纷下马围成个半圆对唐太宗行罗拜礼。

  剺面之礼和割耳礼

  另外还有一些颇具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礼节,比方说剺面之礼和割耳礼。剺面就是用刀划自己的脸,割耳就是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都有这样的礼节。剺面之礼是用在丧礼上,比方说酋长死了,他的部下们为了表示哀痛,都要用刀子把自己的脸划得一道一道的,血流满面,血流得越多就越能证明你哀悼得情真意切。当年唐太宗的太子承乾就是这么干的,承乾爱慕突厥文化,他曾躺在地上装死尸,装突厥可汗死了,然后让他的部下行剺面礼,玩够了他坐起来说:“真不错,这有意思!”

  隋唐时期,割耳表示强烈的诉求,比方家里人下了死牢,冤啊,告状的时候为了引起重视,把自己的一只耳朵割下来放到盘子上,连状纸一块儿呈上,表达强烈的诉求。当然,这些礼节后来就都逐渐消失了。

  新概念武器概述

  讲课老师:袁军堂(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武器装备概论》

  现在主要处在探索和发展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动能武器、定向能武器、信息武器和非致命武器等几类。

  动能武器是依靠自身足够的动能对要攻击的目标造成破坏的武器,往往是超高速度的武器。典型的动能武器是高动能弹,通常称为动能拦截器,可以自己寻找目标,利用火箭发射助推发射,发射之后可以直接撞击目标来杀伤目标。

  定向能武器是指在一个很小的立锥角之内形成一个定向发射的传输的高射速流,这个射流速度是以光速或者近似光速直线射向目标。另外一点它的能量非常集中,想打哪就打哪。

  信息武器主要是指干扰破坏敌人电子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些软件和技术装备。一是电磁干扰和反干扰设备,二是声音干扰弹,三是通信干扰弹,释放电子信号,破坏和侵害敌人的无线电联系使得敌人的整个通信和网络系统混乱。四是红外干扰弹,通过强大的电磁辐射产生红外能量造成一个所要保护的对象相同的目标。还有网络武器,干扰破坏敌人的作战网络系统并且保证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典型的非致命武器有声波武器,分为噪声波武器、次声波武器和超声波武器。其中噪声波武器依靠发出定向的噪声波短时间内麻痹敌人的听觉和中枢神经。次声波武器依靠发出一种振荡频率与人的大脑节律和内脏器官固有频率接近的次声波产生共振。超声波武器产生一种超声波利用高能的超声波造成强大的空气压力使人产生视觉模糊。

  环境武器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为制造一些环境来造成破坏来达到一定的军事目的。典型的环境武器包括海洋武器和地震武器,主要用一些物理的方法来诱导出巨大的能量来攻击敌人的军舰一些设施。地震武器是用人造地震来达到军事目的。

  基因武器包括微生物基因武器、毒素基因武器和克隆武器。微生物基因武器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改变细菌或者病毒的性质使它成为专用武器。毒素基因武器通过生物技术把一些天然毒素放到某种人的基因上,这样对不是这一种的人类说可能一点事没有,但是对于目标人群来说可能是灭族的。克隆武器是利用基因技术产生极具攻击力和杀伤力的变异的新物种。

  智猪博弈

  讲课老师:殷俊锋(同济大学)

  课程:《生活中的博弈论》

  在博弈论的众多模式中,有一个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多劳未必多得,这就是智猪博弈。

  该博弈的场景是这样设定的:猪圈里面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很长,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份食物进槽,但是按完按钮以后,从按钮处跑到食槽需要付出劳动,加起来要相当于消耗2份食物,问题是该按钮和食槽分别位于猪圈的两端。如果有猪在那头坐享其成的话,在那头的猪早已经吃掉不少,从这一头跑到那一头只能抢吃剩下的东西;如果大猪先到,小猪后到的话,大猪吃到9份,而小猪吃到1份;如果两个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份,小猪吃到3份;如果小猪先到,大猪后到,大猪吃到6份,而小猪吃到4份。

  根据这样一种假设,我们来分析一下大猪和小猪的策略及其收益,如果两只猪同时去按按钮,则同时到达食槽,大猪吃到7份,收益5份食物,因为它来回劳动消耗了2份,小猪能吃到3份,来回劳动消耗了2份食物,实际收益是1份食物;如果大猪去按完按钮后跑回食槽,这时小猪吃到4份,实得4份食物,因为小猪没劳动,而大猪吃进6份食物,来回劳动消耗2份,所以大猪实际收益也是4份食物;如果小猪去按,大猪在石槽旁等待,会吃到9份食物收益,实际为9份,而小猪只吃到1份食物,但来回跑,消耗2份食物,实际小猪收益是-1份食物;如果两只猪都懒得动所得收益都是0。

