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工程”:共和国最早的反导系统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6-01 09:43

“星球大战”计划,是 1983 年美国拟建立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战略防御计划”的简称。由于该计划的名称酷似科幻电影和小说,因此引起世人极大的好奇与关注。

其 实, 早 在 1964年我国“两弹”研制即将成功时,毛泽东就根据其“有矛就有盾”理论,从我国战略防御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要发展我国的反弹道导弹问题。不久,该研制工作便正式启动,并定名为“640 工程”,被认为是中国版的“星球大战”计划。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全球逐渐被“核讹诈”的乌云所笼罩。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核国家——美国和苏联,组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互挥舞着核大棒,展开冷战对抗……

作为身处美苏“核讹诈”夹缝中的中国,毛泽东决意要打破美苏的“核垄断”,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核武器。

1957 年 10 月,毛泽东应邀参加苏联十月革命 40 周年庆典。其间,在观看苏联研制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的纪录片时,毛泽东对坐在身旁的彭德怀说: “我看,矛和盾总是同时产生的,有矛就会有盾。”

彭德怀立马心领神会,说 :“是的,一种新武器的出现,总会有对付它的新的办法。”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和思考打造中国自己的“制敌之矛”与“御敌之盾”了。1963 年 12 月 16日,毛泽东在听取聂荣臻关于我国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的汇报时,首次明确提出了关于研制反导弹武器的想法。10 天之后,聂荣臻便召集钱学森、王诤、张劲夫、王秉璋等人开会,开始研究反导问题。1964 年 1 月 2 日,中国的原子弹即将成功爆炸之前,毛泽东再次督促聂荣臻,说 :“还是要从防御上发展,要研究反导弹武器。在数量上(指“两弹”)我们搞不过他,这个问题(指反导武器)要抓紧研究一下。”并说,“要组织一批人,让他们不干别的,专搞这个事。搞不成不要紧,搞成了用不上也不要紧,秦始皇的万里长城,也没有什么用处嘛。”

由于毛泽东的这些指示大都是 1964 年年初集中提出来的,所以被称为“640 指示”。而随后开始的我国反导系统研究,也被称为“640 工程”,并成为我国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项重大的科技攻关任务。

1964 年 3 月 23 日,国防科委召开了“弹道式导弹防御科学讨论会”。会议由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主持,会议作出决定,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成立“防御规划第一小组”。该小组拟由 8 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 :负责制定反弹道导弹和“红旗 3 号”的总体规划,在年内拟订出技术途径和战术技术指标。

这次会议,初步确定了反导的 3 种技术途径,并做了相应分工 :第一种途径是“以导弹反导弹”,由国防部五院负责;第二种途径是“以超级大炮反导弹”,由炮兵科学研究院负责 ;第三种途径是“以激光反导弹”,由科学院上海光电所负责。

1966 年 2 月 23 日,国防科委召开了“640工程”工作汇报会。就在这一次会上,我国的反导研发方向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并明确了五个工程项目的分别代号 :反弹道导弹系统称为“640-1 工程”,超级大炮系统称为“640-2 工程”,激光炮系统称为“640-3 工程”,预警雷达系统称为“640-4 工程”,弹头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称为“640-5 工程”。

紧接着,国防科委将这些反导工程系统的代号,以文字形式正式定名为“640 工程”,并上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审批。3 月 22 日,国防科委发出《关于反导弹工程体系的代号的通知》,正式公布了“640工程”五大系统的分别代号。

中苏爆发“珍宝岛事件” (1969 年)后,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公然叫嚣,将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使中苏关系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受此影响,在毛泽东的指示下,经周恩来亲自批准,七机部二院被改组为“反导、反卫星总体研究院”,开始实施名副其实的中国版“星球大战”计划。然而,就在我国科研人员埋头研发的同时,国际形势却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缓和,整个世界的形势也逐渐向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1972年,美苏两家也签署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并于 1972 年10 月 3 日正式生效。

国际形势的明显变化,对我国“640 工程”项目的研制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再加上该项目的技术要求、研究经费以及现实需要等种种因素的原因,最终促成了“640 工程”中的许多项目纷纷暂停。1980 年 3 月 19 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下令,取消了整个“640 工程”的研发。1982 年,国家航天部又召开会议,正式作出了“640工程”下马的决定。这样,我国除保留下激光破坏原理和核电磁脉冲技术两项课题外, 其 余 有 关“640 工 程 ”的研究全部停止进行。

尽管“640 工程”最终无果而终,但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中,我国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技术成果,培养了一批相关的技术人才。1986 年 3 月,我国 4 位老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曾联名给中央写信,提出了必须注意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注重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之后,我国“863计划”中的反导项目研究得以重新启动,并对后来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和反导、反卫星武器发展,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0 年 1 月 11 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2013 年 1 月 27 日,我国再次成功地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2014 年 7 月 23 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三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这三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的圆满成功,意味着中国目前已经完全地掌握了反弹道导弹技术。有评论称 :中国陆基反导试验的成功,战略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两弹一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