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更多郑泫吗?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6-01 09:49

亚洲何时崛起

前有美籍华人张德培勇夺法网桂冠、泰国好手斯里查潘冲入世界前十、中国台湾名将卢彦勋跻身温网八强,现有锦织圭的美网亚军和郑泫的澳网四强,他们的表现向外界透露了一个强有力的讯息,那就是所谓的“欧美人种优势”在网球里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可逾越,亚洲特别是东亚选手,一样可以打出不拘泥于一种风格的丰富多变的网球。这对中国男网绝对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启示。

郑泫成功打破了人们对东亚选手只能打灵巧网球或是日本式快节奏的束缚,证明东亚球员同样可以打出强力的底线球。网球是一项技术多样化的运动,找准适合自身条件的打法,就可能取得成功。

8 年前在深圳越通网球俱乐部举行的一场 ITF (国际网球联合会)青少年比赛中,中国选手陈鑫曾经击败郑泫,获得冠军。后来,两人走出迥然不同的人生轨迹。郑泫在世界网坛崭露头角,而陈鑫早已退役当了教练。 16年球龄、 2 年教龄,持有国家一级教练员证书,陈鑫更多时间在北京的网球馆当陪练。

曾经是中国选手的手下败将,如今站在世界最高的赛场上,和网坛的传奇们一争高下,这让很多球迷唏嘘不已。 “我们何时有自己的郑泫”这个话题广为球迷热议。郑泫淘汰德约科维奇后,陈鑫在微信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 “别人的 14 岁,亚洲亚军;我的 14岁,亚洲冠军。别人的现在,澳网八强,我的现在……哈哈哈哈哈,啥也不说,还是别比了。”

在亚洲各国,日本男子网球的集团优势更为明显。他们在“ 45 计划”下,培养出以锦织圭为首的一批优秀选手。现世界排名第43 位的杉田祐一以往在挑战赛中和中国球员一道打拼,去年在 ATP 安塔利亚站获得巡回赛首冠,又在辛辛那提大师赛闯入八强,世界排名达到过 36 位。 25 岁的丹尼尔太郎排名日本第三,今年的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次轮中淘汰德约科维奇,赚足眼球。

日本为了突破上世纪 90 年代松岗修造世界排名第 46 位的成绩,制定出“寻找世界第 45 位男网人才”的计划,即“ 45 计划”。这一计划由日本企业出资,当年 13 岁的锦织圭被选中,送往美国的尼克 • 波利泰利网球学校训练。

郑泫曾表示,希望亚洲有更多的选手加入巡回赛, “我现在能见到很多西方球员,并与这些球员和教练交流,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亚洲面孔”。

寻找我们的郑泫

日韩网球力量逐渐强大,中国男网路在何方?

细数中国男选手的表现,其实不乏亮点。 2013 年,吴迪在澳网亚太区外卡赛夺冠,完成了中国男子网球在大满贯单打正赛首秀。 2012 年,张择打破了潘兵在 1995 年创造的世界排名第 176 位的纪录,闯入中网八强。2013 年,张择的排名继续攀升到第 148 位。2016 年初,吴迪在毛伊岛为中国男子网球争得首个 ATP 挑战赛冠军,并将排名纪录改写为第 140 位。 2017 年初,小将赵灵熙搭档中国台湾选手许育修,在澳网青少年组男双夺冠,中国男球员首次捧起大满贯冠军奖杯。2017 年 2 月,张择在 ATP 100K 旧金山挑战赛夺冠,这是中国男选手获得的级别最高的单打冠军。 2017 年 9 月,吴易昺在美网青少年组勇夺单双打双料冠军,又在上海挑战赛折桂。 2017 年深圳公开赛,张之臻成为第三位在巡回赛跻身八强的中国男球员。

目前,吴迪、张择、李喆等人的世界排名在 200-300 位徘徊,这样的排名只能参加大满贯资格赛,无法确保正赛席位。新生代中数 1999 年出生的吴易昺和 1996 年出生的张之臻最为冒尖,但目前他们的世界排名还未突破 300 大关。

1989 年法网冠军张德培是第一位华裔大满贯获得者,他很看好中国男网未来的发展,看好吴易昺的前景。在他看来,持续的兴趣和优秀的教练是未来中国网球发展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从 2014 年起,张德培担任锦织圭的教练,正是在他的指导下,锦织圭达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

李娜也曾告诉媒体,中国男网突破世界前 100 是迟早的事,“前 100 应该不是最终目标吧,只是第一个做到的人会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希望”。

郑泫也好,锦织圭也罢,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亚洲男球员成功的可能性。他们在青少年时期都有出国受训的经历,成长道路上都得到了名师的指点。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视野开阔,中国男子球员的训练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家长和省队也有条件将优秀苗子送到海外训练,或者聘请名师执教。中国男子网球队主教练姜惟表示: “男网就差一口气,信心一上来,各方面的气场和势头就会截然不同,目前的情况下,只有坚持才有成功的可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