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孩子不把父母当成最尊重的人

  • 来源:老伴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5-25 15:18

在看了他的文章后,一位身在美国的女士给他写了一封邮件,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我是一位单亲母亲,38 岁那年就独自带着 8 岁的女儿生活,不说含辛茹苦,也经历了很多女人没有经历过的酸楚。为了让女儿不受父亲出走的影响,我以全部的母爱来呵护她成长。

女儿从佛山九小到佛山一中,成绩都非常优秀,是标准的学霸。高考以佛山前 5 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后又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我女婿也是上海学霸,年纪不大,就已经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了。他们有一个四岁的儿子,上海的爷爷奶奶在美国照顾了两年,今年 6 月回上海去了。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女儿和他们处得不好,经常吵架。曾经担任上海厅级干部的爷爷一怒之下带奶奶回去了,还说再也不来美国受罪了。

无奈之下,女儿、女婿多次给我电话求援,让我去芝加哥帮他们带孩子。我退休后单位返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心情也很好。考虑到女儿的处境,我最后下定决心到了美国。但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难过,人生地不熟倒是其次,主要是女儿、女婿几乎很少和我交流。他们早出晚归,回家只想睡觉,周末也是在家睡觉,只有我一个人忙碌。好像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到了假期,他们带上孩子出去度假,让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到底是美国改变了他们?还是独生子女都是这个德性?

我女儿、女婿的收入不错,还经常给非洲穷人捐钱。我几次提醒他们说:舅舅、姨妈家在湖南农村,生活艰苦,你们给非洲黑人捐钱,是否也可虑资助这些亲人一点?女儿女婿的回答让我震惊:非洲穷人更需要帮助。帮自己的亲戚不是慈善,没有意义……

我真不明白女儿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无情无义,冷漠得不可理喻!是我的家庭教育失败了吗?如果说是我文化不高,不会教育子女,那么女儿的公公、婆婆,一个是政府官员、一个是同济大学教授,怎么他们的儿子也是如此?国庆那天,我亲家在电话中说:你辛苦了,我们都被独生子女害了。我们让他们自己请保姆,你回来过你自己的日子,别理他们了……

亲家的话有道理,但我于心不忍。

那年高考,我在佛山一中校园外面悄悄守候三天,一心祈祷女儿考试顺利;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个晚上,

女儿搂着我泪流满面地说:妈妈,这些年您太辛苦了。我以后有出息、有能力一定要好好报答您的……

那时我是多么的开心,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女儿的话,让我觉得这个世界没有黑夜……可是,当女儿已经有了出息的今天,我的内心却历经从未有过的伤痛。她是否还记得她说过的话?是否记得妈妈为她所做出的一切?

我如此深爱我的女儿,她爱我吗?

四、不是子女不懂亲情,是心理上还没有断乳龙教授看了这位女士的来信,感慨良久,他说:“国内父母的做法大家都很熟悉,我可以分享我观察到的美国人的处理方式。

我对门的主妇是一个北京人,丈夫是犹太人。她说她的老婆婆不会插手她家的事情,当然也不指望帮忙,偶尔学校放假他们没办法请假,会爷爷住两天来陪孙子。平时爷爷奶奶会来做客,但是很少过夜。而且老人们在儿子家都遵守客人的礼数,绝对不会像我婆婆那样觉得儿子家的所有东西都是她的私产。

隔壁邻居家是白老美,外公外婆住得很近,他们也会常常来帮忙,带孙子孙女玩或者送他们去参加培训。但是经常看到他们家请的 baby sitter 来管孩子。所以外公外婆来只是帮忙绝对不是主要的。

关于捐款给非洲人,而不给亲戚,这是理念不同的问题,还有税的问题。捐款给慈善机构的钱可以在报税时抵扣回来的。也就是说,你捐给非洲穷人了,就可以不给山姆大叔了。而给中国亲戚的钱都是税后净收入。再说了,谁能考虑到他们小俩口的辛苦,上学时的辛苦,工作时的辛苦?

我觉得这小俩口应该带老人出去走走。我那个北京邻居每次出去玩都把她妈妈带上,除非她妈妈说不想去。

我赞成微信里那个亲家的话,应该让他们自己请保姆,而不是把父母当作保姆。

其实很多独生子女都被父母培养成了男女妈宝,所以年龄增长了,但是还是妈宝一个,总觉得爸爸妈妈的照顾是应当的。

不是子女不懂亲情,而且他们被培养成了妈宝,心理上还没有断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