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摘要:提问能力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古至今,只有善于探索问题、挖掘问题的人,更具有创造出新颖事物的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能力;培养

  提问能力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只有善于探索问题、挖掘问题的人更具有创造出新颖事物能力。如爱迪生“母鸡能孵出小鸡,为什么我不能?”牛顿“苹果熟了,为什么会掉下来?”这些均是揭示提问能力重要性的成功实例。目前存在这种情况,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薄弱,造成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因此,教师要从实际教学环节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提问问题的能力。要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并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合适的契机去积极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迸溅。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探索。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质疑问难是帮助学生形成提问意识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会产生惊奇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适时地向学生贯彻提问题的重要性,即质疑问难是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将质疑问难的学习因素掺杂在日常学生的预习过程中。因为课上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能利用好学生的自习时间,对于学生提问能力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尊重学生各异的思维意识,并要适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只要是合理科学的,教师应予鼓励的态度,并能在课上给予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质疑解难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水》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炼出预习大纲,并经过思考,写下自己对本文章的见解,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标注。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而挂在她腰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母亲为什么把‘渴’说成了‘饿’”等问题。这样让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先形成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以便教师在课上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重难点进一步的理解。通过提问,学生不断地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对于新课文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并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提问,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

  随着社会发展,人才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重要基点,而提问能力是能力组成家族的重要一员。同时,语文能力提高的的方方面面均与提问能力意识密切相关,故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以多角度提问,激起学生的提问兴趣。所谓提问的多角度即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向自己提问、向同学提问、向教师提问等方式增加自己提问的途径。向自己提问是随时随刻可以发生的,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如:在学习《暖流》这一课时,学生可以在通读课文后,问自己本篇课文讲解的是天气现象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以‘暖流’为题?向自己进行提问只是单一的思维的运转,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的是让学生之间进行提问。如在学习《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交流提问空间,如学生之间进行询问,为什么不拣大人多处行?写儿童,为什么又写海棠花?在学生提问之中,很好的进行了学生思维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多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同时师生之间的提问也是促进师生之间交流的良好方式,这也是教师将文章思想授予学生的重要环节。

  三、以课题作出发点,注重提问的侧重点

  如果学生对于提问的侧重点有所偏离,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提问的侧重点,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能力的提高。课题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合理运用课题、抓住教材的侧重点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关键点。例如:在学习《爱如茉莉》这一课时,要引导学生从课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为什么作者要写此文?”“其寓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等问题。这样从课题的角度出发,可以促进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而且此种方法便于学生及时抓住文章的线索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涵。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断通过学生的提问帮助其进行知识的总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坚持多引导、多训练,学生的提问才能逐渐去粗取精,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雪凤.小学语文专家型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5.

  [2]李萍.小学语文中高学段学生课堂提问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