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纺长丝织造技能竞赛收官

日前,2017 全国纺织行业“盛泽杯”长丝织造织布工(喷水织机)、捻线工(倍捻)和浆纱浆染工(浆丝)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决赛在江苏省吴江区盛泽镇恒力集团完美收官。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安徽 5省的 96 名参赛选手经过两天的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比拼后,最终决出了各个工种的名次。

据了解,此次大赛对 18 名“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30 名“全国长丝织造行业技术能手”、26 名“全国长丝织造行业操作能手” ,以及 12 个团体奖、9 个个人单项奖、71 个个人全项奖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证书和奖杯。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恒力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的选手分别包揽了三个工种的前三名,第一名获得 1万元的奖励,第二、三名分别获得 6 千元奖励。

特色大比武 赛场竞风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书记王久新,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杨冬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徐文英,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叶志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部主任、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孙晓音,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纺织企业技术进步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加毅,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副会长廖梦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党委副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赵菊观等领导与嘉宾出席了此次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本次大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联合主办,中国长丝织造协会、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民政府承办,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大赛分别以《织布工》和《浆纱工》国家职业标准的高级工标准等为依据,根据中国长丝织造协会编写的《化纤长丝织造操作技术指南》中与喷水织机织布工、倍捻工和浆丝工相关的应知应会知识为具体内容,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等相关内容,分为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进行。理论考核成绩与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 30% 和 70%。

据悉,此次大赛是长丝织造行业首次开展这样大规模高规格的操作技术大比武活动,填补了协会技能大赛工作的空白。组织全国性的长丝织造操作工技能竞赛是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能更好地促进长丝织造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

王久新在发言中首先向在本次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们表示祝贺,他表示,通过这次竞赛,承办单位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比赛对在行业内乃至全社会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本次竞赛已经圆满落幕,希望各位选手再接再厉,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升,努力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希望各地、各企业很好地总结竞赛经验,将技能竞赛与日常的技术培训、岗位练兵紧密结合,将学、练、赛融为一体,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提高技能人才技能水平,扎实地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协会还要在行业中努力促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实现纺织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搭竞赛平台 促行业发展

端小平指出,在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下,一次举办三个工种的大赛,在主办方的赛事组织中属首次,组织难度和工作量是以往大赛的 3 倍,非常辛苦,非常难得,也非常值得肯定。通过举办全国大赛,在全行业总结出一套新的更高要求的统一操作规程与管理方法,对提高操作与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激发长丝织造行业广大职工学知识、学技术的热情,推动全行业群众性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培养出一大批技能合格的生产技术工人队伍,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加毅总结了大赛的几个特点,他认为本次大赛是一次高效、有序、团结、拼搏的比赛,既赛出了水平,又赛出了风格,是一次取得圆满成功的全国性大赛。纵观本次大赛,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是编制培训教材,统一操作方法,为大赛打好基础 ;二是加强练兵,强化基础,迎接比赛 ;三是制度规范,组织科学合理,确保大赛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三场大赛同时进行,协同组织极为关键 ;五是大赛亮点纷呈,操作规范,方法创新,选手技能水平高,参赛选手年龄搭配合理。

与此同时,他也道出了比赛的一些不足之处,如选手的理论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操作规范需要优化提高 ;参与企业还不够广泛。“本次参加决赛的企业都是管理规范、品质优良、效益可观的业内龙头企业,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本行业还有不少企业运转操作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教练员及管理人员配备,满足于能开车即可的最低操作要求,对操作工岗位技术培训、测定、考核较为粗放,离操作技术规范、基础管理扎实的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将在总结本次大赛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跟踪和引导企业抓好基础训练、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明年将继续举办本行业的全国性操作技能大赛。”王加毅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