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镜的教师

  朴实的视频

  如果人们第一次看到可汗的教学视频,也许会感到有些失望。人们看不到制作精良的画面,也看不到眉飞色舞、口若悬河的主讲人。实际上,那些视频中根本没有人,只有一块写字板,上面有一堆文字、数字、公式等,偶尔配上一些颜色鲜艳的线条。但是,人们可以听到可汗清晰的旁白。他是故意选择“不出镜”的。可汗说:“传统的教学视频中,教师站在黑板前滔滔不绝,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让观众产生压力。我选择这种形式,是希望能更好地带领观众跟着我一点一点地思考。”

  浏览可汗学院网站的,有功课遇到困难的学生,有想从这里得到启发的教师,还有特意就某个问题前来求教的人。大家的留言总是让人振奋,“我刚想放弃物理课,是你救了我”“你简直就是数学上帝”……对于可汗学院的魅力,伊塔斯加社区学院的新媒体专业教授金.格莱格森指出:“大家都是在想学知识的时候来观看这些视频,因而效果比较好,而传统的教育体制,多少带有强迫性。此外,这些视频可以反复观看,直到你弄懂为止。”可汗对可汗学院的定位也非常明确:“我希望我成立的是一个独立的虚拟学校,所有人只要想学习,就可以来到这个平台,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不断前进。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反馈、评价和训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而教师更像是教练。”

  一开始是为了控制成本

  一开始,可汗做网络视频完全是靠自己的兴趣和支出。虽然他热爱教学,但毕竟要养家糊口,所以上传课程时,可汗希望把器材与制作成本降到最低。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可汗决定在录制教学短片的时候,不让他本人在视频里出现。当时他没有合适的摄影机,也不想花钱买一部,因为一旦开始在技术上投资,后面相似的需求就会不断增多,比如说灯光摄影、教师的形象和着装等。按照可汗的话来讲,这件事会变得像拍电影,而非做家教。

  可汗认为,家教是一种交流密切的活动,教师是在与学生讨论,而非只是对着学生说话。他希望学生在观看教学短片时就像在和教师肩并肩解题,而不是像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对着整间教室滔滔不绝。于是,在可汗的教学短片中,在电脑前观看的学生看不到教师的脸,只能听到他的声音。画面上出现的只有电子黑板、教师的字迹(有时候还有历史图片)。学生看到的画面和教师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

  现实中,人们在探讨教师如何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问题时,一般会在强调教师的语言行为之后,还非常重视教师的非语言行为,也就是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与姿势等,并倡导教师用这些动作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要时时面带微笑,要避免皱眉头等,因为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如果教师带着笑容和颜悦色地上课,能带动学生快乐的情绪,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些都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在现实的教学情境中极为必要。但是可汗的视频毕竟不一样,他走的是网络教学的路子,并不一定要“卖弄”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教师不出镜未尝不是好事

  让我们来看看可汗教学时不出镜的好处。人类的大脑特别注意面孔。我们不断扫视其他人的表情,喜欢探如环境中的情绪,还有我们在其中的角色。我们似乎天生就擅长迎向别人的战线,在别入说话时读能们的唇语。曾经养育儿女的人一般留意过,婴儿在看母亲的面孔时格外专注。父母的面孔多半是新生儿最早凝视的对象。

  “既然面孔对人类这么重要,为什么可汗不在镜头中出现呢?因为这会对内容的讲解造成严重的干扰。可汗认为,视频中教师教师眨个不停的眼睛、微微抽动的鼻子、随着每个字不断开合的嘴唇是最容易让人分心的。把一张面孔和一个算式放进同一个画面里,学生的视线就会不断在两者间游移,注意力自然容易涣散。我们往往有过同样的体验:讲话时只顾看说话人的面部表情,却没留意他们说了什么话,这导致我们最后没听清楚对方到底说了什么。

  这当然不是说学生或教师的面孔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要。相反,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是让课堂更具人性化的要素之一。在现实教学中,双方都能展现自己独特的面貌。透过面部表情,教师可以传达同情、赞许和关心的情绪,学生则可以表现出压力与不确定以及终于理解某个知识点的喜悦。

  话虽如此,师生面对面的时间还是可以和学生初次接触新概念的时间分开的,而且也应该如此。有了电脑教学视频,教师就不必再对着满堂学生宣讲,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毕竟在传统“一对多”的课堂里,学生一般只能坐着听讲,教师有时缺乏有效的方法,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相反,如果学生在上课前先学过课程内容,到课堂上就可以进行真正的讨论,还有机会交换意见,这一点尤其重要。

  有些人害怕电脑教学会取代真正的教师,或者导致教师教学能力下降,但事实恰恰相反。不管是通过教学视频还是通过线上练习,如果学生能先在网络上学会某个知识点,就会使教师的角色变得更重要,因为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教师也可以摆脱机械的讲课模式,担负起更高层次的任务,如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提示新的观点等。

  这就是可汗个人信念的核心:在教育的世界里,不应该害怕科技,而应该拥抱科技。只要明智、审慎地使用电脑课程,教师可以教得更多,教室也不再是学生呆坐的地方,而是彼此帮助的工作坊。

  摘自:《可汗学院对中国教育的启发》

  杜积西,严小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