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你真的懂吗?

  前段时间,“陕西榆林产妇跳楼事件”在网上热议沸腾,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闻的热度会渐渐平息,但从事故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却让我们陷入深思。生育,这件伴随生命开始的事情,既幸福,也充满了苦难。有时,我们过于关注幸福的一面,却忽略了与幸福相伴而随的另一面。

  观点:爱她,就相信科学和医学的理性判断

  代表人物:袁湘琴,47岁,妇联工作人员

  我生孩子都是23年前的事了,当时绝大多数女性生产都是选择顺产,剖宫产是极个别的情况。那会儿年轻,身体好胃口也好,身高1.62米的我,体重一路飙至85公斤,路上遇到街坊都夸我:肯定是个大胖小子!

  没想到临生前,医生说我的孩子是巨大儿,估计在4.5公斤以上,头围也偏大,顺产会比较困难。我当时有些害怕,就犹豫了,小声跟丈夫建议能否剖宫产。丈夫也有些动摇,去征询婆婆和我妈的意见。果然,两个老人都不同意剖宫产,“生孩子讲究的是瓜熟蒂落,哪能直接剖开肚子取?”丈夫安慰我:“老人的话要听,她们毕竟有经验。”想到婆婆以前做过护士,而且自己也生过4个孩子,应该错不了。

  进了产房后,噩梦开始了。这其中的痛苦我不想赘述,只记得医院的厚床单让我生生拽出了口子。整整两天,其间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要死了。虚弱到极点的时候,我仿佛听到我妈在产房外面的哭声,婆婆焦躁不安的脚步声,丈夫一遍遍对护士的追问。我以为自己就要躺在病床上跟亲人告别了。

  幸运的是,我闯过了这一关,孩子也健康出生了,4.7公斤。所有人都在笑,都觉得这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可我一点儿都笑不出来,我的阴道撕裂得非常严重,我不敢哭不敢笑不敢用力,稍稍一动,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会立即将我拉回到阴影中。那段难捱的日子里,我尽力让自己不去想这些痛苦的经历,我告诫自己,你是个母亲,就要坚强。家人的关注也随着我出院、恢复上班而渐渐淡了。可我,却没办法忘记。生孩子留下的后遗症伴随了我很多年,不怕你们笑话,单位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生孩子以前,我是运动健将,跳绳、踢毽子、长跑都不在话下,可生完后,我什么都不敢参加,因为我得了严重的产后尿失禁,根本不敢剧烈运动。害怕在同事面前出丑,我随时都在包里备一条干净裤子。

  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我不禁反思,自己作为妇联的工作人员,尚且还对生育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何况那些没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呢?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对生育的科学普及,任重而道远。

  如今,我的女儿也即将面临结婚生子,我告诉她,妈妈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功课,并且尊重你,尊重医生的建议,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再经历我曾经历的痛苦,也希望天下的妈妈都能尊重自己的女儿、儿媳,相信科学和医学的理性判断。

  观点:生命的延续,应该尊重母亲的权利和尊严

  代表人物:彭天,知乎用户

  理性地说,这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你不是那个正在生孩子的人,所以永远不懂到底有多痛。在许许多多个普通家庭中,婆媳矛盾、夫妻隔阂就产生在生孩子这个坎上。

  怀孕38周的时候,因为一次乌龙事件我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以为快生了,结果一检查,都没有入盆呢,但也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我骨盆小,而且宝宝头也大,总而言之,就是不好顺产,最好是剖宫产。拎着大包小包待产用品的婆婆听了医生的话,立刻掉了脸,对医生说:“我们要顺产,少拿这个唬人!谁还没生过孩子啊!”回家后,我给闺蜜打了个电话,闺蜜的老公是医生,第二天帮我预约了他们医院的妇产科主任。瞒着婆婆,我悄悄跟闺蜜两人去了医院,又做了一次四维彩超。主任说我的盆骨确实偏小,而宝宝头围又偏大,虽然在正常范围之内,但顺产依然可能有危险,而且彩超显示,宝宝有脐带绕颈情况,安全起见,还是剖宫产保险。

  回到家后,我拿给婆婆四维彩超的单子,婆婆看了一眼,满不在乎地说:“盆骨小咋了?我的盆骨就小,不照样生!脐带绕颈怕啥?多运动就转过来了,哪有那么娇气。走!我陪你走路去!”见说不动婆婆,我去了爸妈家,一五一十说了医生的意见,我妈一听,急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定要听医生的。”为了这事,我妈和我婆婆大吵了一架,婆婆说我自私,光图自己舒服不为她孙子着想,还说我妈把我养得太娇气,没个当妈妈的样子!我妈怒怼回去:“我的孩子我当然自私!她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所幸,老公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生孩子不能只靠经验,要尊重科学,坚定地跟我们站在了一起。

  于是,预产期过了3天后我选择了剖宫产。手术的时候因为宝宝头太大,原本开的口太小出不来,我听到我的主治医生说再开一点,孩子出不来,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宝宝抱出来时,脐带绕颈双手抱着头,脸色发青,已经有点儿缺氧了。主治医生累得都直不起来腰了,对我说:“你幸好没顺产,要不然肯定生不出来,孩子也得跟着遭罪。”我真庆幸当时听了医生的话,如果顺产的话我受两回罪没事,关键是宝宝,万一有啥事,追悔莫及呀!术后第四天我就可以自己喂奶了,虽然身体很虚弱,但一天比一天好了。

