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的微信朋友圈,公司在军品领域取得的进展,是他半年多来最为关注的重点。
“有人说它的火力配置更变态。”黄立在微信中这样写道。“它”指的是高德红外参加珠海航展的一款名叫“新陆战之王”的武器系统。
珠海航展一个月过后,高德红外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与某客户签订的一份某型号军品订货合同,合同金额3.9亿元,“其收入约占公司最近一个经审计会计年度营业总收入比例的38.88%。该合同将对公司2019年度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产生积极影响。”
屡获军品订单的高德红外,对标公司是美国雷神。
布局军品已久
支点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高德红外是首家获得由国家国防科工局核发武器系统总体科研许可证的民营企业。公司以民企身份自主研制武器系统。
3年前,高德红外火力全开,完成对汉丹机电100%的股权收购。高德红外从上游红外核心器件到红外热成像、激光、雷达、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匹配、陀螺稳定平台、火控、制导、战斗部、发动机、舵机等武器分系统,把完整的导弹武器系统吃了个透,构建起了红外导弹武器装备系统全产业链。
2017年,高德红外还成立了高德导弹研究院,下设院办、科研管理部、工艺所等八个管理机构和总体所、导引头所、制导控制所等八个科研设计单位,构建了完整的导弹科研生产体系与组织架构。
2018年,高德红外与兵装集团开展合作,借助车辆平台,搭建武器系统、红外夜视、智能驾驶合作模式,推出了“新陆战之王”武器系统。
在业界人士看来,高德红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效、创新、一体化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在民营军工领域崭露头角。
屡获军品订单
对于此次近4亿元的军品大订单,高德红外表示,该订单的合同金额超出市场预期,约占公司最近一个经审计会计年度营业总收入比例的38.88%。
支点财经记者了解到,2018年3月,公司还获得1.19亿元军品订单。
能拿下这些订单,高德红外自主研发的“中国红外芯”功不可没。目前,三条完全自主可控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生产线,走向批量生产及规模化应用阶段。
同时,高德红外已率先完成了国内第一枚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批产工作已经启动,未来两年或将进入放量阶段。该型武器系统军方市场与军贸市场广阔,批产后将为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2018年12月8日,高德红外发布的公告称,“公司抓住传统军工业务恢复性增长的契机,继续巩固既有型号产品的稳定、持续供货。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和市场开拓深度,随着多个军品竞标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并逐步定型、批产,公司科研生产任务将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有券商认为,随着军改影响逐步消除,补偿订单及新品订单进入释放周期。高德红外公司屡获军品大单,业绩或超预期。
欲成“中国雷神”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11月6日,高德红外高调亮相珠海航展,以“高德军工”的标识展出了多款自主研制的完整武器系统。
在航展现场,“新陆战之王”备受瞩目,它可以打击敌方战机、坦克、轻型装甲车辆、永固工事和人员等,属于战场全能选手,能适应城市战、反恐战等。
高德红外还展出一款名为TN-2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这是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先进反坦克导弹的基础上,自筹资金研制成功的。
在黄立看来,高德红外对标的是雷神公司。该公司是美国前五大国防承包商和工业公司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制导导弹供应商。在当前军民融合的大趋势下,高德红外导弹战略布局凸显,是当下军民融合的典型。
黄立表示,“以红外核心技术实现武器系统精确打击正好是高德的专业强项。一个完整的大武器系统涉及的专业链条很长,依托完整的军工体系才能完成这些项目。”
作为军民融合标杆企业及红外热像产品的供应商,高德红外业绩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支点财经记者查询到,从珠海航展归来一个月内,高德红外股价一路上涨,涨幅接近40%。
《支点》记者 袁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