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您去哪里养老——中国养老方式调查
- 来源:家庭医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养老,方式,调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18 12:46
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使传统的家庭养老矛盾日益显现。现在,每个独生子女家庭要承担4位老人的赡养义务,这让他们在体力和精力上将是难以承受的。再加上很多空巢老人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当他们的起居不能完全自理的时候,生活将如何继续?谁来照顾他们?
传统养老方式的困局必然要靠新兴养老方式来破解。现在,社区养老、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养老形式已经走进人们的视野。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就与您一起去探访各种新兴的养老方式,寻求养老困局的破解之道。
孩子,当我老了,不再是原来的我。
请理解我,对我有一点耐心。
当我把菜汤洒到自己的衣服上时,当我忘记怎样系鞋带时,
请想一想当初我是如何一口一口喂你吃饭,手把手地教你。
当我卧床不起的时候,请不要嫌弃我。
还记得小时候我天天守在你的病床前,哄你吃药入睡的情形吗?
当我由于双腿疲劳而无法行走时,请伸出你年轻有力的手搀扶我。
就像你小时候学习走路时,我扶你那样。
当我需要你的时候,请你不要逃避我。
多少次在你难过的时候,你扑入我的怀中向我撒娇、向我哭诉。我现在也需要你的臂膀。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了。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我带着你一步步地走。
当初我引导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请陪伴我走完最后的路。
这是一首在网上流传甚广的诗,据说是在一个养老院的墙上发现的。这些质朴甚至有些唠叨的文字,感动了无数人。其中,也折射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养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老了怎么办?这个每个人都将面对的问题,需要我们擦干眼泪后去正视,去思考,去解决。
您打算去哪里养老
不久前,有国内媒体进行了一次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调查。结果发现,仍有大多数(60.78%)的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愿意去养老院养老的只占14.67%,选择其他养老方式的更是寥寥无几。出现这样的结果,除了传统思维惯性以外,更大的原因是很多老年人不了解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的实际状况,对这些地方还有诸多顾虑,甚至认为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孝的“孤老”才会去社会养老机构。
转变观念、打消顾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请跟着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新兴的养老模式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了解之后,您会有新的想法。
社区养老:“无围墙养老院”
优点:不离家门统一照料
适合人群:子女太忙照顾不到,又不想离家的空巢老人
社区养老是一种半居家式养老,也被称为“无围墙养老院”,是指在老年人相对比较多的社区,由物管、居委会等牵头组织的集体养老模式,是目前政府大力倡导的养老模式。一来老年人仍然可以住在自己家中,自由性、隐私性较强,二来在需要“帮一把”的事情上,如吃饭、理发、就医、居家维修等方面都可利用社区资源,方便老年人。
高端之选:产权式老年公寓
优点:社区配套齐全,有管家照顾,生活较舒适
适合人群: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
产权式老年公寓,是指拥有房屋独立产权,并在房屋所在社区内提供专业养老服务的公寓。所有入住的老人都以户为单位,拥有自己专属的私密空间。以北京太阳城为例,每栋楼房都采取阶梯式布局,保证居室内的采光;长方形的电梯可供担架和病床进入;还有户户接入的医疗报警器。此外,小区的保洁、购物、送餐系统也非常完善,小区内还有电瓶车,走累了上车就能到家门口。但这种养老方式价格昂贵,准入门槛较高,限制了大部分老人的选择可能。
省心之选:养老院
优点:半集体化生活,吃住不愁
适合人群:喜欢热闹的单身老人
目前中国的养老院,不外乎两种:一类是政府、集体兴办的养老机构,敬老院或社会福利中心一般属于此类;另一类就是私人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老年公寓、托养院等属于此类。养老院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吃住不愁、安全性有保障。但缺点是与社会脱节,很容易自我封闭,渐渐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