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钟换电能否化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焦虑?

  • 来源:汽车纵横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8-30 09:48

让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一直是业内人士以及普通用户对电动汽车便捷使用的愿景之一。从本届车展上的新能源汽车展品来看,此前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型的续驶里程以及价格问题正得到明显的改进,而充电效率问题在此时显得越发突出。目前特别是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即便是采用快充的方式,较短的充电时间也通常集中在 20-40 分钟之间,远远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此次北京车展上,一家主要致力于电动汽车换电服务、换电站商业化运营以及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公司——奥动新能源,则与北汽联合参展,打造出此次车展一个最不容错过的“效率”展台,即向公众展示换电的核心技术。据介绍,奥动研发的 3.0 版换电站,建站只需 4 小时,可服务出租车 100 辆(400公里 天),私家车 1500 辆(30 公里 天),设备占地面积仅为 67.5 ㎡(不含坡道),真正从实际出发,最小化占有土地,最大化发挥能效。

在展场以及奥动新能源的换电站里,天天都在上演这样一幕:一辆车,从驶入到“满格”驶出,整个过程 3 分钟即可,看起来是真正做到了让用户像用燃油车一样方便地使用电动汽车,像加油一样便捷地补充能源。至于换下来的电池,据介绍会被送到换电站内部进行慢充补电。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慢充虽然耗时较长,但是可以避免电池电量的衰减,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换电模式利于电池集中管理和养护,不仅提升使用寿命,且能批量错峰充电,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内稳定的温度可以保证充电的效果。对于双班运营、高负荷的出租车等运营车辆而言,换电模式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缓解“里程焦虑”。

事实上,此次展出的换电并非一项全新的技术,而北汽新能源也并非刚刚开始试水这种路径。资料显示,早在2016 年 10 月,北汽新能源就联手中石化、奥动新能源和上海电巴等机构打造了首批 10 座充换电站正式交付使用,换电半径不超过 5 公里,当时已覆盖北京中心城区及怀柔、顺义等 8 个区县。按照计划,当年内会再交付 40 座充换电站,支撑起 6000 辆换电式出租车的换电需求,3 年内将完成 500 个充换电站的目标,建立起“车网一体化、充换一体化、服务便利化”的高效运营体系,以大规模定制的方式推动换电模式规模化商业运行。

一年后,北汽新能源发布了更为宏大的“擎天柱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在未来 5 年时间内投资 100 亿,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及重点城乡区域,组建以光储能换电站为中心的全国范围能源互联网。建成光储换电站3000座,运营车辆50万辆,梯次储能电池利用 5GWh。数据显示,截止 2017 年底,奥动已分别在北京城区完成 100 座、厦门完成 10 座、广州完成8座、兰州完成2座换电站的建设,日均运营里程可增加 25%,全球首批充换电站网络集群已初具规模。按照这一计划,未来五年,全国将有 50 座城市、3000 座换电站投入运营,为 50 万辆换电版电动汽车提供服务。

在技术上早已不成问题的换电模式目前想要推广开来,还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但因其像“加油一样快”的能量补给效率在当前这一阶段被再度关注,从某种意义上,换电池更像是把液态油换成了一种固态形式再装入车中。目前在一些以运营为主的用车领域,如出租车、网约车等,仍然得到一些企业的青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