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16 日,由荣格工业传媒主办的 2020 宁波模具发展高峰论坛如约在甬举办,除了供应商们带来的让人眼花缭乱的新产品,笔者在会场更有幸聆听到了众多行业大咖对于行业发展的真知灼见。下面就请您跟随我们的视角,一起来看看吧!“模具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持续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模具同样感受到了危机的寒意。“但我们应该看到,全球模具制造中心向我国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中国的模具企业仍将面临跨越式发展的市场机会。关键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发展战略,及时调整结构,转变管理模式,尽快从制造中低档模具的现状,提升到制造中高档模具的层面上来。” 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会长鲍明飞先生说道。
针对模具行业面临的挑战,鲍明飞给出了四条建议:
◆ 加快企业转型步伐:中国模具业必须深化数字化制造技术、尽速普及数字化管理、实现零件话生产,是模具业实现转型升级,从而进入国际中高档模具市场的核心目标;
◆ 建立以工艺管理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体制:生产过程受控,生产信息完整通畅,质量记录可靠可追溯;
◆ 增强模具成本的控制力。优化生产调度,准确掌握对工艺消耗,物料投放、员工工作绩效等方面信息、积累定额管理和工时统计基础数据,建立扁平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信息共享;
◆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除了加强对在职员工的培训,有条件的企业应努力加强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前沿技术的研发能力。
“压铸模对于实现轻量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节能减排,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工业发展必然趋势。
宁波盛技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九戬先生在演讲中对汽车轻量化对模具制造商的能力提出了四点要求:高品质、高效率、高稳定和快速响应。
为了产出高品质模具,模具制造商首先要合理设计结构,结合模流进行可行性分析,不断改良优化方案,以完成产品图纸。其次,短节拍生产需要热平衡的温度场,需要科学的计算、分析来布置循环冷却、点式冷却、高压冷却、恒温油路;特殊情况可采用局部镶拼、气冷、铍铜嵌入等方法手段,实现高效循环;最后,优质的模具选料、成熟规范的热处理、合理的加工工艺,以及精准精道的浇排系统、冷却系统对于确保模具长寿命、低故障、高效率也有重要的作用。
“国产模具钢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来自上海大学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吴晓春教授在演讲一开始就直接表示,国产的模具钢完全有可能替代进口。这不仅是受海外疫情的影响,更是国内对模具钢十余年来研究、创新的必然道路。目前国产模具钢在冶金纯净度、成分和组织均匀性、等向性、超细化处理及长寿命应用技术等方面与国外仍存在差距;电渣锭的质量稳定性、锻造过程的可控性、最终组织的稳定可控程度较差;同时,缺少全流程协同制造理念。
“我看到,许多国内的钢厂在产线与装备方面与国外不相上下,甚至更优,但为什么生产质量差这么多?关键还是工艺技术和理念出了问题。”吴晓春教授说道。
随后,吴晓春教授介绍了影响模具钢稳定性的几个因素,也为众多企业如何挑选优质的模具钢提出了建议。“有没有某种手段可以把好钢和差钢区别出来?实际上,很容易,首先是分析模具钢的气体含量高,氮含量高的模具钢,稳定性不可能好。此外,我们还需检验模具钢的冲击韧性。”
此外,来自迈捷克纳米、雄克、斯棱曼激光、蔡司、思美创、Tebis 中国、恬讯机电以及爱路华的演讲嘉宾也为到场观众带来了其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解决方案分享。
马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