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解读,活该你受累

  前一阵子发生两件事情在知乎上成了特别火的话题,一是刘强东和怀孕女副总的对话,有人拿女员工那句“老板放心,我不会耽误工作”来说事。另一个热门话题,是新浪员工发微博吐槽说今天同事被实习生“教育”:下班不要跟我谈工作,我要享受生活。看上去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职场问题,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一部分不求上进的年轻人的想法。

  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吗?我见过,我有一个堂弟,从读大学开始便一路挂科,不爱学习,工作后,不求上进,终日无所事事,耗尽了父母所有的积蓄,啃老到了三十岁,依然问身边的亲人朋友借钱,直到有一天谁都不愿意搭理他。不是因为大家狠心,而是哀莫大于心死,能救他的只有他自己,好吃懒做,永远只有一个下场,逃避现实也无济于事,谁都不是谁的救世主。

  这世界上本没有“不委屈”的工作,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努力工作才是日常。有人说:“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这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法则,饿了,才能想到觅食,想到生存,而吃饱了才能有精神活力,有活力才能吃得更好。不论职场还是人生,上进都是唯一的保鲜剂。

  人有时候太在乎自己,有太多的事情被我们自己恶意解读了,我们也时常会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不厚道,却从来没有看到自己的阴暗和刻薄。很多人解读那个怀孕女副总,说这是拍马溜须,但是真正懂得职业游戏规则的人知道,这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职场责任心,事实上,无论我自己的团队成员请假的时候,都会提前安排好工作,然后很自然地交待后续的工作进展,这难道不是出于责任心很自然的表达吗?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觉得这是虚伪或者装。人经常这样,有时候有一些不好的感觉就会不断地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和负面的解读,即使是再正常不过的沟通也能解读出100根刺来。

  想得太多,干得太少,把“研究”当作日常工作,总是在“研究,再研究”。看上去稳妥有序,其实可能误时误事,且产生很多借口和推辞。干得太少,想得太多,“思想”就成了行动的负担与阻力。思想太少可能失去做人的尊严,思想太多可能失去做人的快乐。

  人太多时候会有自怜情绪,会放大正在面临的痛苦,重复“无能为力”的借口,会过度抱怨你所处的环境,而去逃避现实,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生活让你太累,而是你自己让自己过得太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