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约谈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违规企业
- 来源:汽车纵横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产业,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1-12 15:10
2020 年12 月8 日,工信部表示,为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生产一致性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约谈了前期监督检查中存在违规问题的25 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分析问题原因,严格按照《公告》管理要求,限期整改存在问题。同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告》管理规定,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对违规企业依法予以撤销或暂停违规产品《公告》、暂停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等行政处理,并将违规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列入后续重点监管对象。此前,工信部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 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发现,共有25 家企业的27 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 家企业的12 个车型产品,涉及低速行驶提示音、车辆喇叭、三角警告牌、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 家企业的6 个车型产品,涉及动力电池容量、报警信号、低速行驶提示音、标志标识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研究员赵世佳介绍,生产一致性能力是企业准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企业的生产一致性要求可以概括为“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 “人”就是保证人员能力,要求定期对不同岗位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特殊工种、质量检验人员等需持证上岗。“机”是指相关机器设备要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计量检定,要有足够的备件。对于“料”,产品所用材料规格包括对供应商的管理都有具体管理要求。“法”,是指企业的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包括冲焊涂装等都要进行严格控制,对各个环节严格要求,共同保证生产一致性。
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创新监管方式,丰富监管手段,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切实保障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