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古出新 格高韵远——苏显双书法管窥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苏显双,书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04 12:58
一是求古。就是立足传统,绝去尘俗。近古则雅,趋今则俗。避俗就雅的途径惟有回归经典、深化经典之后才能谈到活用经典。现在很多人之所以盲目跟风就是因为对传统理解不够,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自以为随上了时代,跟上了潮流,殊不知已成为摇旗呐喊的追星族,这是很可悲的,等到恍然醒悟那一天,为时已晚。所以他一直很清醒的告诫自己:“你做你的洪水,我做我的石头”。不管时风如何变幻,始终守住传统,坚定自己的信念。当然他也不是厚古薄今,封闭自己,相反地他对当代书法的各种流派和路数如数家珍,目的是力避俗弊的同时去吸取有益养分。观其书总能古意盎然,在亦古亦新之间尽现自我个性,不能不说是深识书者。
二是求精。精即精巧,就是要精致而富有巧思,否则会流于匠气。精致来自于熟练,“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潇洒流落,翰逸神飞。”所以无论是临帖还是创作他都力求精益求精,从不率尔操觚,任笔为体。每次到他的书房都能见到成堆的废纸,本以为那妙品佳构都是妙手偶得,一挥而就的。殊不知都是反复推敲,苦心孤诣的结果。正是站在为人师的立场上,他更加认识到了尊重艺术规律科学训练的重要性。他常拿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之语警醒自己,每日临池不辍,几乎遍临历代名作。每次在给学生做临帖示范时都能信手拈来,形神兼备。
三是求新。即有新意。他认为学书的终极目的是不为法缚,写出自我风采,不能泥古不化或自我作古。以他擅长的行草书为例,其作品大抵是以二王为旨归,旁参宋明之意,又偶尔可见时人的影子,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当代书法正在逐步走向回归传统的正路,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伪传统的痕迹,表现为简单地貌似古人,以为现代人穿上长袍马褂就是古代人了,这是很肤浅的。所以他学古重在得古人的精神气质,力追二王潇洒风流的内在韵致,随着阅历、学识和功夫的累积,其笔下定会流淌出入古出新、心手契合、人书合一的神妙之作。
老子云:“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苏显双先生书法所孜孜以求的极至是平淡而不平庸,古雅而不古板,重在探求外在形式掩盖下的内在精神气韵的表达,以求得刺激性与耐看性的统一。总之以苏显双先生的学识和修养,自能不断进取,境界常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