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瀟瀟落留園

  • 来源:慢生活
  • 关键字:春天,畫意,遊興
  • 发布时间:2021-05-21 10:54

  春天款款而來,正是出遊好時節。旅行多半想遇到好天氣,可我是在濛濛細雨中逛姑蘇城的,反而覺得是件幸事。你看,雨輕盈地斜織著,如輕紗,如細絲,斑駁的白牆灰瓦、淩空的飛簷翹角、幽靜的青石小巷,一切朦朧起來。於是,有了煙雨江南的畫意,有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意,有了濃濃的遊興。

  雨天不僅適合走街串巷,更適合觀賞園林,我先去了留園。留園坐落於閶門外,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素有“吳下名園之冠”美譽。到了正門,沒見高大氣派的門樓,只用青石鑲邊,很不起眼外表,簡單得近乎普通民居,完全出乎我意料。

  雨依舊淅淅瀝瀝,似在告訴我留園的過往。留園始建於明代,起初為太僕寺少卿徐泰時私園,名東園。徐泰時去世後,東園漸漸荒廢。清乾隆年間,園為書畫家、藏書家劉恕府宅,建“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再往後,幾經周折又到了盛康、盛宣懷父子手裏,但又因“劉”與“留”同音,隨更名為留園。

  園內廊屋相連,無需打傘,或許主人在最初設計時就考慮到雨天。雨滴從廊簷上滾落下來,如斷了線的玉珠,落在青石板上,如古琴彈奏,優雅而舒緩。留園和江南古鎮一樣,不管是素白的牆,還是深褐的木,都掛著一盞盞紅燈籠。天色昏暗,燈籠點亮了屋舍,大紅的色兒不僅延續春節氣氛,也有了滿滿煙火氣,因為此處畢竟是曾經的大戶人家。

  留園雖幾易其主,但園主人對山水、奇石、花木的喜愛始終如初、接續不斷。漫步長廊,不時地見到天井、漏窗,人透氣而無壓抑感。天井中有盆栽植物,漏窗可觀園中景物,一下子豐富了景觀層次。我站在一粉壁漏窗前,精美的花格圖案把外面的假山、樹木篩成一格一格的,那半遮半掩、若隱若現的景致,讓我急切地想一睹“芳容”。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映入眼簾的是一池春水,假山以黃石疊起,溝壑縱橫,古木參天,氣勢渾厚,仿佛池中的水也源自於此。氤氳中,亭臺樓閣婆娑迷人。歪斜在岸邊的老柳樹已換上綠裝,一絲絲垂向水面,主幹被苔蘚覆蓋著,滿身綠意像位老者煥發了青春。瘦竹搖曳在石縫間,葉被雨洗得異常青翠。松針舞起了青煙,仍不失蒼勁孤傲之風骨。楓樹倚在假山傍,一抹抹紅點綴其間,構成了一軸春雨江南畫卷。

  站在小巧雅致“綠蔭軒”下,自然想起“豔發朱光裏,叢依綠蔭邊”詩句。眼前的曲橋蜿蜒於水面,橋上的棚架爬滿紫藤。雖未見花開,卻見一對情侶合撐一把紫色的傘,或許在注視嬉戲的錦鯉,或許在品味“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詩境,或許望著對面的明瑟樓和涵碧山房,如一艘緩緩駛來的畫舫……忽地倆人發出一陣咯咯笑聲,和著幾聲鳥鳴,刹那間,一股春的氣息彌漫四周。我仿佛看見一串串爭奇鬥豔的紫藤花。

  綠蔭軒南牆壁上嵌有“花步小築”石額一方,牆根散放幾塊太湖石,置一石筍,植天葵、青草,爬山虎順牆而上,恰似一幅以白牆為宣紙,以雨水來暈染,運筆凝練的山水小品,真可謂移步換景、畫中有畫啊!

  我時而行走在內廊、爬山廊,時而行走在回廊、樓廊,即便被牛毛細雨濕了臉頰,也是一種悠閒自得。雨像個頑皮的孩童,忽東忽西,忽樹上忽石間,或發出悅耳聲響、或悄無聲息飄然而至。此時的留園既清新淡雅,又古韻盎然;既像從唐詩宋詞中走來、合律合韻,又像一首情趣十足、自然奔放的現代詩。

  我斜倚在美人靠上,眼前的芭蕉濃郁逼人。雨不疾不徐,把偌大芭的蕉葉滴落得清爽潔淨,不斷發出清脆聲音。抬眼四望,奇峰秀石,重簷迭樓,林木交映,一種柔美、清婉之感頓時漫上心頭,久久沉醉其間。

  (續)

  五峰仙館有“江南第一廳堂”美稱,館前的假山用大量奇石堆疊成連綿的小山峰,形似廬山五老峰,故取名五峰仙館。該建築華麗、精美,梁柱均為楠木,又名楠木廳。此館作為主廳,佈局極為講究,傢俱嚴格按制陳設。以圓桌為分界線,由近及遠,按照長幼尊卑,一一對應入座。一面大理石座屏立於牆邊,定睛觀看,群山隱約環抱,絕壁瀑布飛濺,流水潺潺流經。奇妙的是上方一輪白白的圓斑,宛如一輪明月高懸,雲霧繚繞,似有清風徐徐而來,真乃一幅絕美的天然畫作。

  來到二層小樓的“還讀我書齋”,格調高雅。陶淵明有詩雲:“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現在看來,留園的亭名也好、樓名也罷,無不取自古人詩句,處處彌散文氣。園主人無論身處高官要職,或是商家巨賈,總不忘讀書。“春雨宜讀書”,雨聲抑揚有致,我依稀見到園主人穿著長衫,在春雨中安靜地讀詩文;抑或他們的子女在朗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在幼小的心靈中播撒種子,隨潤萬物的春雨萌動生長,受益終身。“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風雨聲伴著朗朗書聲,書聲中裹滿了夢想和奮發。這縷縷書香飄蕩在留園上空,飄蕩在古城上空,穿越數百年光陰,至今仍那麼濃郁。

  雨將假山奇石潤得濕漉漉的,更顯俊秀崎嶇。作為鎮園之寶的冠雲峰,相傳為北宋末年朱勔在洞庭西山採集的花石綱遺物。這方太湖石已漫上墨色,泛出瑩瑩之光。冠雲峰高6 米多,淩空直立,孤峙無倚,一副清瘦的模樣。石面凹凸有致,重疊交錯;多孔玲瓏別致,脈絡連貫,通透空靈,實屬世上罕見。

  小憩於“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下,這亭名涵蓋了四時景象。晴也好雨也好,一年四季都好,因為留園的美,是一種雋永、安詳的美,是一種勝景與人文相得益彰的美。留園“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有著“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深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在我眼裏,不單單如此,還有著姑蘇人別樣情調和生活雅逸。(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