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 不畏而行
- 来源:新潮电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经济,智能化,云计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5-05 20:00
过去十年的数字经济发展如果比作一个爬坡阶段,那么在未来十年,全球都必然将数字经济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点,而我们中国,也正迎来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势必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走上智能化道路。谈到与行业应用场景结合,就离不开云计算与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当下,中国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而有效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通过数字化转型,对推动传统产业效率、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率提升具备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现在以5G、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和发展经济的重要引擎,对构建安全可控的智能化产业体系,助力中国政企顺利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优化环境、完善生态、强化安全,全面提升信息通信产业实力,赋能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新发展,是5G的外延任务,也是云计算开启新十年之门“不畏前行”的动力。
融合,是云计算的根本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朝着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其中以云+AI+5G的组合最具代表性。云+5G可为企业智能累积战略性数据资源,AI的发展和普及亦需要云+5G搭桥铺路。云服务商可围绕如下几个关键点进行考量:云+AI+5G是重要引擎、政企上云正当时、开放共赢的云生态是关键。
从行业发展来看,互联网行业依然占据云计算市场半壁江山,但增速趋于平稳。各大云服务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非互联网行业,如政府、金融、制造、服务等。数字政府、政务便民、金融科技、金融渠道变革、工业互联网、工业质量和流程优化等日渐成为云服务商的业务重点。随着数字化转型概念的深入,越来越多非互联网行业加快上云步伐,云服务商纷纷加入新战场,一时硝烟四起。
对于云计算的优势,我们常常会提到节约成本,它的确是不少用户尤其是中小客户上云的主要动力。其实,云计算的灵活性和弹性优势同样重要(对很多用户可能更为重要),它能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业务灵活性。实际上,随着云计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重点转到如何让云计算为新业务发展带来效能,为业务发展助力,尤其是中大型政企用户。
但这要求云服务商能给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能真正满足业务场景需求。这种改变的直接后果是对云服务商的生态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能够帮助客户化繁为简,帮助解决具体的业务场景要落实到什么样的云架构、什么样开发平台或者什么样的智能化的平台等。
5G给运营商的云计算新启示
我们知道,算法、算力和数据是人工智能的三大要求,这三个方面云计算都能提供充分的支持:云计算让计算随时可得、自由扩展;云计算还让更先进的算法可以为更多人可用;云计算催生了更多的应用、产生更多的数据。今天,在很多应用场景中这两种技术已经密不可分了。因此,运营商对待云计算的观点都非常一致:云计算是数字化发展的基石、国与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也是企业竞争转型的利器,但现阶段我国云计算技术与国际一流有所差距,可供发展的空间很大。因此,5G时代,运营商更要重视技术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应用场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催化技术加速成熟,从而在特殊场景体现核心价值。
2019年8月份的时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2018年公有云市场规模达437亿元,比2017年增长65.2%,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1亿元;2018年私有云市场规模达525亿元,较2017年增长23.1%,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1172亿元。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以及近万亿的云服务机会,国内三大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及设备商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公开数据显示,在2018私有云企业排行榜TOP50榜单中,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均在榜单前10。与此同时,以华为、新华三等为代表的传统软硬件设备提供商还处在领跑的位置。
我们知道,5G将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下一代社交网络、VR和AR等更加身临其境的业务体验。同时,5G将与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场景深度融合。为了适应这些新的业务,运营商势必要加快云网融合进程。
一方面,云网融合为5G发展奠定坚实基础。5G网元云化部署,需要丰富完善的光网资源和云/DC(数据中心)资源,构建基于MEC的边缘云架构是5G网络全面云化的关键。因此,5G天然就是架构在云计算上的通信技术,只有云网深度融合,才能推动5G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5G的发展推动云网深度融合。5G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以及核心网全面云化的特点,是云网深度融合的重要推动力量。例如,mMTC作为5G主要的三大应用场景之一,其海量大连接可对应物联网等连接量较大的应用,因此,5G和云计算必然相辅相成、协同发展。
