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绘本搭梯, 提升写话能力
-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绘本,写话能力,语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4-09 10:09
图文并茂的绘本, 其简洁的线条、可爱的画面、充满童趣的故事对于学生而言, 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吸引力。在写话教学中若适时引入绘本, 可充分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写话, 让枯燥的教学变生动,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使写话变得灵动起来。下面, 笔者以一年级部编版教材写话内容为例, 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巧借绘本进行写话教学的策略。
一、巧借绘本激趣
笔者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字词句运用” 的写话时发现, 教师大多觉得让学生写新年祝福语应该很简单, 因为每个孩子都亲身经历过, 跟学生生活贴近。现实却是, 因低年段学生年龄小, 生活阅历尚浅, 积累的词汇也相对较少, 让学生写新年祝福语常会出现无话可说可写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困惑, 笔者精选了以“祝福” 为主题的绘本《嘟嘟的新年祝福》作为素材, 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提升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故事的主人公嘟嘟是只小猪。新年那天, 他在街上看到不同的人, 都有礼貌地问好, 并对大家表达不同的新年祝福, 还收获了大家送给他的好多礼物。比如, 他看到马奶奶, 祝马奶奶身体健康! 碰见牛爷爷, 祝牛爷爷万事如意!见着羊叔叔, 祝羊叔叔天天快乐! 见到兔阿姨, 就祝兔阿姨越来越漂亮……最让人惊喜的是, 故事的最后, 嘟嘟还收到了小熊寄来的贺卡, 上面写着: “我已经冬眠了, 祝大家新年快乐, 我做梦都会想着大家的。” ……在课堂上, 笔者配乐朗读了这个绘本故事, 借此搭建了学生与真实生活场景连接的梯子。仅仅增加了此教学环节, 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且思路大开, 纷纷举手抢着表达自己的新年祝福。学生通过小猪嘟嘟的语言很自然就明白了要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送上不同的新年祝福, 还从小熊写的贺卡上,知道了原来把自己内心对家人朋友的爱表达出来, 也是很好的祝福。如有学生祝父母: “新年快乐, 甜蜜到永远!” 有学生祝朋友: “新年快乐, 我们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还有的学生幽默地说: “祝老师新年快乐, 永远美丽! 为了老师不那么累, 真希望每天都是无作业日。” 话音刚落, 全班就哄堂大笑起来。课上, 学生发言踊跃, 创意祝福不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笔者只是简单分享了一个跟写话主题匹配的绘本故事, 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激发了表达的欲望,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借绘本促思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字词句运用” 里的说话写话训练, 是围绕表示心情的词语“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来进行的。如果直接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自己是否有过这些心情, 一般都会用到类似这样的句子表达, 如: “我 ____________。我感觉___________。” 前面一句谈自己做的事情, 后面一句就补充自己的心情、感受等。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 学生表达这些心情时,很多时候, 说一两句就结束了。根据学生这一实际情况, 笔者在课前推荐学生阅读了有关心情的绘本故事, 如《你感觉怎么样?》《我好快乐》《我不想生气》《我不再害怕》《我不愿悲伤》……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生动而富有趣味的绘本故事, 很快就把自己平日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情绪联接起来, 从而让绘本的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 推动学生去感受、发现、表达自我的生活。如此一来, 可用于讲话、写话的素材自然就丰富了起来。之后在写话教学时, 笔者适时引导学生阅读绘本《菲菲生气了》,让学生来讨论菲菲的情绪, 如: 菲菲为什么生气? 她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她什么时候气消了? 菲菲是个小题大做、无理取闹的孩子吗? 对这些话题的讨论与分享, 学生很感兴趣, 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此时, 笔者话锋一转: “大家说得特别真诚特别好, 老师现在特别想要看到大家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的。大家赶紧把它写下来吧!” 学生一听, 马上埋头写, 就连平时懒于动笔的学生不一会也写好了。笔者以“生气” 的情绪绘本《菲菲生气了》为范例, 接下来的几天, 语文课前5 分钟,让学生继续进行其它情绪的讨论交流,学生们大多能举一反三, 争着把自己写的关于这些心情的感受跟大家分享,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 在体会情绪好坏的同时, 感悟到要学会控制情绪。
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强, 使用绘本能让学生很自然地产生相应的形象联系,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巧借绘本猜写
一年级下册第2 课《我多想去看看》一文课后题以“我多想……” 开头, 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愿, 再和同学交流。上完课文, 笔者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写话题, 但交流所写的内容时发现, 学生很自然地都在模仿课文, 都写了我多想去某个地方看看, 内容千篇一律。为了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几米的绘本《卤蛋的愿望》适时补充进教学中。主人公卤蛋和学生差不多大, 这使学生能够放松地和绘本进行对话。卤蛋时时刻刻都在许愿, 大事小事都要许愿。在教师不断的铺垫下, 卤蛋奇特的想法成功吸引了学生的目光: 卤蛋究竟是怎么许愿的? 他都许下了什么愿望? 学生的好奇心被打开。接下来, 教师围绕“愿望就是说出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愿望就是说出心里最看重的东西、愿望不一定都能实现” 这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让学生认真观察绘本中的两幅图并进行大胆想象, 指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重点, 用自己的话把图片上的内容讲清楚, 同时通过卤蛋的奇特想法让学生明白那三个道理, 也说出了学生想说而不太敢说的话, 达到了让学生开动脑筋,抛开束缚, 不再拘泥, 把自己的童真展现出来的效果。此教学过程, 学生需要对图片进行细微专注的观察, 然后大胆推测想象, 这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当学生看到卤蛋的奇思妙想之后,开怀大笑就是最好的回应。笔者引导学生说真话, 将想法诉诸笔下, 在课上很多学生都把自己既童真又美好的愿望写了下来。分享完这些愿望后, 笔者追问: “如果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落空了,都无法实现, 你还会不会再许下美好的愿望呢?” 这个问题是对学生思维的转折和思想维度的拓展, 学生开始静心思考, 呼之欲出的是学生内心的声音。
对于未知的事物, 儿童都充满好奇, 天生有一种想要了解的探索欲望。教师若在故事进行到关键处, 提出问题, 请学生猜测下面的内容, 就会有新鲜感与隐秘感, 易于激发学生继续阅读下去的愿望和迸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且让学生有倾诉猜测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