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饮食干预在改善胃炎胃溃疡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观察

  【摘要】目的 探索胃炎胃溃疡患者实施强化饮食干预对改善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选取 124 例胃炎胃溃疡患者,时间选为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62 例。实施一般护理为对照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饮食干预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生存质量。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 SF-36 评分,护理前两组数据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实施强化饮食干预对改善胃炎胃溃疡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治疗,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胃炎;胃溃疡;消化内科

  胃炎及胃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大多是因饮食习惯不当,刺激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反应所致。胃炎及胃溃疡发病率极高,且病情较为复杂,但胃部发病时,大多数患者均会选择去药店买药自行解决,并不重视,因此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引发胃部穿孔或出血,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

  。因此,进行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胃炎、胃溃疡的治疗进展。在护理过程中强化饮食干预,可以改善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促进其饮食规律,制定良好的饮食计划,可帮助其消除病因,降低疾病复发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本文以在一般护理中强化饮食干预对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式

  1.1 一般资料

  使用抽签法对本院筛选出的 124 例胃炎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62 例,时间选为 2017 年 2 月至2018 年 2 月。其中实验组男、女各 37、25 例,年龄为 18 至56 岁,平均年龄为(37.98±9.23)岁;对照组男、女各 35、27 例,年龄为 20 至 55 岁,平均年龄为(38.26±8.4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1)患者知情同意;(2)经检查为胃炎护理胃溃疡的临床症状。排除标准:(1)与患者沟通有障碍;(2)患有心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其他重症疾病。

  1.2 方式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定时对患者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测量;每日记录患者尿量及喝水量;按医嘱给患者用药;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实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强化饮食干预,具体如下。(1)嘱咐患者少食多餐,每日要控制食物摄入情况,在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形成消化规律,进食速度要减慢,避免胃的负担突然加重;嘱咐患者适当运动,依据其活动量确定进食量,不可贪吃零食,多吃些易消化清淡饮食,告知患者用餐时要放松心情。(2)要依据患者病情制定饮食套餐。在晨起时,可空腹摄入 200ml 蔬菜汁,注意蔬菜汁里不可加入糖分,体质畏寒可适当加入生姜,口感不适可加入少许蜂蜜,每餐 7 分饱即可,日常主要食物,可食用米粥、南瓜、酪梨、马铃薯等。避免接触脂肪过高的食物,如巧克力、酒、糖果等。患者有腹痛可食用小茴香熬制的香粥,早晚服用,行气止痛。脾虚胃寒可食用肉桂粳米粥。依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饮食计划,提供相应食材推荐,改善患者饮食习惯,制定饮食手册。(3)严禁食用生、冷、油炸食物,饮食要少盐,口味要清淡,严禁食用碳酸饮料,并将烟酒戒掉。

  1.3 观察指标

  使用生活质量表调查表(SF-36)从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这四个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值为 0 至 100 分,生活质量越好,分数越高[3]。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程序系统 SPSS15.0 解析数据,使用%表示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分析两组护理前后 SF-36 评分,护理前,两组数据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 1。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江西 南昌

  江 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