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或成为未来常态——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

  • 来源:旅游会展
  • 关键字:疫情,工作项目,物资需求
  • 发布时间:2020-05-17 10:38

  据陈红彦介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定第一季度开展的工作项目,如编写行业发展报告,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及常规性的行业培训会议和展会工作都已全面叫停。当前,协会把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当作头等大事,协助解决各种需求。由于新冠疫情涉及到防疫、防护、医疗保障物资,所以协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会员企业产品有效的对接给有需求的单位。从 1月 20 日到现在,协会一直在全力以赴执行“战役”的各项工作。

  谈到春节期间恢复生产的情况时,陈红彦说到,不要小看口罩和防护服,民用级别的物资不难生产,但一旦涉及医用级别,其生产工序会进一步细分,工厂历年来的习惯是在春运前期陆续安排工人放假,而节前疫情尚未严重又无库存,面对激增的物资需求,工厂只有满是机器的厂房,却找不到熟练工人上岗。除了工人不足外,在原材料的协调上一样是困难重重,口罩和防护服作为低值耗材,其毛利低微,导致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储备并不丰富。物流运输环节上同样面临着人员少的困境,严重影响了防护用品的调拨能力。即便是现在,由于防控传染导致部分地区限制人员流动,许多生产企业依然不能满负荷运转。不过当前一个较好的现象是,过去一些停止生产或转型的低值耗材医护用品企业,纷纷尽全力开工生产市场紧缺的防护用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资的匮乏,而一些企业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购买防护用品,支援了物资紧缺的武汉地区。

  陈红彦推测预计 5 月份开始全面恢复到推动企业成长,促进行业发展的轨道中。但在疫情结束初期,人员密集型的大中小类活动,是否允许立刻组织召开,还需要相关单位给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和要求。作为行业活动的主办者,疫情后将对餐饮、酒店、接送车辆,会议场地的消毒、杀菌工作更加严格,并且对未来的工作将更加慎重,更加谨慎,包括在城市的选择上,也尽可能的选择具备完善医疗能力的城市,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医疗救助将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

  对于下半年行业的研判,以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陈红彦认为,从自身来讲,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是中国医药行业最大的组织,会员数量是全中国所有医疗类协会中最多的,每年有10 个月时间在举行会议,一年有上千场医药类活动。医疗器械方面,每年200 人到 500 人规模的活动也有几十场。现在受疫情影响,上半年预计在五、六月份的时候能够举办部分会议,下半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每年一届的常规性活动,要尽可能把排期完成,但筹备时间会相对缩短。由于聚集类活动还不能开展,现在已经把一些小型的研讨会、活动,从线下转到线上,在不久的将来或许视频会议、电话会议会成为常态。

  陈红彦说到,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路程,合作伙伴无数,多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一部分紧密合作的伙伴。而医疗器械会议从 2013 年开始举办到现在只有 6 年,合作伙伴并没有很多,但一直在工作中进行全方位的优选。同时在参加各种行业会议的活动中,发掘有会议接待能力的场地和服务单位。通过这些活动,优选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单位成为合作伙伴。

  最后,陈红彦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协会依然会把防疫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国内疫情渐缓,但国际的疫情蔓延迅速。当下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经营单位,已经把工作重点从满足国内需求逐渐转向海外出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