显然,5G时代,云服务市场空间很大,但同时,数据生产和传输的爆发式增长将给云服务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带来巨大的技术压力和成本压力。当前云计算很多关键核心技术被国外的企业所引领,技术演进方向、节奏、供应受制于人的技术,这也表明了自己掌控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运营商不仅需要掌握云计算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容器化、NFV等新IT技术,同时仍需掌握传统IT技术。
从全面云到精确云
而伴随云计算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全面上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成为市场主流之后,云计算产业开始显露出一些新的特点。这里有技术本身的进步,更有因数字化转型大潮带来的用户需求在推动。企业对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大数据平台已经无法支撑互联网规模流量,企业对数据智能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服务商基于云平台搭建了更有竞争力的数据智能服务,不仅实现了规模的突破还能集成更先进的算法。
我们知道,中国企业真正的上云进程其实是从IaaS开始,尽管SaaS出现得更早,这几年也正是IaaS技术的迅速成熟以及用户对IaaS的广泛认可带动了整个云计算产业的兴起。而在目前的云计算产业规模中,IaaS占了大部分,在中国尤其如此,而公有云厂商也无不把IaaS作为主攻市场。
IaaS之所以能在PaaS、SaaS中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IaaS允许用户能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上云:购买云主机,把应用搬到云主机中(不做或者做不多的修改)。其使用体验和自己的服务器上使用区别并不大,学习成本低,而收益(节省成本、弹性等)则很明确。因此 IaaS很快就成为最受欢迎的云服务模式。
但是,云主机并不是上云的唯一途径,在很多场合PaaS可能更为合适。与购买云主机相比,直接使用PaaS服务(如数据库服务RDS、数据智能服务)运维更简单、也更安全。比如,购买云主机还是不能完全摆脱系统的运维问题,而PaaS服务则只需关心云服务本身;而且PaaS服务在弹性伸缩上可以做得更好,成本更节约。另外,PaaS服务对外暴露的只有服务自己,大大减少了被攻击的机会,有更高的安全性。只是这种PaaS服务对应用的架构和开发都有一定要求,要求用户具有一定技术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学习成本,需要一段适应期。实际上,它们所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对软件行业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软件需求设计到研发到发布到构建分发到运维等,正在重塑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在云原生技术中,容器和K8s是核心支撑性技术。其中,容器为应用的快速开发和弹性奠定了基础,而K8s为容器的大规模模式和运维提供了保证。
有机构预测,到2022年全球有75%的企业会使用基于云原生的容器技术构建它们的应用系统。而市场也有了一些迹象,IDC 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公有云市场数据,IaaS市场增速有所减缓,同比增长74.1%;PaaS市场依然保持高增长,增速为101.9%。
云游戏,这是个“老弹”的新话题
谷歌在2019年3月份发布了新的流媒体游戏服务Stadia,拟撼动由索尼和微软主导的规模达1400亿美元的游戏产业。Stadia允许玩家在不需要购买昂贵的游戏主机和计算机的情况下玩转高端游戏。谷歌称,这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游戏平台,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电脑,能使用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就能在即时即玩任何游戏,游戏不需要下载也不需要升级;即点即玩:在观看YouTube网站的游戏视频时,只需要点击加入游戏就可以立刻进入游戏。
有了云计算服务作依托,亚马逊也在加快进军云游戏市场。今年1月就有报道称,亚马逊正在开发一项云游戏服务,最早可能在2020年推出,这项服务将为几乎任何拥有智能手机或流媒体设备的人带来顶级游戏。招聘公告显示,亚马逊正在招募至少两位工程师,专门在西雅图和加州从事“云游戏”开发。亚马逊已经与游戏发行商联系,考虑将他们的内容带入流媒体服务。
而早在2019年11月1日,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就已经上线。在全球最大电子游戏市场中国,5G的快速部署不仅会造就世界上最大的云游戏市场,而且还会为国内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公司的竞争开辟一个新战场。
云技术使得集成复杂图形、故事情节的电子游戏能够在手机等相对低性能的设备上以流媒体方式呈现和玩转。这种技术需要5G网络所承诺的快速传输速度。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预计,到2025年时,中国的5G移动用户将达到6亿。和美国、日本的玩家主要在PC、电视机以及游戏主机上玩云游戏不同的是,中国的大多数云游戏很可能将依托于手机。
有数据显示,虽然去年中国的电子游戏支出达到330亿美元,但是从云游戏中获利并非易事。有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大多数游戏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供云游戏每小时成本高达5元人民币,而我们中国玩家在2018年的每小时平均支出仅仅为2.2元。要知道,美国的云游戏服务将依靠订阅创收,但是中国玩家则习惯了免费下载游戏,这是一个“需要重要考虑的局面”。
那么,随着云计算承载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游戏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成为刚需。软硬件一体化技术会进一步发展,为游戏开发者提供更强壮的基础设施平台,提升云计算的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最终为开发者提供稳定、更具性价比的服务。软硬件一体化带来的技术红利,值得每一位游戏参与者关注。同时,无服务器计算,即Serverless正在快速演进。Serverless把游戏者从繁琐、冗杂的硬件配置中解放出来,玩家只需关注自己的娱乐逻辑即可,这从某个角度说,也是“云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