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粮危机阴霾笼罩 今年水产品或出现历史性机遇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粮食问题,疫情,限制出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5-11 21:57
近日,大家对我国粮食问题议论纷纷,尤其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断蔓延,确诊病例超 90 万人,引发不少国家恐慌性囤积食物,粮食价格也随之升高。
截至 3 月 31 日,至少已有 5 国宣布停止或限制粮食出口。全球第三大稻米出口国越南、第九大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已经开始限制主要粮食地出口。这样看来,并不排除中国会出现粮食短缺现象,一旦出现粮荒,中国压力会日渐增加。
在疫情加剧、非洲蝗灾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背景下,这些国家以限制出口确保本国拥有充足的粮食;部分粮食进口国,将扩大进口规模。疫情当前,各国都意识到,粮食也是最稀缺的资源。这让很多人开始担忧,国际上掀起了抢粮潮,万一粮食危机来了怎么办,粮食进口大户中国该怎么办?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粮国。2019 年,我国粮食产量 6.6 亿吨,其中,稻谷产量有 20961 万吨,小麦产量为 13359 万吨,水稻和小麦等五种主要粮食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中国粮食产量高,因中国人口数量多,消费量也相当大,中国同样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2019 年,中国粮食进口量达到了 1.3 亿吨,即我国五分之一左右的粮食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样一看,粮食似乎还是够大家吃的。但需要预防的是,万一农业灾害蔓延全球,各国将会暂停粮食出口,中国粮食产量又大幅度下降,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人们,若灾害连年不停,情势将不容乐观,粮食出现短缺,国民经济也会随之受到严重影响。
粮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也是一切问题的基础。目前,美法等西方国家主要掌握着国家粮食市场。美国 ADM、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这四大国际粮食跨国公司,他们垄断性地控制着世界粮食交易量的 80%,还拥有定价权。
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是大豆,2019 年我国豆粕产量 1802 万吨,进口 8858 万吨,主要进口国:第一,巴西 5767 万吨、第二,美国 1695 万吨、第三,阿根廷 880 万吨,其他 517 万吨,其中巴西美国阿根廷占我国进口量 93% 以上,而我国进口秘鲁鱼粉更是占比超 50%。
然而,与全球性缺粮危机的预期相比,我国水产品正在面临最大的滞销危机,超 500 万吨水产品压塘。山东乳山 13 万吨生蚝、福建 5 万吨大黄鱼 +2 万吨鲍鱼、广东 10 万吨生鱼 +3 万吨海鲈+1.5 万吨脆肉鲩 +4 万吨石斑鱼 +5 万吨牛蛙 +1 万吨鳜鱼、湖北 2000 万斤草鱼 +2400 万斤鮰鱼……近日,水产品几乎全线滞销,尤其是靠餐饮带动消费的水产品,多个养殖品种跌破成本价。
事实上,我国水产品养殖量超 5000 万吨 / 年,占全球 60% 以上,是不可争议的全球水产第一大国。在疫情加剧全球粮食紧缺的预期之下,国联水产、海大集团等不少农牧股纷纷大涨,这对于我国滞销严重的水产品无疑构成利好,行业判断或将逆转我国目前低迷的水产品价格。
不过,由于今年整体宏观经济下行,在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对于依赖餐饮消费的水产品,尤其是高档水产品将会遇到较大困难,而主要通过家庭消费的水产品将迎来利好,因为疫情造成聚餐宴席大量减少,居家消费增多。
暴跌后必然暴涨,这是市场普遍规律。当前,鳜鱼、生鱼、鲍鱼、石斑鱼等多个品种陷入最低迷时刻,逆向思维告诉我们今年可能是入手养殖这些品种的最好时机,因为消费升级是一个历史性趋势,这些品种可能短期受到疫情影响,但长期来看却是巨大的利好。
“别人疯狂我冷静,别人冷静我疯狂”是股神巴菲特的至理名言,对于我国散户为主的水产养殖业来说,这句话同样适用。找准一个适合消费升级趋势的品种,往往在历史低谷时是最好的投资时机,而在市场高峰进入时可能或变成接盘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