  出院后,我跟婆婆推心置腹地聊了一次,我告诉她,无论是生孩子还是今后养育子女,都不要强加自己的经验和标准在我身上。人和人情况不一样,时代在变,医学发达了,思想也要变。也不要再说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再疼都该忍着,这样陈旧的思想已经过时,没有人再愿意听了。通过这次的事,婆婆也知道错了,对我客气了很多。

  生孩子是一件千家万户都要经历的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放在每一个女人身上的时候,都是天大的事,不只是“生”这一次的痛,而是一生的牵挂和责任,无可替代。所以,生命的延续都应该尊重母亲的权利和尊严。因为,尊重母亲,就是尊重你自己。

  观点:无助时,请站在我身边

  代表人物:周妙,35岁,护士

  从实习护士到护士长,周妙在妇产科工作了12年,见过了太多人情冷暖。她想说的是,产前焦虑这件事,爱人的精神陪伴非常重要。

  对产妇来说,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老公无条件地站在自己这边,理解自己的痛感和无助。可有些老公却没有做到。

  很多老公最关心的,是在生孩子的过程中,怎么做才能对孩子更好。比如有些老公听说打无痛针对孩子不好,他们就会对医生说,能不能不打无痛针?比如,医生说,打无痛针不能报销,有的老公就会犹豫一下,试图说服老婆,“你能忍吗?”再比如,剖腹产比顺产贵,有的老公就会说,“咱不花那个冤枉钱……”

  生产到底有多痛呢?国外有一个实验,4个健壮的男人通过电流刺激模拟的方式体验分娩之痛,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坚持到最后。在检测完成的时候,其中一个人对着镜头说:“我想对所有女性说声,很抱歉。”

  难道要老公们都通过电流刺激模拟的方式体验一回分娩之痛,才会真正重视妻子的生育之苦?

  周妙护理过一个难产大出血的孕妇,她丈夫欣喜地用DV拍着孩子,无暇顾及妻子,是医生和护士将她从平车挪到病床。丈夫呢,还在一边录DV一边念叨,“宝贝儿你真有本事。”

  有些陪产的男人全程兜里揣着充电宝玩手机,而有些则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隔两分钟过来问一回,“我老婆情况怎么样了?能进去看一下吗?”虽然忙得不可开交时会没好气地训回去,但其实周妙心里从没反感过。一次,一个待产的产妇疼得不行,在病床上哭诉“都是你!害我成这样……”一米八高的老公跪在床前,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安慰着妻子……那一刻,无论是其他产妇,还是忙碌的医生、护士,没有人笑话他,大家都在心里给他点了个赞。

  生孩子很疼,但疼不过身边人的漠视。这时,你一句劝慰,一个拥抱,都是我抵挡苦难的力量。

  观点:怎么生,你真的懂吗?

  代表人物:彭婷,医学博士,妇产科医生

  如今,“顺产好”这个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顺产也成为很多孕妈妈的第一选择。然而,分娩过程往往瞬息万变,遭遇意外的产妇不在少数,比如:顺产不顺利,又转剖宫产,产妇和家属认为白白遭了两次罪。又比如:有个别产妇在不适合顺产的情况下,还盲目坚持,这样真的好吗?都说顺产比剖宫产好,那么顺产就不会有危险了吗?

  下面,我给大家进行简要的普及。

  1、顺产是最自然、最好的分娩方式。

  对于妈妈而言,虽然阵痛会带来痛苦,但这些都是暂时且能够承受的。顺产的创口往往较剖宫产创伤小、出血少,且身体机能恢复快。对胎儿而言,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宫缩产生脉冲式的挤压推动力量,直接影响到长大后孩子的动作灵敏、协调等。胸廓在受宫缩挤压时,降低了新生儿湿肺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使胎儿出生后及时建立自主的呼吸。此外,新生儿还可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和抗感染力。

  2、剖宫产是最好的应急分娩方式。

  不适合顺产时,剖宫产手术作为一种应急措施的分娩方式,是解决难产、保障母亲和胎儿安全的有力补充。但既然是手术,就必然有风险,因此,剖宫产并非是胎儿分娩的最好方式,不能盲目选择,但是也不能盲目拒绝。

  剖宫产对妈妈而言,出血量常比顺产多,术后刀口愈合和身体完全恢复也会比顺产者慢。对胎儿而言,肺部缺少了产道的有益挤压,出生后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日后患肺炎的机会会有所增加;缺少了产道对脑部的刺激,孩子失去一次非常好的听觉、本位感觉的训练。另外,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发生疤痕妊娠、前置胎盘等不良情况的风险也会增加。

  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因此不主张无医学指征进行剖宫产术。

  3、顺转剖,不白受罪。

  顺产转剖宫产,相信有此遭遇的产妇都会在心中默念:白白遭了两次罪,亏了!早知道直接剖了!

  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产前没能检查出来呢?这是因为产程中遭遇的一些情况,如产程进展停滞、胎儿宫内窘迫或母儿突发严重并发症等,在产前确实没法预测,而所有人能做的,就是时刻准备好应对挑战,遇到紧急情况,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办法化解险情。另外,顺转剖,毕竟孩子还是经历过产道的挤压,对胎肺的发育是有帮助的,也不完全是亏了。

  总而言之,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的过程,当你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时,应当听从医生的专业意见,选择顺产,痛并快乐地体验做妈妈的坚定勇敢,完成和宝宝的第一次亲密合作。但当不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时,务必要遵从医嘱,当机立断,选择剖宫产。顺产有千万种好,但每个女性对于生产的疼痛耐受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产妇真的疼痛难忍,愿意选择剖宫产,遵循产妇的个人意愿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选择,请遵从医嘱!

  摘自《伴侣》

  文/山药蛋之没有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