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洪水猛兽到良师益友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7-11-22 13:41

刚完成角色转换的“独一代”,对孩子的养育,在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下,与父辈的思维教育模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然而,残酷的现实,让处于事业上升期的独一代无法将精力完全放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上,拜托独一代的父辈们或者雇佣保姆带小孩成为独一代窘迫尴尬的无奈选择。对于大多青春期经历文革时期的独一代父辈们来说,文化知识相对较低,社交范围相对较窄是比较常见的,而他们教育孩子的态度比较传统,放任+溺爱成为社会上较为常见的通病。独二代们实际上获得的来自父母的眼神、爱抚、拥抱以及交流实在少得可怜,“拥抱缺乏综合症”取代了“营养不良”成为独二代身心健康的大敌,孩子亲婆婆爷爷、外公外婆,不亲父母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问题可能最终发展成为皮肤饥饿症、分离焦虑、电视孤独症(整天与电视为伴,离不开电视)等一系列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少“70后”、“80后”的“独一代”家长,他们也经历过没有兄弟姐妹的孤独和苦恼,所以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童年不孤寂。随着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如何解决?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国外的孩子们都是怎样过暑假的吧!

美国: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到了暑假,中小学生一般都不会闲呆在家里,而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美国老师还会给很小的孩子一个课题,让他写论文。孩子会自己去找资料弄清楚,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知识教育转变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上。美国一公司经理为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投资创办了一个企业家夏令营,让孩子们暑期学当企业家。  

法国:法国巴黎的不少学生,尤其女生都利用暑假参与对老年人和残疾儿童的义务照顾活动,帮助他们做家务,陪伴散步或上医院等。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假期是孩子们表现自己的最好时机,不管他们干什么,都是在没有压力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随孩子自己去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事,参加社区活动、旅游、打工等。但他们重视和倡导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其种类包括学习辅导、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为患者服务等。  

加拿大:在加拿大,暑期孩子们的主要活动有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孩子参加这些活动后变化很大,显得成熟很多。此外,他们也会抽出时间去打工赚钱,但这个时期的打工,并不真正为了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而是一种社会实践。  

西方国家的暑期里,往往会为孩子们组织很多活动,如画画、下棋、打球、当童子军、射击、骑马、参加夏令营等。在这些活动中,教练不会太严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高兴。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们由于年龄小,专玩一项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所以一个星期就让孩子换一个项目。其目的不是像我们的家长那样为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而在于丰富他们的暑期生活。这样一圈轮下来,暑期也就过完了。孩子们很高兴,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在现在的中国和国外的近况大相径庭,学校为了规避安全的责任,很少有组织夏令营活动。偶有某组织搞的夏令营也成为富二代、富三代彰显自己高富帅的标志性活动。现实中,繁重的工作压力,也没办法让大多数独一代能有太多时间陪绑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假期很寂寞,没有兄弟姐妹,回家没有玩耍的伙伴,独自在家看“喜羊羊”……无论多少玩具和零食,仍填补不了“独二代”眼神里流露出的孤独。

70后、80后的独一代们试着回忆自己的童年,无论是任天堂、小天才到后来的超级任天堂、PS等等,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游戏机,伴他们度过了多少快乐的时光。但也因其功能的单一,游戏成为了独一代那一辈家长深恶痛绝的无聊玩意儿,玩物丧志中的“物”更成为家用游戏机的量身定制代名词。造就很多独一代的眼镜的罪魁祸首也被独一代的父辈们安在了这些用电的东西身上。

作为普及率最高的电子产品——电脑都被很多家长视为孩子的禁区。直到现在,都有一些人总认孩子用电脑是“百弊无一利”,所以他们为了杜绝孩子用电脑,要么家里不买电脑;要么买了电脑也不上网;要么上网了也设有密码,不让孩子能随意上网。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在学校肯定有一些有上网经历的孩子在学校里交流上网的体验,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你越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事,他们越想知道,也就是当这些没上过网的孩子听到同学交流上网的体验,他们也一定会非常想上网,如果这时家长不支持的话,他们有可能就会到网吧上网,这样的结果一定不是家长所期待的。

其实,堵漏不如主动疏通。而且,借助网络化进程的发展,消费电子智能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针对儿童这一个典型的群体,除了传统的电脑,现在电视、手机、平板上都有一些儿童APP程序来辅助家长们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有些家长对此也表现出担忧:长时间面对小屏幕,可能会伤害孩子的眼镜;内容不可控,可能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而如果在智能设备上提供儿童教育的内容,由家长和孩子共同选择应用内容,互动学习,更有利于儿童成长。特别是现在中小学都提倡素质教育,其中有一点就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而网上资源非常丰富的,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达到这样的目的。当然网上肯定还有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对孩子会有不良的影响,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家长可以在消费电子设备上自己控制孩子的访问权限,事先安装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软件给小朋友们使用即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