  所以,不去按按钮,在石槽旁边等待是小猪的优势策略。既然小猪的最优选择是等待,那么大猪要在按与不按之间做一个抉择。显然大猪的选择只有去按按钮,按了收益是4,如果不按,那什么也得不到。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譬如某个新产品刚刚上市,如果进行生产的不仅是一家小企业,还有生产能力销售能力更强的企业,那么小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头鸟,自己投入大量的广告做宣传,只要采取跟随的策略即可。我们中国有这样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这三个和尚都想做那只不劳而获的小猪,让两个和尚抬水,自己在家里,不想付出劳动,不愿承担起大猪的义务,最后导致每个人都无法获得真正的收益。

  北疆岩画

  讲课老师:王志炜 刘媛媛(石河子大学)

  课程:《西域美术掠影》

  北疆岩画属于北方的草原游牧文化,看起来单纯、古朴和简约,岩画是早期的游牧人因为生活的需求,而对自然界的一种摹写和记录,所以是写实性的,但是由于早期人们的造型能力弱,很难将眼睛中看到的东西逼真地再现下来,加上凿刻工具也比较匮乏有限,所以整个看起来造型简约。

  北疆岩画的画面无一定的规则和规律,随性所至,随手在一些岩壁上进行刻画,形象的大小以及姿态没有过多的讲究,这些恰恰就和动物本身的野性习气相一致,感觉非常和谐。

  西域先民并不是把所有能画的东西都画在岩石上,当他们在绘画的时候,往往是有一些功利性的需求,并非是以审美为目的,而是将这些图案赋予一定的深刻内容以达到良好的愿望。对当时的社会来说,生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人丁兴旺是非常关键的,这时候也希望打猎能够有丰富的收获,同时也希望某些举动能感动上天带给他们更多的眷顾,所以这时候绘画的内容上面就选择了生育的题材和狩猎的题材,还有一些宗教题材。动物是北疆岩画最喜爱的题材,占全部岩画的90%以上。

  在研究北疆岩画时会遇到几个难点。第一,很难去断定它具体是在哪一个时间所描绘的,因为它的手法相对简单;第二,很难搞清楚到底是哪个民族留下来的,展现的又是哪个民族的生活;第三,北疆岩画大多都是在裸露的岩石上,风吹日晒雨淋,时间长了以后,图案就慢慢地破坏了、消失了,所以对它如何保护也是现在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第四,有些图案耐人寻味,具有神秘性,所以很难搞清楚它蕴含的意义。

  评书的柁子

  讲课老师:田连元田洁周壮裴冠红(辽宁科技大学)

  课程:《中国评书艺术》

  柁子是一部评书中多种矛盾的扭结点和高潮,许多人物的错综复杂的命运线扭结在一起形成了许多的悬念。

  例如,评书《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就是一个重要的柁子。因为三打祝家庄是在杨雄和石秀大闹翠屏山之后,路遇时迁,三个人商议去投奔梁山,到祝家庄祝家店吃饭,时迁嘴馋偷鸡,而在过去那个年代,这个鸡打鸣报晓起着闹钟的作用,时迁把祝家店的闹钟吃了,引起了店伙计的不满,就和时迁三人打斗起来,三人一气之下火烧了祝家店。打斗的过程中,时迁嘴特别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梁山好汉,这样一来,祝家庄就和梁山结下了梁子,使得梁山的众位英雄在宋江宋公明的带领之下来攻打祝家庄。

  祝家庄有西边的李家庄和东边的扈家庄相助,三打祝家庄首战宋江的大军失利了。梁山大军二次进兵,扈家庄的扈三娘擒去王英,后来林冲又擒住扈三娘,两军均有所伤。宋江正想这破庄之计时,母大虫顾大嫂、孙新孙立两兄弟携带着一帮好友来投靠梁山大军,这时吴用想到了一个计策:让病尉迟和孙立假投祝家庄,病尉迟和孙立就带着这帮人去祝家庄了。最后,里应外合,大破祝家庄。

  为什么说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的一个重要柁子呢?因为三打祝家庄将本部评书推向了一个高潮,奠定了梁山大军的军事基础,扩充了梁山大军的军事实力,使得梁山的头领从四十九位增加到六十位,也巩固了宋江在梁山的地位。

  还有一些经典的评书,比如说评书《西汉演义》的九里山十面埋伏困项羽、《东汉演义》的二十八将闹昆阳、《隋唐演义》的李元霸锤震十八国、《三侠五义》的五鼠闹东京、《济公传》里的八魔炼济癫都是相应评书的重要柁子。

  (根据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整理,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