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之年,会展城市发力何方?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规划目标,智慧化,竞争力
  • 发布时间:2020-03-11 21:05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回想 2015 年末笔者写下《会展业“十三五”规划猜想》犹如昨日,转眼已至收官之年。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稳增长至为关键。2020 年亦是会展城市总结成绩、冲刺收官的决胜之年。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9年中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览 3547 个,同比下降 6.5%;总面积 1304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0.8%,显示出我国境内展览总体规模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不再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轨道。

  尽管行业总体规模增速放缓,但会展场馆建设速度依旧高起,2019 年我国展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 1076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9.3%。境内展览总体规模增幅已远远低于场馆可租用面积增长率,换言之,会展城市面临“僧多粥少”的竞争局面。增速放缓且竞争激烈背景之下,会展城市想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收官之年又该如何发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从会展产业链、会展生态圈、会展产业园、会展小镇到会展集聚区,不仅是会展业发展理念的升级演变,更是会展业从产业助推向城市全方位促进的产业功能演进。正因如此,会展业对于城市治理水平和营商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城市的国际化、创新能力、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知名度等为会展城市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国务院第 722 号令《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会展城市应当借此契机优化会展营商环境,为城市会展业发展创造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会展场馆的综合配套成为刚性需求。会展场馆已经告别“人无我有”,迎来“标配”阶段。根据《2019 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统计数据粗略估算,去年全国会展场馆平均出租率仅为 20% 。供需格局改变,场馆所在区域的综合配套能力成为最为基本的刚性需求,主办方选择权和议价权大大提升。要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管理和服务是赢得竞争力的关键,解决这些痛点在于标准化服务体系和智慧化管理体系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健全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推动物流、多式联运、会展等跨行业、融合性强领域的标准制修订,探索将服务业标准更好融入市场综合监管体系,推动更多中国服务品牌享誉世界。标准化服务体系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的当下,智慧化管理体系自是不可或缺。

  圈层社交出人意料。圈层是基于传播媒介聚合到一起,进行信息传播、情感交流、价值共享的用户群体。圈层社交是品牌方通过潜心研究、精心提炼、设计、打磨,构建的具有盈利功能的逻辑闭环商业模式和商业组织。2019 年 9 月农村淘宝联合淘宝直播举办“首届丰收购物节”直播盛典中,薇娅直播 2 个小时卖出 6000 万农产品。圈层社交与会展业经贸对接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会展城市需要注重口碑建设,通过圈层社交,获得客户资源,获得衍生资源,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2020 年是我国会展业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检阅时间节点,收官之年,期待会展城市交上满意答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