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管理在提高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护理质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10-21 11:19
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方法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 68例,选自我院神经外科行人工气道的患者,时间为 2018 年 06 月~2019 年 12 月,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对应人数分别为 56 例、12 例。在患者临床护理中,分别应用了常规护理管理、PDCA 循环管理法两种护理管理方式,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各 34 例。结果:在护理管理后两组护理记录规范、护理操作规范两项护理服务质量维度评分的比较上,观察组对应分值明显高于另一组。此外,从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皮肤感染、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对应概率值明显低于另一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 循环管理法的有效应用,使得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体系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各项护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神经外科;人工气道;PDCA 循环管理;护理质量;效果
前言:在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治疗中,针对危重患者,在必要的条件下,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呼吸顺畅,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呼吸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导管置入管道的途径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将患者的口腔、鼻等与气道相连接的部位作为介入点,完成导管的插入;另外还可采用气管切开的方式来完成。以上这两种方式均可实现氧气与生理气道之间的建立。待人工气道完成后,患者必须由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照顾,以免患者出现意外。其中,人工气道建立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出现而引发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护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护理能力,拥有风险防范意识,针对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事件,提前做好预防与准备,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人工气道治疗患者,共68 例,按照临床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共 21 位男性患者、13 位女性患者,年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77 岁、23 岁,对应年龄上的平均值为(47.65±2.74)岁,存在脑出血、脑干损伤、脑挫裂伤等病症类型的患者;对照组共 18 位男性患者,其 余 16 位患者均为女性,对应年龄上的平均值为(46.87±5.21)岁,病症类型与上一组患者相同。本次所选的 68 例患者中,12 位患者行气管插管、56 位患者行气管切开,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各项基本信息的整理情况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将常规护理管理方式用于对照组,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以及护士长的安排,由专门的护理人员来负责神经内科行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具体的内容通常会涉及到患者体位、病房环境、吸痰、气道湿化等各方面的基础护理服务[1]。 将 PDCA 循环管理法用于观察组。首先,在计划阶段,护士长与其他护理人员共同对以往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指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大家的商议下,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将护理要点进行详细的阐述,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已经全面的了解。另外,组织护理人员展开培训并进行后期考核。在实施阶段,主要以护理工作的落实为主,根据之前制定好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检查阶段主要是对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护理工作上的差错,应及时指出并纠正。另外,在工作质量检查中,对存在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需做好记录,通知责任人进行整改,并在科室质量会议上反馈。最后是处理阶段,针对上一阶段工作的实施情况展开系统化的评价,将各项流程进行标准化,指导护理人员按标准化流程落实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护理管理后,对两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含护理记录规范和护理操作规范两大部分,各部分总评分值为 10 分,分值高低与护理质量呈正比。统计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并计算出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由 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计数单位用%表示,分别使用 t、x2 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 P<0.05,视为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 结果
2.1 观察组在护理记录规范与护理操作规范两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另一组,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2.2 在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2 例,发生概率为5.8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共出现9例,发生概率为26.4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操作步骤,为患者呼吸的顺畅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救治有效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不过,由于神经外科患者的病症类型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也有所差异,想要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护理也是医疗工作开展中的必要环节。多数情况下,行人工气道的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加上治疗过程中气体加温加湿操作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护理中的安全隐患风险,若护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发挥,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为 此,必须加强护理管理力度,采用高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来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控制,提高护理管理水平[3]。
在本次研究当中,不论是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均占据明显优势,护理效果较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临床护理中,PDCA 循环管理法的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李列红.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2):255.
[2]王静.浅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及感控措施[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3):118,120.
[3] 孙 浩 冉 . 神 经 外 科 病 人 人 工 气 道 的 护 理 研 究 [J]. 健 康 之 友,2019,(19):237.
顾美芹(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